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25年经典重映,《肖申克的救赎》幕后全解析了解一下

 昵称38696288 2019-08-05

1994年9月23日,《肖申克的救赎》在北美公映。时至今日,25年过去,这部电影早已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最佳影片,长年高居IMDb和豆瓣影史评分冠军宝座。

近日,北美率先宣布,将在《肖申克的救赎》25周年之际,在9月22、24、25日登陆部分院线,开启经典重映,引发无限感慨。

1994年堪称影史“大年”,《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狮子王》《低俗小说》等一系列优秀影片扎堆上映,造就无数经典。25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真人版“狮子王”再创佳绩,《肖申克的救赎》必然也会引发一场猛烈地怀旧情怀。

在1995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肖申克的救赎》获得七项提名,包含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配乐、最佳混音,但最终未能获得任何奖项。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发现《肖申克的救赎》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内涵都完美至极,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同时也拯救了许多人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部经典“神片”当年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的不懈努力

八十年代,那时的弗兰克·德拉邦特还是个在好莱坞底层打拼的小人物。职业轨迹虽然惨淡,作为史蒂芬·金忠实粉丝的他却胸怀志向:誓要拍出一部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电影。

史蒂芬·金小说向来是好莱坞一大金矿,喜欢提携后进的他有个著名规矩:需要敲门砖的新人导演买他的短篇小说只需支付一美元。1983年,二十出头的弗兰克·德拉邦特递给史蒂芬·金一块钱,拿后者小说《房间里的女人》拍成了业余短片。

但弗兰克·德拉邦特真正的心头肉是中篇集《不同的季节》里那篇监狱奇谭《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不过,虽然想把它改成长片,但弗兰克·德拉邦特还是决定等自己混出点模样再来尝试。

1987年,弗兰克·德拉邦特终于拿到了在好莱坞的首个编剧头衔——《猛鬼街3》编剧,他心想,也许是时候了。得到史蒂芬·金首肯后,弗兰克·德拉邦特开始着手剧本改编。

96页长的原著看上去很不电影化,大部分内容是瑞德对狱友安迪的追忆,与好莱坞偏爱的高概念素材大相径庭。照弗兰克·德拉邦特的话来说,史蒂芬·金本人都“不真正明白怎么能改出电影来,可对我来说这再明显不过。”即便如此,弗兰克·德拉邦特自觉时机尚未成熟,五年后才真正上马改编。

改编过程中,一心要“忠实原著”的弗兰克·德拉邦特沿用了小说的叙事手法,甚至将一些对白直接搬上银幕。他也发挥创造了一些新的故事点,来加深电影主题,一并添上些电影特有的暴力佐料。

在史蒂芬·金的小说里,Brooks这个小角色最后平淡无奇在养老院过世,电影里Brooks的角色更凸显,给他安排的结局更是引得无数观众为之唏嘘;小说里Tommy拿知晓安迪冤情作筹码,换去了轻囚监狱,电影里的他“被枪火击成碎片”;弗兰克·德拉邦特还把小说中诸位监狱长浓缩成诺顿一人,他的结局也由锒铛入狱变为饮弹自尽。

蒂姆·罗宾斯将完稿称为“我所读过最好的剧本。没有之一。”摩根·弗里曼的夸赞没那么夸张,但也表示:不是最好,至少也是最好的之一。

拼老命八周写完后,弗兰克·德拉邦特的运气来了:剧本落到了“监狱沉迷”的Castle Rock(城堡石娱乐公司)老牌女制片Liz Glotzer手上。“不知啥缘故,我就是喜欢读监狱本子。任何监狱电影剧本过来,(同事们)都会说:‘噢,Liz会读的。’”

看完剧本之后,Liz甚至向老板表示“不投拍肖申克自己就走人”。监狱电影从来算不上是票房保障,这让人为Liz捏了把汗。但她的激情纯是读了剧本后的真情回应,“(都)不忍心读完,是我这辈子读过最好的剧本。”

