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写作漫谈(上)

 taotao_2016 2019-07-30

本文是李文威教授 2014 年 10 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教学楼做的同名报告,主要对象是数学方向的研究生。本文经作者授权,是原文节选。


一、释题

今天和各位谈的主题是“数学写作”。科技写作的教程在市面上可谓汗牛充栋,“科技写作”一词,据我所知在国外相对少用,一般称之为“学科写作”,突出的是对于不同的学科,写作相应地具有不同的特质。所谓科技写作,可以归入“科技、工程与数学”写作项下,而数学写作是后者的真子集;各个学科面貌各异,能否混为一谈?在我看来,这在研究生阶段恐怕是不合适的。

我认为多数相关书籍或讲座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里点出四条以资区别:

  1. 无视学科差异,具如上述。

  2. 定位不明。诸如选题和投稿这类问题,虽然和写作有自然的联系,但不宜相提并论。

  3. 大处含糊,小处生硬。讲原理时笼统带过,讲实践、讲细节时就一变而为作文批改;然而数学写作的重点并不在此。

  4. 商业性重。譬如许多出版商赞助的讲座,费尽口舌,不外是叫人投他们的期刊,购买他们的服务。

学科差异还可以从两个面向考虑。第一是对内比较,应用数学与基础数学的风格迥异。第二是对外比较。虽说数学与科技写作不同,然而理论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文化和数学比较贴近,表现在写作上,同属于自由而富于弹性的一类,我们之后也会适时引用他们的看法。

关于我们的题目,还必须强调一点:数学写作≠数学的英文写作。对于后者,大家应该知道不少书籍,例如汤涛和丁玖老师的《数学之英文写作》便十分出色,但篇幅也长。倘若各位需要一本即查即用的小册子,这里推荐 Trzeciak 的 Writing Mathematical Papers in English (欧洲数学学会出版),全书仅 7、80 页左右,不外是列出各种句型,毫无废话。另有一本著名计算机科学家 Knuth 写的 Mathematical Writing,网上有全文,这是一本极有趣的小册子。关于英文写作的常用句型和字句锻炼,上述书籍都是不错的参考。

为什么说数学写作不等于数学的英文写作呢?

  1. 数学写作仅需要基本的英文能力。当然这不是说不懂英文也无妨,但相信语言对于诸位都不是大问题。举例来说,大家如读过日本数学家的文章,特别是那些常年在日本本土工作的,会发现他们尽管英文文法精准,下笔却毫无“表情”可言;我们不提倡这种文风,但要注意到这并不妨碍日本人发表高质量的工作。

  2. 过度雕饰适得其反。曹丕《典论・论文》谓“文以气为主”。精雕细琢过了度便显做作,何况雕饰时很难顾及全局。譬如有些人的论文前言请人捉刀,但证明部分只能自己写;有时见到这种文章,仿佛看到一个人化妆只化了半边脸,极不协调,还不如不化妆。我建议大家如有意在数学写作方面下工夫,应该全面精进自身的数学修养、文字修养。

话虽如此,相信未来各位发表论文还是依靠英文为主,所以以下也以英文写作为例,然而写作的基本原理是共通的。论文写作的要点不在语言关,个人认为:国人论文文句之混乱,主要源于观念混乱。

我们接着从正面考察写作方法。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有这么一段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里谈的是为文之道,若我们大胆地引申到数学写作上,不妨再细分为两层,一是广泛阅读,亦即“观剑”;二是亲身的写作实践,亦即“操曲”。相信各位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对两方面都已经有相当充分的练习。所以对研究生专门地谈数学写作是一件颇吊诡的事情,相当于教鱼游泳。在信息通畅的今日,何以大量的阅读及写作仍不能有效提升写作水平?在此粗列出三个观点,供各位指正:

  • 失却初心,错认根柢:一些人在圈子里消磨日久,谈起引用数量、杂志分区、影响因子以及种种学界花边新闻可谓如数家珍,而对数学工作者的本务反倒弃之如敝履,则写出低劣作品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 风气所染,无意求工:粗制滥造、得过且过的毛病并非数学界独有,追求完美者反倒被目为异数。各位身为未来的科研主力,应该明白工作的品质是我们追求的基本价值,绝不是拿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 陈规陋俗,师徒相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包括坏榜样。种种陈规陋俗既体现在写作的模式中,其气味也不免渗入写作成品。沉闷因循被动的氛围一定程度上是师生共同营造的结果,破旧立新需要一定的胆识。

相应地,我们将从原理、细节和例子来阐述数学写作的方法,并探讨排版与报告时的一些要点。

二、原道

不妨把写作之道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写作的目的是交流思想。

两个基本点:

