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泻心汤方证辨析医贯 《伤寒论·辨太...

 仁者rz 2019-08-03
甘草泻心汤方证辨析
医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58 条记载:“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可见甘草泻心汤以“下利”“心下痞”“胃中虚”“腹中肠鸣”“干呕”“心烦不得安”等为主症。《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10 条记载:“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从狐惑病篇的条文可见其主症为“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比较条文及主症,如《伤寒论》中158条的“胃中虚”的病机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中“不欲饮食”“恶闻食臭”等症状提示的病机是一致的;如“心烦不得安”与狐惑病“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如“客气上逆”与“蚀于上部则声喝”“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通过主症及条文的对比,足以看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应用辨主证的方法可以在纷杂的症状中,分辨中各组症状群反映出的主证。刘云霞总结该方辨证要点为病人体质羸弱;胃脘部痞硬而满,干呕,肠鸣漉漉,腹中雷鸣,泻利而又完谷不化、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多伴随情志改变,心烦不得安,心情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易发生口腔粘膜溃疡,喉部溃疡并导致声音嘶哑,也可见外阴部粘膜溃疡等体征。
笔者认为,甘草泻心汤可适应于以下诸证。
1.素体胃虚或下后更虚之证
《伤寒论》中提出伤寒中风,表证未解,不应下而反下之,导致胃中空虚。柯琴在《伤寒附翼》中云,“伤寒中风,初无下症,下之,……其人胃气素虚可知”。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中提出,“本方证(甘草泻心汤证)本系胃弛缓有水停人,患伤寒或中风,有表证时,医误下之,胃肠俱益衰弱,内陷热毒乘而发也”。以上均表明甘草泻心汤证可出现于素体胃虚者
2.痞、硬、满之证
心下痞硬而满,指出甘草泻心汤证病位在心下。龙野一雄在《中医临证处方入门》中提出,这种心下痞可以是自觉心下部有紧张感、痞感、苦重感,或者是他觉有腹壁紧张。甘草泻心汤泻心下之痞满硬,吴谦在《伤寒心法要诀》指出,甘草泻心汤之痞为虚热客气上逆之痞;李中梓在《伤寒括要》中认为,“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曰满”;柯琴的《伤寒论注》中亦有“痞为虚痞,硬为虚硬,满为虚满”的评注。这些从侧面论述了甘草泻心汤证偏属虚证的特点。丹波元简在《伤寒论辑义》中提出:“此痞非热结,亦非寒结,乃乘误下中虚,而邪气上逆,阳陷阴凝之痞也,故以甘草泻心汤,以缓其急。而和其中也。”清代医家汪琥在《伤寒论辩证广注》中明言:“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则胃中之物已尽,何由而不为虚?况医复下之而痞益甚,愈可知其非实证矣。……不曰硬而满矣,止此满字,而虚实之证了然。”不曰硬而满,“满”字则可知本证实为虚证。《伤寒论辨证广注》中更是明确指出,“此条痞证硬满,乃下后中气受伤,而作虚硬虚满,医人不识,犹以为热邪未尽,复误下之,气愈伤,则痞益甚,此非比结胸之实热,但以胃中虚,内陷之客气上逆,客邪之气聚。亦能使心下硬也”,强调了胃虚夹邪致使心下痞硬
3.下利、腹鸣之证
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有云:“谷不化者,食物不消化也。因胃肠衰弱,与下痢频数,无暇消化也,其被排泄者,与下利清谷异。腹中雷鸣者,胃肠内水汽鸣走,由于热毒激动水毒也。”认为胃虚水停,热毒激动水毒,导致“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胃弱不能转运,故水谷不得化,留滞于腹中,作响而雷鸣也”。丹波元简在《伤寒论辑义》中强调了胃虚夹邪是甘草泻心汤证应用的病因病机。“腹中雷鸣,误下则胃阳已伤,中焦虚冷,气滞不得流行,脾弱不能转运,欲通而不得,故但留滞于腹中作响而已”,钱天来在《伤寒溯源论》中进一步阐述了下利腹鸣是由于脾损胃虚所导致
4.干呕、心烦不得安之证
《内经》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江部洋一郎在《经方医学》中认为,“胃的守胃机能衰弱,胃气过度向胸上冲,胸中有热,无形之热导致心烦”,明确提出了本方证是因误下使胃虚,导致了干呕及心烦不安。喻昌曰:“下利完谷,腹鸣呕烦,皆误下而胃中空虚之故也。”进一步揭示了胃虚是出现干呕心烦不得安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