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生活中的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 2019-08-02

昨天,有老师问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谓之“道”,饥即食渴即饮谓之“道”等等,适顺于大自然规律的称为“道”。曰:天道地道人道,有道即立,无道即废~道可道,非恒道也。可纪可载为名,失依失据即删减名除~名可名,非恒名也。”多谢老师的提点,我阐述一下自己的拙见,对与不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日出而归,日落而作,这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定律。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

天道主“变”。在上古时候,伏羲氏一划开天地,这也就是道德经中多次提到的“无”,从此后,清而轻为天,重而浊为地,最终诞生了万物,各行其道,各司其责,这就是所谓的“有”。

天道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又有一定的规律和准则,天无边无际,宽广的很,“它”包罗万象。但,又有运行的轨道,风、雨、雷、电等等都是在最适宜的时候显现。他不能反过来运行,冬天下雨,夏天下雪,这样就违背了“道”。

地道主“静”。为什么这么说,相对于天来说,地是厚重且包容的,它容纳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它是不可以随便乱动的,因为他承载了很多生命。是不可以有规律或者无规律的经常性发生“地动”,这体现了大地的“仁德”。

人道是“和”!我们是这个星球的实际统治者,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违背“道”的规则。“道”是可以杀人的,但是他不会告诉你,甚至于你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我们只不过是附着在“道”中的产物,我们不能滥采滥伐,无节制的占有地球上的一切物资。一旦超过这个界限,我们将面临的是物种灭绝、地震海啸、火山爆发。

“和”,是要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这在《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中详细的阐述了人与“道”的关系。这不单单是调理身体的一门学问,更告诉人们,想要“年过半百而不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要遵循一切事物的客观原则,我们必须“和”上下功夫。

有道即立,无道即废的观点,小可以齐家,大可以治国

往小的方面来说,天就是我们的父亲、地就是我们的母亲,这与天地之道和多么的契合。在家里,总有一个唱“红脸”,另外一个唱“白脸”,一个家庭分工明确,自己行使自的“道”,这个家庭才能“和”。

一个国家,怎么才能长盛不衰。《韩非子》中有一句: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统治者常施行“仁德”布于四海;老百姓各司其职,天下则安定,国家则富强,反着来就会出大问题。

人是一种形而上的,唐朝以胖为美,所以你看只要是唐朝的壁画、雕塑,都以圆融、丰满为主。我们当下喜欢“骨感”美,很多女孩子都去减肥、瘦身,难道这不是错误导向么。我们在最年轻的时候,做着最荒唐的事,浪费着最宝贵的时间。以貌取人的观念如果深入人心,那么有着真才实学的人,将去往何处,这不就违背了“道”。

只有我们不断的按照“道”的准则,行事做事,那么你就契合于“道”。老子的《道德经》不单单是一门自然科学,在今天,还对我们有正确价值导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