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在巷子里藏了几十年的老店,现在还深受很多人的喜爱!

 cxag 2019-08-02

上海有些小巷,它没有“魔都式”的繁华,却留有老上海的风情和味道;特别是巷子里的一些小店,味道简直是小时候里的记忆……

盛兴点心店

“尿布一条街”上的百年老店

十点钟的顺昌路,爷叔阿姨们的清晨还未结束。

    
他们脚步悠闲的穿梭在菜摊、肉档和水果店之间。聊天声、吆喝声、弄堂里传来的麻将声……传说中的“尿布一条街”有着摩登都市不多见的烟火与喧嚣。

    
顺着人流往前走,就能看见盛兴点心店的身影。
    
这是一家源于1935年的百年老店,历经风雨沧桑后,这家门面老旧的小破店,却成了各种美食榜单上的常客,连店里的汤圆、馄饨都被评为了上海名小吃。

    
上午十点半,正处于早市和午市之间的“青黄不接”时段,但店里的人潮却依旧拥挤,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头发花白的几十年老客。
    
不需要看菜单,径直走进店里,经过收银台时都会熟稔的报出一串串的名字,可见吃的次数之多。

    
店里的环境一直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面貌,粉刷洁白的墙壁下是30㎡、五张桌子的狭小店面,每次想要一饱口福,等位都是一个漫长而考验眼力的过程。
    
素不相识的客人同坐于一桌,不经意间的身体碰触,便自然而然地生出几分热络与亲近。顺势聊上几句,如果兴趣相投又是一段难得的友谊了。

     
馄饨和汤圆是店里的招牌菜品,几乎人手一份。
    
菜肉的、蟹粉的、鲜肉的、芝麻的……这是店里仅有的几种馅料,全部手工现包。价格也不贵,在物价疯涨的现代堪称一股清流。
    
温馨提示:店里只收现金哦

   
 正赶上吃蟹的好时候,那就点了一碗蟹粉鲜肉小馄饨吧。
    
手工现包的馄饨外皮色泽偏黄,据同桌阿姨介绍这是使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碱水皮。和常见馄饨相比,口感更为筋道爽滑,十分有嚼劲。

    
从泛着油光的汤底中随机盛起一只小馄饨,碱水面皮里包裹着满满的鲜肉和金黄的蟹粉。轻咬一口,浓浓脂香的金黄汤汁就争相恐后的往嘴溢,香气十足。
    
这么好的味道,怪不得能够紧紧笼络住客人们的胃!

 
手工揉搓的鲜肉汤圆有着机器无法替代的温暖,贪婪地想一口吞下,往往被烫的直跳脚,却不忍心吐出来,逗得同桌阿姨捂嘴直笑。
    
汤圆的外皮是糯米混合大米,使用传统工艺浸泡、磨制而成的。煮熟后口感细滑软糯,皮薄而不黏牙。外皮的清甜混合着馅料的肉香在口舌间荡漾,作为一名坚定地甜党,这次宣布向它投降。

    
再来尝尝芝麻汤圆。使用芝麻、糖粉混合板油自制而成的芝麻馅口感香甜,甜的恰到好处,不会过淡也不会发腻,吃进肚子暖暖的,与冬天再搭不过。

    
地址:顺昌路528号
人均:14元
营业时间:6:30-17:00
我家餐厅

30年的本帮菜菜馆,我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如果上海也有深夜食堂,那一定是这家。”
    
它是静安弄堂里的一家小破店,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甚至带着几分简陋。
    
可这样的一家店里却藏着让众多老上海人念念不忘的小辰光咪道,它的食客遍及全上海,有人一吃就是30年,甚至还吸引了众多明星的光顾……

    
穿过繁华喧闹的商业街,循着香味一头扎进弄堂里。
    
第一次来的食客总是避免不了找错地方的困扰,毕竟谁能想到名声赫赫的海派餐厅,竟然藏在不起眼的居民楼中。

    
餐厅周围的上海爷叔都有一种看热闹的顽童心理,每当有人找错地方,他们总要兴致勃勃的看上一会儿才肯出口相助。而“无头苍蝇们”经过指点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叹一句:
    
“嗬,原来藏在这儿啊!”

