分享

五莲杨老师的错误就在于:悍然挑战辩证法

 芳草屋845 2019-07-30
五莲杨老师的错误就在于:悍然挑战辩证法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就是说,最聪明的人,与最愚笨的人都是不可以改变的。这句话谈的是教育,一者,教育不是万能的,对这两类人,教育是不具有功能的;二者,对其他人,教育是可以发挥作用的。这真是大实话。

最聪明的人,即所谓天才,就是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功劳,不是这个老师或那个老师培养出来的。说实话,和他自己勤奋与否关系也不大,他不勤奋也出众,勤奋就更是神话了。恩格斯说过,要承认人类中约百分之三的天才存在。不承认这个,不是唯物主义者。百分之三这个估计可能太乐观了,玉山觉得没那么多,百分之零点零三大概有吧。有个朋友家小孩,从小到大学习没吃过力,没补过一节课,没熬过一次夜,也从来没滑下过前几名,高考全省裸分前十名,在家哭一场,说没有发挥好。玉山以为,这就是“上智”,天才。你说他是老师教出来的吗?这孩子说了,所有课程在他眼里分两类,一类必睡课,一类选睡课。因为真的一看就懂,不需要听的。

最愚笨的人,确实也存在,譬如先天的智障,教育能起到作用吗?不可能吧。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这两端,内因极其强大,所以外因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内因里面呢,先天的东西极其强大,所以后天的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两类人,当然都是极少数。教育发挥功能的范围,其实是排除了上智、下愚这两类的绝大多数人。而且,内外因共同起作用才能实现功能。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个受精的鸡蛋,如果安全、温度、湿度等条件都具备,那么一定时间内可以孵出小鸡;那一颗石头呢?不管外部条件如何具备,都是孵不出小鸡的。即便排除上智下愚两端,人的个体差异也远远大过鸡蛋与石头的差异。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人,即便提供完全相同的外因,由于其千差万别的内因作用,也不会产生相同的教育效果。

直接说吧,对大多数人,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对有的人有效,对有的人无效。因为内因与外因,有不对榫的情况。这个问题子没有曰过,玉山补充一下,这是常识。子为什么没有曰呢?因为他在这里只谈了“智”“愚”,仅仅讨论了智力因素,没有考虑非智力因素。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智力上不存在天差地别,但是,其他方面有:动机、态度、习惯、意志等等。内因不具备,外因无法发挥作用。

可是这个常识现在很多人不承认,只能看到,或只愿看到外因的作用。有句话流传甚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是典型的认知不健全。不管是谁说的,这就是一句屁话。哪怕马老板也说过。一句击穿人类智商与良知底线的屁话能引起大范围附和,说明这个社会病了,病情相当严重。

这种病的心理动机,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而向外寻找理由,以减除内心痛苦,避免心灵崩溃。心理学上,这叫“合理化”,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适度使用“合理化”,可以调节情绪;过度使用,则会养成逃避与迁怒的心理定势。譬如一次考砸了,有孩子跑教研组来冲玉山发泄:你怎么出的题?哪有出那么难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玉山也予以鼓励,最起码“合理化”一下,你心里没那么难过了。但如果每次考砸了,都这样“合理化”,你也就不可能进步了。

整个社会都习于使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来认识教育,其实不是好事。谬种流传,是要误人误己的。以至于有的教师也昏头昏脑,自我膨胀起来,认识不到内因的决定性作用,自以为外因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堕入教育万能论的泥潭,因而过度作为。譬如他逃学吧,这就是一个内因啊,内因不具备,你批评教育有用吗?你拿书拍他一下有用吗?你看看拍出什么好了?害了自己不说,对那两孩子有帮助吗?据说教体局圣裁,保送重点了,你以为对这两孩子是好事吗?绝对是噩梦一场。因为不具备相应的内因,重点那个外因,对他们而言,极端残酷。那个学生家长呢如果稍微有点智商,就不要送孩子去,否则就毁了孩子,肯定会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当然也可以反向操作,继续逃学,继续闹,然后保送北大清华也说不定。真的,可以试试。

只有内因具备——动机、态度、习惯能有个起码的响应,外因才能起作用。内外因不在一个频道上,甚至相抵触,那就不会有功效。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原理。唯物辩证法都学过的对吧,实践里也不要忘了才好。当老师的,自己不能忘了啊。教育千万不要自大,妄图把石头孵出小鸡来,必然彻底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