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名家杜斌小议散点透视

 我飞的高高 2019-08-05

          小议散点透视


       










主讲人--九风堂杜斌

               

透视属于一种观察方式,分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两种。学西画的人很清楚焦点透视的重要性,这里也就不再多说了。今晚在这里主要简单说一说散点透视对中国画的要求和造型里的一些审美问题。

焦点透视只有一个聚焦点,这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刻画者与被刻画的是相对固定的。而散点透视则有多个聚焦点,也就是说:在画面里,有N个符号焦点透视的聚焦点。就像我们去欣赏一幅手卷一样,因为宽,自己的眼睛只能在画面上游走,那么其间的物象也就从相对的静止状态的“照片”变成了一种移动的“摄像” ,这种改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因为散点透视的存在,让画面多出了更多的看点---聚焦点 

因为这种散点透视的“移动性”,往往让我们的画面可以容纳更多不同的物象聚合在一起,而这个物象的聚合,也不会因为只有一个聚焦点而显得格格不入 。 比如:小屋是一个聚焦点,其周围也就可以去刻画其他的树木,田地,流水。。。。;换一个地方也可以把一朵花作为另一个聚焦点,去完成其周围的叶片,枝条,长草,鱼虾。。。

2散点透视的所具备的自由,也让作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游动的统一的画面里,完全不用思考应该画什么,或者一定只能画什么。这与我们的第四维度有关。人一定不比花大?水一定只能在脚下?。。。这是太客观的眼界问题,是因为人总是喜欢用眼耳鼻舌身意去判定我们这个物象的世界了,也就太固化,打破了这种惯性的感知,那么一切皆可能。奇异者,梦幻也。在混沌之间,也在懵懂之中,有些率真也就自然流露了 -----率真是艺术的根源! 

3散点透视带来了意象的本源,它能让我们重归中国画的源头










因为这种多头的聚焦现象,也就让画面带来了一种颠倒梦想的格局,每一个聚焦点上不仅仅符合我们视力观察的结果,但是由无数个聚焦在一个的“看点”,也就让画面有着异样的风采。谢赫说:转移摹写。也就是把诸多符合画面要求的物象聚合在一起,而这聚合的本身,也就打破了我们常态的定点观察---焦点透视。这种打破,往往就是多个意境的“诞生”! 缺失了这个意境,也就不谈中国画写意精神了。其写意的本质就是意象!!!

4由散点透视带来的理性升华 

别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对生活的一贯理解。就算我们能用眼睛去观察到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也未必是真实可靠的,而且那些观察到的物象也不一定就符合自己画面的需要!!! 抬头是青天,青天水底眠。能看见的高山不一定就能仰止,甚至还不如梦里的平原。。。 呆坐在一个位置上,刻画出来的可能很“逼真”,但那是心里的“逼真”?我不相信。难道不是照相机一样的复制?甚至不是静物一样的无趣??? 真值得怀疑。

5散点透视对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再现科技的进步,也就完全可以复制我们眼睛中的世界了。看看培根,看看蒙德里安,也看看杜尚。。。他们在打破既有的时空中,早就打破了焦点透视。由一个聚焦点来放射出一个画面的所有,这是很刻板的做法,也违背了艺术之自由原理。那种一目了然,一览无余地为了透视的“科学性”,而枉顾个体生命的律动,这本身就是南辕北辙!当然,这也就否定了中国画以“写心”为圭臬的一种标杆,同时,也就否定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人文需求。毕竟艺术是为人服务的,而非其他。。。

总之,从艺术的特质来说,自由与个体生命的展示,是艺术最高的法度。 这也是一种“内在真实”的需要,而这种真实恰恰也是我们几千年来遵循的唯一法门----意象。当我们从定点透视中的静物描摹,能升华到从内的“心像”诉求,这也就完成了中国画的本质。 散点透视无疑是最佳的一个表现途径。在游走中的视线里,在无数编织的看点里,在古今意象造型的法度里,更在世界大同的普世价值审美里,我们因为散点透视而成为了我们,那是因为越民族的,也就越现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