  1. 体贴:简言之,体贴就是为读者着想,设身处地揣摩该如何写作,如此的作品自然具有一种“人情味”。

  2. 自信:写作前先自问能否道人所不能道。《文心雕龙・神思》描述作者从构思到篇成的心路历程,其中动笔前的自信近乎狂妄:“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这种高扬的自信对写作其实大有益处。而原文接着就说当作品写成,作者的气焰随之折去大半,这其实也是写作中的自然体验。综观《文心雕龙》全书,“神思”一篇或许是文采飞扬之最,刘勰将身为文人的欣喜与挫折全部寓于篇中;尽管他谈的是诗、赋之类文体,我认为书中许多看法也适用于其它写作,包括数学。

自信至少体现于两方面,一是“气魄”,二是“责任”。何谓气魄?我们已说到写作的目的是交流思想。正常情形下,数学家有了发现,继而透过文章与同行商榷,一切顺理成章,不必言气魄而气魄自在其中。然而有些人自己研究做不好也罢,还向别人灌输失败主义;须知精神胜利法能否胜利固有疑问,精神失败法引向失败则是毫无悬念的。我在这里谈气魄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醒各位,应该坚决同这种不战先降的失败主义作斗争。

何谓责任?如前所述,有人写文章只为发表,由于缺乏自信,他们从不觉得自己有何本领可授人,相应地也不负文责,于是乎率尔操觚。举例明之,在我们这一行,有很多结果乍看稀松平常,但大家不得不用。前人写文章如果漫不经心,文章就此沉入故纸堆里也罢,万一这些结果有点用呢?那么后人或者重新证明之,这种工作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或者后人引用,但得费心读懂并将结果翻译成合用的形式,而往后的读者还得再读原来那篇坑坑洼洼的论文。

抽象原则且说到这,下面谈谈具体的操作。

三、辨体

此所谓“体”,包括文体、风格、结构等面向。

数学写作的形态众多,略举数端,则有期刊论文、预印本、博士论文、综述、专著、教材、投影片等。划界本是为了分类方便,但人的思维却常常反过来受制于界限。其实上述类型往往是同一篇文章中的不同要素,调配比例不同罢了。譬如稍长的期刊论文既要包含新结果,又具有相当的综述性质,而专著常可兼作教材。我们重在会通,不在辨异。

相信各位在学习过程中已经体会过,读一篇好论文往往比读课本能更快进入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这里教大家的不是怎么读文献,而是一件更伟大的事,就是怎么写出好文献让人获益。上述类型的论文之所以能优于课本,便是缘于其中成果、综述、教材三要素的调和。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学“文体”的形态还在不断增加,例如报告视频、百科条目、博文、论坛帖子等等;作为广义的数学写作,其间原理相通。以常见的投影片而论,过去投影片在国外往往只是报告的辅助,而现在许多机构或个人将投影片放上网供人自由下载研读,于是投影片遂独立于报告本身,功能和体裁都逐渐与讲义重叠。另一方面,投影片(主要是 Beamer 和 Power Point)在中国很早就承担了课件功能,关于此法的利弊,我们最后还会讨论。

接着谈谈风格与内容的联系。

至于风格的具体例子,学识所限,我只能举基础数学为例。学代数几何或数论的都知道一位数学家叫 Jean-Pierre Serre,他的写作风格在业内被尊为典范;写数学分析的 Walter Rudin 大家应该也不陌生,两者都可以归入“精准”一类,而精准对初学者常常与“冷峻”同义。相对地,另有一位数学家叫 David A. Cox,他写过些 Galois 理论和环面簇的课本,风格属于和煦、亲切一路,但一些读者可能嫌他唠叨。这两类风格难辨优劣。希望大家在选择时能结合自身长处,并坚持与内容相联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数学写作的风格也是殊方异俗。所谓的国外文章,其内部风格实则差异巨大,不可一概而论。

略举数端如下:

  • 日本:详尽、单调

  • 美国:流畅、张扬

  • 英国:流畅、节制

  • 德国:精准、节制

  • 法国:精准、明快

这些形容词都出于本人直接感受,只能请各位模糊地理解。美国风格往好处说是易读,而往坏处说就是吹牛;比如有些论文读其导言令人叹服,通篇读完便觉得不过尔尔。相较之下,我认为英国数学家的文章更怡人,其中既有风格的因素,也有语文修养的因素。德国、法国的文章总体上都偏重精确。所谓节制、明快等,倒也不尽然,我一时没有更合适的形容词。通观之,我以为欧洲风格更值得取法。至于俄国或前苏联则又自成一家,在此存而不论。

大家写作时若对文章的形制有所疑虑,一般以采取详尽、友善的风格最为稳妥,这就相当于上面所说的和煦、亲切一路。

至于文章结构,数学思维未必是直线的,不幸的是由于书面语言的限制,数学写作只能镶嵌在直线的结构里。对于稍具规模,大约 15、20 页以上的文章,比较保险的安排是:

