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患者男,72岁,于10年前因痛风性关节炎致全身多发痛风石,以双手、双腕、双肘、双膝、双踝及双足为主,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局部破溃,溃疡口可见豆腐渣样痛风石。 影像图片 双手实图 手部X线侧位片 双手软组织三维重组 手部X线正位片 双手CT轴位片 双手双能CT成像显示痛风石(绿色部分为痛风石) 右足实图 双足CT轴位图 单足多平面重组骨窗 双足软组织三维重组图 ![]() 双足CT双能成像显示痛风石(绿色部分为痛风石) 影像所见 双手及双足各关节处局部隆起处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痛风石,平扫呈稍高密度,邻近关节受到侵蚀破坏,部分关节退变。利用CT双能成像显示多关节处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痛风石。 诊断意见 双手及双足多发痛风石。 技术讨论 1. 有关痛风的常识 痛风是嘌呤碱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痛风患者常出现痛风石,发生部位多位于耳廓、关节周围肌腱、软组织等周围皮下,男性多于女性,邻近关节受到损害,骨质受到侵蚀出现关节变形,不仅严重影响肢体外形,甚至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神经压迫、皮肤破溃、窦道经久不愈等。痛风石是淡黄色或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或赘生物,质地偏硬,类似石子。
DR、CT、MRI及超声都可以检查痛风,但对痛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限,DR及常规CT检查对于关节的检查较好,对于软组织的病变有时不能分辨是软组织块还是痛风石,不能直观显示痛风石的形态大小及分布。超声的痛风的检查依赖于操作者水平,磁共振检查费用高且特异性低。
双能CT检查痛风石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据Glazebrook等对94例痛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双能量CT痛风成像敏感性达100%,特异性达79%~89%。
对于检查痛风是具有明显的优势,X线射线源由球管A和球管B构成,两者因输出电压不同而产生不同能量的X射线,并被各自的探测器接收。同一物体将同时受到球管A、B的照射,不同物质对X射线有着不同的吸收特性,在不同能量X线下的CT值不同,因而可以以球管A、B不同电压下物质的CT值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进而区分物质的性质。
单源CT为一个球管一个探测器,它通过对同一物质的两次不同管电压扫描获得与双源CT基本相同的数据,其与双源CT的区别在于双源CT对检查部位一次曝光完成不同管电压的扫描数据,而单源CT则两次不同管电压的曝光获得扫描数据。(并非所有的多层螺旋CT都有双能成像功能,本人使用的是西门子Perspective64排单源CT,具有双能成像功能)。
双能量检查痛风的成像是利用两个球管不同管电压或单源球管两次不同管电压对同一物质进行扫描,通过探测器接收后对不同能量下所采集的不同密度物质衰减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成像方法。再利用双能量分析软件根据骨皮质和尿酸在不同能量下密度衰减差异,将两种物质以不同颜色标记出来。通常白色为骨皮质,绿色为痛风石,粉红色为骨松质。
双能CT和超声均可用于痛风患者的早期诊断,但双能CT对检测尿酸盐结晶的范围更广,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自己的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助检查。 来源:上蔡协和医院 |
|
来自: 好大水 >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