    
穿过悠长的走廊来到用餐区。由两间居民房组成的店面被粉刷上了少女粉,面积不大却十分温馨。
    
店里有圆桌和方桌两个用餐区:圆桌可容纳6-8人,人多才给坐。另外一部分就是接待散客的小厅,仅有五张桌子略显拥挤与局促。
    
到店时恰逢午高峰,食客络绎不绝的向店内涌进:附近的上班族、熟识的老客、寻味而来的老饕……虽然没有达到爆店的程度,但也是座无虚席了。
   
如果不想排队等位,可以稍晚点再来,毕竟餐厅一直营业到凌晨1点。

    
在我家餐厅服务生都是头发花白的爷叔阿姨,虽然不善言辞,但态度足够温和,简单的对话间就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热心老客向我们介绍:
    
“你看那位白头发的老爷叔,今年都80多岁了,从开业就在这儿跑堂,一做就是30年。他可是店里的大名人,每个来的客人都认识他呢。”


我家餐厅是地地道道的本帮菜馆,菜单上的菜品繁多,简直挑花了眼。最后还是听了爷叔的建议,点了几个人气菜品。菜刚一上桌,就知道味道不一般!

    
首先的送上桌的是一道冷菜——我家沙拉。它是上海人餐桌上的常客,每家餐厅里几乎都能看见它的身影,但令人赞不绝口的却不多。
    
不同于千篇一律的土豆泥,我家沙拉是土豆泥和土豆丁的混合,其中配以青豆、火腿丁等食材,吃起来既保留了土豆绵软的口感又增添了清新与爽口,是小时候爱的那一款没错了。


 售价40元的糖醋排条感觉并不是很惊艳,黑黝黝的一大盘端上桌长相就不诱人,让人不禁质疑“是不是烧糊了”。还好,良好的味道把分数拉回了很多。
    
带着骨头的糖醋排条是本帮菜常见的浓油赤酱烧法,吃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很是惊艳。

   
 我家鸡翅和糖醋排条类似,它也是浓油赤酱的烧法,菜还未上桌,浓郁的醋香就已经钻进了鼻子里。
    
一盘菜里有9块左右的翅中,分量不算多但也不少。虽然闻着很酸,但吃进嘴里糖醋味并不是特别重,一切都是恰到好处,还有着丝丝辣意,把本帮菜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

    
地址:华山路229弄7号
人均:80元
营业时间:11:00-1:00

Waiting Cafe

深藏不露的3㎡袖珍小窗口

    
数不过来有多少人,是从这家名为Waiting Cafe的小店“毕业”的。它是路旁的3㎡袖珍小窗口,营业时窗户会敞开挂出菜单,鸡排、肉串、糖粥、罗宋汤……应有尽有。
    
因为与学校相邻,上下学时间学生们便会蜂拥而至。小店开了一年又一年,学生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这个脚步就可丈量的小空间,不知承载了多少少年明媚又懵懂的时光。经常可见毕业的学生们来此追忆青春。
    
可能是由于天气转凉,也可能是因为市政改造,现在小店临街的窗户也关闭了,想吃只能走进店里。

    
顺着巷子往里走,企图自食其力的找到隐藏的店门,最终还是在扫落叶的叔叔指引下才钻进了一条恐怖气息浓郁的楼道,找到了里面暗藏的小天地。
   
 自家厨房改造而成的店里,有着昏暗的灯光、复古的墙壁、精致的琉璃灯和3张小桌子。
    
见惯了动辄几十平、上百平的餐厅,这样袖珍复古的还是首次见。新奇的端起相机拍了几张,就听见老板娘的一句“否要拍”。问及原因,老板娘温和的说:“现在已经够火了,不需要宣传,人太多也坐不下”。


拍照被阻止了,那就把精力都转移到吃上吧!
    
虽然名为咖啡厅,其实店里卖得都是与咖啡搭不上边的东西。糖粥、猪排、炸里脊、罗宋汤、春卷……应有尽有,就是不见咖啡的影子。


因为到店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半,大多数菜品都没到售卖的时候,因此只点了一份糖粥和黑胡椒牛肉饭,没想到味道却是出乎意料的好吃。

    
牛肉鲜嫩多汁,带着浓郁的酱香和胡椒味道,洋葱、辣椒和胡萝卜则化解了过多食用牛肉而产生的味觉疲劳。将酱汁混合着米饭吃下肚更是无比下饭,虽然肚子不太饿,但还是被这盘牛肉饭激起了食欲。

    
冬日寒凉,是时候喝一碗桂花豆沙糖粥了。
   
waiting cafe的糖粥十分有名,据说是师传“苏州必吃美食之一”的潘玉麟糖粥。简简单单的一碗粥,要经过3小时的熬煮才能达到完美的口感,十分费心费力,在上海的大多数的餐厅里都吃不到。
    
打开热乎乎的糖粥搅拌均匀。吃进嘴里口感细腻柔软,桂花香混合着丝丝甜意在舌尖上百转千回,不停游走,一路暖到了心头,甜蜜与幸福扑面而来。

   
地址:复兴中路1323号
人均:26元
营业时间:11:00-19:00

你呢
你小时候中的味道是什么?
来源:美味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