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老了以后,血糖会控制的越来越差?

 欧谷派 2019-08-05

我们老了以后,为啥很多人血糖控制越来越差?除了饮食习惯、药物导致反应性高血糖、胰岛功能差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骨密度降低或者骨质疏松。

我们的骨头是我们身体的架子,我们的骨头细胞越多越健康,说明我们的骨架子越能承重,骨架子越能承重,越需要它分泌相应更多的骨钙素,通过骨钙素,告诉肠道细胞,多分泌肠促胰素,告诉胰岛 β 细胞,多分泌胰岛素。

为啥?因为这是我们人类进化的控制代谢的方法,骨架子越大,代表你需要吃的东西越多,需要储存的能量越多。身体怎么储存能量?就是要通过多分泌胰岛素。

所以,如果老人不注意骨头健康,就想只通过多吃药、少吃饭控制血糖,有的时候,往往做不到。

这就是为啥我身边很多糖友吃半年全骨营养素后,反而胰岛功能越来越好,减少降糖药不说,甚至 1 型糖尿病的朋友,都减少了胰岛素剂量。说明骨头好,不仅可以恢复胰岛功能,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骨钙素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

其实,我常年每天喝一袋异构化乳糖和每天吃一包全骨营养素,都是因为我微信里面很多糖友吃完这些食品两三个月后,告诉我,他们开始减药停药了,或者他们出现反应性高血糖,我让他们减药停药后,血糖反而好了。

这证明他们的胰岛功能,可以通过异构化乳糖养肠道菌群得到恢复,可以通过养好骨头健康得到恢复。

看到这些食品有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的作用,我为啥不常年吃呢?我为啥不用它们保护我的胰岛功能,避免自己得糖尿病呢?这就是为啥,我自己喝异构化乳糖和吃全骨营养素的原因。

我过去知道这些书面上的科学理论,现在有身边这么多糖友的实际鲜活的应用结果,与其说是我天天给大家讲如何自我管理血糖,倒不如说是每天都有糖友给我启发、给我新的知识点和新的看问题的视野与角度。

我的健康不完全是得益于书上写的知识,更多的是得益于我这些微信糖友的天天实践。

导致糖尿病的第二个因素是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我以前说过,我这里简单说一下。

第一,我们很多人吃的食物结构过于偏,大多数东西都是升糖的主食类食物,吃叶子蔬菜偏少。其实,这是肠道菌群不健康的一个表现。

偏食碳水化合物类含量高的食物,会天天消耗我们大量的胰岛功能,特别是喝粥,吃甜食,这会让胰岛 β 细胞非常疲劳,时间一长,特别现在人长寿了,胰岛功能天天大量消耗几十年,过度磨损了胰岛细胞,消磨了胰岛功能。

第二,我们很多人吃饭的速度太快,吃的东西升糖指数太高,这也消耗大量的胰岛功能,让你的胰岛细胞快速反应能力每天顿顿饭都在拼命消耗。如果天天让你百米冲刺,你试试看,你是寿命长还是会活活累死?

第三,我们很多人过度吃粗粮,粗粮比重太高。粗粮吸收慢,这会让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后导致餐半、餐一过低,反而诱发升糖激素分泌,同时餐二、餐三的时候,粗粮开始大量吸收,迫使身体养成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延迟的习惯。

还有,餐三后粗粮还继续升糖,会导致胰岛 β 细胞得不到正常休息,时间一长,也会导致胰岛功能消耗。

关键是长期大量吃粗粮,会影响骨质健康,影响很多微量元素的吸收,也会影响骨钙素的分泌,影响胰岛功能。所以,科学吃粗粮的方法是,粗粮、细粮参半,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量不超。

前几天有一个糖友,给我发来她的血糖,她吃 50 克生杂粮做的杂粮饭,餐半、餐一低,餐二、餐三高,餐三血糖 11。

我让她改成 50 克纯的生大米做的米饭,餐半、餐一要比吃杂粮饭高一些,但在正常范围内,餐二、餐三血糖反而下降了,餐三 8 点多。如果改吃 40 克纯大米,餐三血糖是 5.6。

这说明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吃粗粮的,你要测五点血糖,比较不同主食对你血糖的影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主食食物,适合你身体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