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孔子,为政需要做什么?孔子说“足食,兵足,民信之矣”,第一件事就是让老百姓吃饱饭,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在《礼记.王制》中就有“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一个国家如果连三年的积蓄都没有的话,那么国与家都不是自己的了。第二件事就是有足够的兵力,正如《孔子家语.相鲁》中孔子跟鲁定公说的“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国与国之间有时候需要实力说话的,就跟中国刚解放之初,国家勒紧裤腰带也要搞两弹一星,成功后一举震惊世界,所以才有了中国几十年的稳定发展的机会。第三就是当权者也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行,这对于那些手握生杀大权的君主们来说,可能并不当回事,可是看一下秦国二世而亡的历史,就能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一般人听到孔子的答案之后,都会停下来,“奥,我明白了”,然后就完了,不过子贡却不同,他接着问孔子“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就是三者不可兼得,怎么办呢?孔子说可以先去掉“兵”,只要粮食储备充足,全国上下齐心一力,谁又能够敢于窥觑呢?接着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剩下的两样也不可兼得,怎么办呢? 我们看孔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吃的、喝的,这都没有问题,每个人都会死,如果人人都能坚持正道,维护大义,所有人能够团结一致,再大的困难也能扛得住,当然这需要为政者能够实施仁政才行,就跟国共战争的时候,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煮皮鞋、啃树皮,依靠小米加步枪,还是把全套美系装备的国民党赶到了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