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子罕》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30

【05】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疚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大宰”是官名,具体哪个国家的,不是很清楚。他问子贡:孔子简直是圣人呀,他怎么会那么多事情呢(指学问渊博)?子贡听到后也是很有面子,所以自豪地说:那当然了,他是天生的圣人,而且学问又渊博。

孔子听说后,跟子贡说:大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也很差,所以做了很多低下的工作——意思是自己的学问是经过了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起来的。“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对于一个有志于天下的君子,这些知识怎么能称得上多呢?况且学海无涯,大千世界的知识,恐怕穷其一生也难以学完,所以孔子到了五六十岁还在重头学习《易经》,如今我们处的时代跟春秋时期已经完全不同,书籍呈几何倍数增长,如果想要穷读天下书籍,恐怕几辈子也难读完,这就要求我们,读书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在里边,抓住中心选择经典,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06】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是孔子的弟子“琴子开”,他记载了孔子的这句话,“试”在古代是选拔官员时候对候选人的考问,这里孔子想表述的应该是自己年轻时候没有机会做官,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所以才会学了很多东西——知识渊博。

【07】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段话还是孔子谈自己知识的来源,孔子说,我天生就知道这么多事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里的“无知”,是孔子的谦虚,其实也是做学问的态度——要有“空杯”意识,这样才能探究问题的本源,找到正确的答案。孔子接着说,就是一个“鄙夫”(就是没有什么文化的百姓)问我问题,“空空如也”——就是把自己既有的知识都清空,认真琢磨这个问题,所谓“叩其两端而竭焉”,就是反复研究这个问题,“两端”包括了前后、左右、上下、因果,从问题的起源到最后需要的结果,考虑周全,然后才给出答案。就像孔子回答“仁”这个问题的时候,跟颜回说的是“克己复礼曰仁”,而樊迟做不到“克己复礼”,能做到“爱人”就很好了,所以孔子告诉他,“仁”就是“爱人”。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道德学问的境界,真正做到了“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