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人阴阳相通》

 野之老 2019-07-31

还是谈“天人合一”理论以及人体是如何与天地阴阳相沟通与照应的。


经文先说:“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意思是,天有精气,地有形质,天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八个节气合称八纪,则地有与之对应的空间五方;因此,天地才能成为万物生长的根本。阳气轻清而升于天,阴气重浊而降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则是由神妙的运动变化来把握的!也因此,方使得万物之生长收藏而循环往复,永无休止。


经文接着说:“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也就是,只有那些贤明之人,他们才能够做到:对上顺应天气来养护头颅;对下顺应地气来养护双脚;居中则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


经文还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此段说的是:天之气与人体肺相通;地之气与人体咽相通;风之气与肝相应;雷之气作用于心;五谷之气则感应于脾;而雨水之气滋润于肾。人体之六经又好像大江大河;肠胃好像大海;九窍好像河流。


经文继续举例说:“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即,如果以天地阴阳来比喻人身阴阳的话:那么人的汗,就好像天地间的雨;人之气,则就好像天地间的风。人的情志暴怒之气,就好像自然之雷霆;人的逆气,就好像久晴不雨。所以,养生如不符合天地之理,那就要发生疾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