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经常听到的一个病症,最常见的是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性骨骼结构改变和骨质丢失的原因,出现的骨质疏松。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类发生于生完宝宝开始给宝宝喂奶的新任妈妈们身上的骨质疏松,从目前各方面掌握的情况看,这是一类很重要但被忽视的疾病。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这些哺乳的妈妈们会发生骨质疏松?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们怀了宝宝,而且现在在喂奶。其实从准妈妈们怀上宝宝开始,就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吸收的钙,以及身体原有的钙,补给这个孩子。孩子出生后,哺乳又延续了这种付出。据报道,通过母乳喂养的妈妈,每天丢失的钙为300-400mg,这意味着:哺乳3个月,丢失钙25-30g,相当于自身钙量的3%;哺乳6个月,丢失的钙量相当于自身钙量的6%。当然,丢失的钙在妈妈断奶后可以恢复,但这需要时间。而且在哺乳的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因为骨质疏松而引起的严重骨折,造成基本生活问题甚至残疾。 实际上,有学者研究表示,由于国内孕妇的钙摄入量普遍不足,未达到国际推荐的标准,推测哺乳期骨质疏松应该很严重,而且很多人未规范就医诊治,所以这个问题经常被忽视。但是正如我们上面说的,这个问题还比较严重,因为这种骨质疏松导致腰痛难忍、行走困难的病例数还比较多。即使没有出现这么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状,可能大多数也是存在潜在骨质疏松或骨密度低的情况。 那么,这种疾病怎么样治疗呢?从目前的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的个案治疗报道上看,最常见的方法是,首先停止哺乳,接着吃一些补钙剂,包括碳酸钙、维生素D等。最后定期监测和管理。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
|
来自: 华民 > 《妇科/男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