Liz Glotzer

不过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的剧本,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城堡石娱乐公司创始人兼“教父”,同时也是大导演的罗伯·莱纳(《公主新娘》导演)对这剧本也“怦然心动”。罗伯·莱纳给弗兰克·德拉邦特开出一个无法抗拒的价码:300万美元买下剧本,由罗伯·莱纳来导。

这数字“大体上对路”,弗兰克·德拉邦特说,出生于法国难民营,幼时在洛城贫穷度日的弗兰克·德拉邦特感到了诱惑。“在我熬编剧的日子里,几乎连房租都交不起。”肖申克这票买卖还能让他在编剧这门职业里登堂入室。

罗伯·莱纳

更让人难以抗拒的是,城堡石娱乐公司还答应:要是这次能妥协,会资助弗兰克·德拉邦特拍任何其他想导的电影。不过,弗兰克·德拉邦特最终还是拒绝了,他说自己的想法是“你可以不断为金钱推延自己的梦想,然后,一直到死都没做成想做的事。”

幸好,《肖申克的救赎》拍摄是顺利而且成功地,虽然说在阿诺、老布当道的那个年代,肖申克票房一败涂地,这部2500万预算的中等制作初发行只勉强收回1600万,但是时过境迁,如今的肖申克已在IMDB评分榜独占鳌头多年,海报里那个在暴雨中仰天长啸的男人,为重获自由欢呼,也定格成影史上最经典的形象之一。

罗杰·狄金斯的匠心独运

《肖申克的救赎》是罗杰·狄金斯首次获得提名的影片,片中几乎所有的摄影都是为了故事和角色而存在的。导演弗兰克·德拉邦得就曾称赞罗杰·狄金斯:他像是一个叙事者去思考,而不仅仅只是打光拍摄。

罗杰·狄金斯

叙事者的思考

影片开头坐在车里的安迪拿枪一个镜头,喝酒一个镜头。展现出安迪的犹疑,他身上人性和兽性并存。

安迪在思考要不要杀掉偷情的妻子和其情夫,整个车内的光线是偏些暗红色的,打在他的肩膀上,巧妙的烘托了他内心的愤怒、迷茫和狂乱的情感。

安迪和其他犯人被送到肖申克监狱的戏里面,罗杰简单的半分钟左右的航拍镜头,交代了整个肖申克监狱的布局,突出了监狱的戒备森严。从高空看进去囚犯们像是蚂蚁一样被围在监狱的高墙内,无处可逃。

在安迪走进监狱牢房时,镜头给到安迪的视角,用一个仰拍镜头,体现肖申克监狱的高大,给人一种压制感。同样的镜头在《魔戒》中也运用过,《护戒使者》中仰拍索伦,体现黑暗魔君在人类面前的高大。这个镜头巧妙且自然并且带有着寓意:监狱高墙似乎要将安迪吞没,他从银行家的光明生活走进监狱的黑暗生活之中。

环境背景经常可以来塑造角色

《肖申克的救赎》正是如此。例如在监狱广场上拍犯人们对话的戏,镜头大多都是在让监狱的高墙和建筑笼罩在角色上方,好不时地提醒着观众这些观众这些囚犯的受困处境。

而监狱内部的环境和外部一样,毫无生气的氛围让人感到压抑,一些描述监狱的空镜头,传递一种无奈感。并且配上此时是摩根弗里曼的旁白“第一天入狱总会有人承受不住”,更让人感到监狱压抑的气氛。

摄影就是光影明暗的艺术

这点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在监狱长诺顿出来“欢迎”他们的时候,窗户的光线从后面射入,犯人们在明处,暗示着犯人们的脆弱,而监狱长诺顿和哈德利的背景颜色都是精心测试的,背景则是灰黑色的颜色,凸显了他们的阴狠。

在安迪进入监狱的第一个晚上,看守长哈德利把一个胖子从牢房里拖出来暴打的时候,这段戏没有用近景或者特写渲染暴力,而是用远景露出了监狱这个压抑冷酷的大环境,而施暴的哈德利几乎失去了人的特征变成了黑色的剪影,暗示了哈德利的冷酷和非人性。