  1. 摘要

  2. 目录

  3. 导言

  4. 符号

  5. 主干部分

  6. 参考文献

  7. 附录、索引等

如果文章少于 10 页就不必这么多仪式,直接干活即可;某些短文甚至连摘要都不必。而书籍等更长的文体还需要其它构件,这里不深入讨论。下面我们先讨论摘要、导言等辅助构件的写作要领,主干部分的写法留待稍后讨论。

  • 关于摘要:“重在达意,精炼为宗”。摘要里应该尽量节制公式与数学的使用,而且一般不许在摘要里引用其它文章。

  • 目录可以由 LaTeX 等软件自动生成,唯一要操心的是目录深度的设定,这里不必深究。

  • 导言可说是一篇论文的灵魂,恐怕也是最难写的,它决定读者对文章的总体观感。我个人认为导言写作有下述要点:

  1. 标定受众的背景知识,防低估,更防高估。为何要防高估?这是中国学生的通病。各位写文章首先要有自信,就你自己这篇文章涉及的内容而言,你就是世界第一的专家,别虚张声势或畏畏缩缩;相应地,身为一位专家也必须多些耐心,多做点解释,不宜假设读者什么都懂。

  2. 铺垫精简。中国学者有个普遍习惯,劈头就强调“我做的这个问题如何如何重要……”,我本人有时也不免俗;这类铺垫必须掌握一个度。另一个问题偶见于文章,但在讲座中更普遍,就是言必称欧高黎嘉陈等等;再往大处说,是着迷于数学家的各种帽子,如院士、会士、菲尔兹奖得主等等。这都是毫无必要的。

  3. 简述渊源与精神,不必强求精确。这里谨引用一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兼段子手 Donald Knuth 的话,他同时也是 TeX 程序的发明者;Knuth 的 The TeXbook 这本书既是 TeX 的源码,又是它的操作手册,他在前言里这么说:“Another noteworthy characteristic of this manual is that it doesn't always tell the truth.”有些国人有某种洁癖,见到这种说法简直要跳起来—写数学怎能不精确呢?其实一些理论作为第一眼印象写得太精确反构成窒碍,甚至在一些情形下,特意写得有点错才好。我推荐大家翻翻 The TeXbook 这本书,至少读他的前言。

  4. 文献综述的重点在于摘录要旨,不在于按号点名。根本目的是让读者晓得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5. 导言的必要任务之一是勾勒文章结构,一般采取逐章节简介的方式。对于较长、较复杂的论文或书籍,宜图示各章节或主要结果之间的逻辑联系,使人一目了然。实践中愿意绘图的作者不多,或是因为欠缺技术?

  • 所谓符号列表,意指在论文开头集中列出用到的符号和假设等,对读者和作者双方都有好处。制作符号列表倒不必特别的技术,不外乎花点时间、占点版面。我发觉中国人似乎在某些方面喜欢节约纸张?在制作符号列表这种事情上,大概没必要讲求环保。

  • 制作参考文献非但要紧,而且特别费力。网上流传各式各样所谓的秘诀,其实科学院和各大高校都有购买数据库,直接下载是最省时的。如何下载呢?首先,我建议各位无论引用多少文献,都使用 BibTeX 管理并自动生成,各位在网上或相关书籍里都能找到教程。其次,对于数学论文,获取正规、完整的文献信息的渠道一是德国的 zbMATH,二是美国数学学会的 MathSciNet;两者都能汇出 BibTeX 格式,可以直接复制贴上。据个人经验,正常网速下获取一篇论文的信息耗时不超过半分钟。手工编辑一则耗时长,二则很难像 zbMATH 或 MathSciNet 那么规范;后两者出错的情形是很少的。偶尔我们也必须引用预印本或私人通信等,不得不手工录入,因此上述办法并不是万灵丹。

  • 经常被忽略的是“索引”的角色。很多人认为书籍才需要索引,这种流行看法完全错误。我忘记在哪读过一句话:“凡是 50 页以上的文章都应该有索引。”各位不妨证诸个人体验:由于记忆的局限,阅读 50 页以上的论文时很容易顾此失彼,特别是符号部分。其实即便是近百页的长文也鲜有附索引者,这表明数学界对索引的功能虽有体认,但是期刊或审稿人普遍不作要求,论文作者也无此习惯。这里期望各位写作时要坚持对读者有益的原则,而不是随着大流浮浮沉沉。在 LaTeX 下制作索引的标准方法是使用 MakeIndex 或 xindy 这些程序;这些程序的使用文件很容易获取,用法也极简单,细讲 LaTeX 的操作恐怕岔题,这里点到为止。我个人经验是为一篇 80 页的论文制作索引,需时不过二十分钟左右,前提是自己对文章内容还有新鲜的印象;区区二十分钟工夫,对阅读体验却有巨大的影响!书籍索引实际上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艺。

(未完待续)

本文转自:一只寻找函子的猫
温馨提示:快速看到我们的最新文章马上把「和乐数学」公众号设为星标吧。打开公众号,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