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

 我的书摘0898 2019-08-01

儒家的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三纲之道、道家的“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处世之道、兵家的“诡道”论与中华民族的权谋之道、墨家的“兼爱”“尚力”论与中华民族的侠义勤俭之道、法家的法治论与中华民族的治国之道、名家的名言思想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易》的“阴阳”论与中华民族“燮理阴阳”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问题,凸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

情境形上本体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

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黑格尔《逻辑学》“第一版序言”)一个有文化民族的民族精神是该民族文明内涵、文明程度的体现和表现,而这种民族精神赖以滋生的根基却是该民族形而上的本体思想;一个民族倘若没有自己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思想理论,这个民族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就象一座徒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神灵的空庙一样,就不能是一个文明、进步的和有长久生命力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血脉相连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仅存的血脉传承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血脉不断而传承至今,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支撑,而中华民族精神的滋生、养育是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就是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的本体思想孕育、滋生、哺育了中华民族精神。

什么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质内容和有生命力的精神是什么?实事求是地说,迄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正定、厘清仍是很不够的。依笔者陋见,中国传统哲学是悟性的、情境反思的思维方式和当场构成、当场生成、当场显现着的活的情境形上体系或本体论。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追求的是那种被提离开了事情自身的、以概念形式确立和表现的本原、本体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捕捉的则是活在事情本身中的、当场构成着和显现着的本原、本体。中国传统哲学这种形上本体思想倒与西方现代哲学现象学、存在论的思想理路暗通款曲。孔子的“仁”、孟子的“心”、老庄的“道”、郭象的“独化”、禅宗的“自心”、陆王的“心”等等均是此种意义上的本原、本体。

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此种活的当场生成着和构成着的情境形上本体 ,内在地和逻辑地孕育、滋养、塑造了具有强烈情境特色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例如, 儒家以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为内容的纲常之道的精神,道家“见素抱朴”的尚朴、“上善若水”的谦下、“勤而行之”的实践、“和光同尘”的韬晦、“至人无己”的逍遥等精神,兵家“兵者诡道也”的权谋和诡道精神,《易》的“燮理阴阳”的阴阳精神,禅宗那种“平常心是道”的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式的生活之道的精神,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哲学那种情境形上本体哺育、滋生、养育的结果,都体现、表现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情境形上本体论。(via 社会科学报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