瑞德在影片开始、中段和后段有三场假释戏,内心经历了从第一次忐忑到第三次泰然的转变。三次的镜头机位与景别都是类似,但每次都有细微的变化,从上到下画面越来越亮,瑞德的服装也从暗色变成了浅色,暗示着瑞德光明越来越近。

最令人深刻的就是肖申克历来最狠的狱官请客这一段,罗杰特意选在摄影中的“黄金时刻”夕阳时拍摄,充分表现了希望与自由,这里也是罗杰最喜欢的镜头。

用镜头角度塑造角色

在拍摄监狱长诺顿和看守长哈德利时就经常使用仰拍,从而可以体现他们的权威和力量,而拍摄囚犯时就经常用俯拍甚至是鸟瞰镜头,表现他们的弱小无力。

在影片的这个著名结尾,安迪和瑞德两人在相隔20年后在这个阳光海滩上重聚的场景,景别切到了整个影片中少有的一两个大远景并向后拉远,象征着被压抑了差不多整个一部影片的时间后,两人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自由,也使得观众们最大程度上宣泄情感和满足。

剪辑中的技巧

《肖申克的救赎》热衷于精练饱满的四幕镜,一切让位于故事。四幕镜喜欢由长开幕切入,有时带一个序镜,如果是双人对话,经常一镜推到正反打。有长镜头的灵活朴实,又区别于固定长镜头的呆板

  • 首镜,分场开幕镜为运动长镜头,信息有序呈现,交代空间关系。

  • 次镜,承上启下,带重复动作减少时空切割感。

  • 中镜,尾镜之前的一或若干个镜头,持续铺垫,能量积蓄到临界点。

  • 尾镜,分场最后一镜,能量总爆发,呈现主题。

有趣的是,瑞德刚出狱的那一段,更老布的极为相似,不过最后两人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局。而这是用了对比剪辑的手法,从影片细节上看,对比蒙太奇也运用得恰到好处。

如老布和瑞德获得假释后在同样的房间居住,做同样的工作,有过同样的想法,认为自己不属于外面的世界,想再回到肖申克监狱,但两个人的结局却是迥然不同。深刻揭示了本片的主题之一——人无论身处怎样的窘境中都要心存希望,对美好自由的明天充满渴望。

配乐的恰到好处

影片以音乐《If I Didn'T Care》拉开序幕,这首歌是1939年著名爵士乐组合the Ink Spot(墨水点乐队)的一首轻柔的歌曲,开场主人公安迪坐在车内,安迪喝了一口酒,然后往左轮手枪上装弹,犹豫着是否要杀掉与高球教练私通的妻子,这首歌的歌名意思是如果我不在乎,此时用这首歌是烘托出安迪当时愤怒且纠结的心情。

随着押运着安迪的车开向肖申克的大门音乐《 Shawshank Prison (Stoic Theme)》渐入,此时镜头以大全景镜头俯瞰整座监狱,然后下降,肖申克的内部情况映入眼帘,后面又以安迪的视觉仰拍冰冷的监狱,突出监狱的阴森压抑,而低音组乐器和管弦乐的交替使用也强化了这时的气氛。

《Suds On The Roof》安迪担保帮狱警哈雷填表免税得到哥哥留给他的一部分遗产,换来了每个同事三瓶酒的结果,这段音乐配合着画面中暖黄的阳光很好的诠释了瑞德所说的“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给人以舒服的感受。

《TheMarriage of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这段安迪无视狱警和典狱长的阻挠,将这段音乐响彻操场,自己则坐在椅子上享受此时此刻的悠闲,正如瑞德所说,歌声直窜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宛如小鸟飞入牢房,使石墙消失无踪,肖申克总犯仿佛重获自由,结果是被罚了两个星期的禁闭,但是那一刻安迪的爽快感油然而生,我想他毫不在意这两周的禁闭。

《End Title》片尾,瑞德与安迪在芝华塔尼欧的海滩边相遇,激动相拥,旋律明朗的管弦配乐,一片大海,一片沙滩,一艘小船,一个令人热泪盈眶的拥抱,这种神奇的组合令人鸡皮疙瘩,让我感受到了全片的主旨——希望的力量而影片的主题,也正是希望与救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