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影像] “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忘仔忘仔 2019-07-31
脑转移瘤

【临床表现】

脑内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临床多有原发肿瘤病史,以肺癌最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为顽固性进行性加剧的头痛而脑膜刺激征阴性,有时表现酷似脑卒中,预后差。

【MRI表现】

(1)多表现为灰白质交界处的多发占位性病变,是特征性表现之一,单发病灶也可见。瘤周多伴有明显水肿,即“小病灶、大水肿”,占位效应多明显。不过至小脑的转移瘤可无明显水肿(系小脑的细胞外间隙紧密所致)。

(2)实性成分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多呈高信号。中心常见呈长T1、长T2信号的坏死、囊变区,内壁多不光整,而外壁相对光整,囊壁多厚薄不均,有时还可见壁结节(图1)。

(3)病灶内出血常见于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甲状腺癌、肺癌及肾癌的转移,多呈T1WI上点片状高信号影。来源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的脑转移还可出现弥漫性脑膜浸润,即癌性脑膜炎。

(4)在T2WI肿瘤表现为低或等信号者,多半是来源于胃肠道的黏液腺癌、骨肉瘤及黑色素瘤。

(5)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环形明显强化或结节状强化。较多来源于腺癌的转移瘤在增强扫描时可见病变内缘细小毛刷样征象。

图1脑转移瘤

A、B.分别为横断面T1WI及T2WI,左颞叶皮髓交界处小囊性占位,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呈等信号,瘤周重度水肿,呈“小病灶、大水肿”;C.DWI,病灶囊壁呈高信号,内部囊变及瘤周水肿呈低信号;D.冠状面T2 FLAIR,病灶囊壁呈等信号,囊变区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呈高信号,右额叶见片状水肿;E、F.增强扫描横断面,脑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环形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皮、髓质交界区的多发病灶,呈现“小病灶、大水肿”征象,占位明显。增强扫描时肿瘤常因坏死、囊变呈现不均匀环形强化。

2.鉴别诊断

(1)星形细胞瘤:体积较大的单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难鉴别。病程进展较快多提示转移,血清学检查转移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常见有升高。

(2)淋巴瘤:好发于幕上深部白质区或中线结构处,呈实体性或弥漫分布的占位性病变,信号多均匀,病灶内囊变少见,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增强扫描可见“凹陷征”“缺口征”样的不完整的环形强化。

(3)脑脓肿:临床有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典型脓肿其环壁较薄,内壁光整。DWI见脓腔内呈明显高亮信号,囊壁呈等或稍低信号。

(4)多发结核球:多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心可含干酪样坏死物,内壁多较规则。钙化也常见,多呈斑点状低信号影。常伴有脑底池脑膜线状或结节状增厚且异常强化,或伴有脑底池多发的钙化斑。结合临床结核病史及脑脊液生化检查等有助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