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树华医案】水肿(肺心病)

 ll无为 2019-08-06

编者按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医案水肿(肺心病)

四逆汤合五苓散/真武汤加味

某男,86岁。

【病史】

反复咳喘、双下肢水肿10余年,先后晕厥3次,多次住院治疗。

2004319日来诊,心脏彩超示:①左房内径增大。②二尖瓣、三尖瓣钙化。食道心房调搏示:窦房结功能低下。于2004323日行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植入。术后仍常感疲惫、胸闷,心悸、气短,时有颈部紧束感,活动后加重,咳喘,全身水肿。

2007928日再次入院,双肺底闻及湿啰音,X线胸片提示:肺心病。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咳喘缓解,但水肿加剧,阵发性心悸,有时不能平卧。

【辨治经过】

初诊(2008731日)

全身水肿,额面及下肢尤甚。恶寒,胸闷、心悸,腹胀,小便短少、色清,大便不畅,步履迟缓,极度疲惫,语音低微,面色晦暗,唇发绀。脉沉涩而弱,舌胖晦暗多涎,苔白腻。

此心阳虚衰,无力运化水湿,当温扶心阳,化气行水,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味:

附子60g,干姜15g,桂枝15g,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2g,泽泻12g,灵芝15g(附子系用“农本方”附子颗粒剂,与余药同煎即可,剂量系折合饮片用量,下同)。

二诊(85日)

3剂后恶寒减,精神稍增,但水肿等症不减。此病重药轻,原方加重剂量:

附子100g,干姜18g,桂枝20g,茯苓30g,白术15g,猪苓12g,泽泻12g,灵芝18g

三诊

连服4剂后小便增多,大便稀溏,日3次,水肿渐减,胸闷、心悸缓解,仍乏力、纳差。脉沉细,舌淡晦苔白。拟温阳镇水,化湿醒脾,以真武汤加味:

附子100g,茯苓30g,白术15g,杭白芍12g,桂枝15g,灵芝15g,薏苡仁20g,白豆蔻10g(后下),生姜20g

四诊

4个月来随证加减,水肿消退大半,已无胸闷心悸,纳增,精神较佳。近日气温骤降,受凉后咳喘复作,水肿亦增。脉沉弱,舌青黯水滑,苔白腻。

宜振奋心阳,温化水湿,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大腹皮、法半夏、薏苡仁。

附子100g,桂枝20g,茯苓30g,白术15g,猪苓12g,泽泻12g,法半夏15g,大腹皮12g,薏苡仁15g

上方连服4剂,水肿渐消,余症缓解。

五诊

春节前后未服药且较劳累,且误服滋阴润燥剂,病情反复。症见胸闷、喘促,心悸、气短,腹胀,恶寒,水肿较甚,脉微弱,舌胖而青,苔白腻而滑。

急当温阳驱阴,化气行水,真武汤加肉桂、大腹皮,去白芍:

附子100g,茯苓30g,白术15g,肉桂(泡水兑入)10g,大腹皮12g,生姜20g

连服4剂,胸闷、喘促、腹胀等症减缓,水肿消退过半。上方加减连服6剂、各症渐平,水肿消退。

【按】

患者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解决了“窦房结功能低下”之症,但对严重水肿未能改善。吴佩衡先生曰:“少阴君火位居于上,而源于坎中之阳”,“命门真火乃生命之根”(《医药简述》),顾氏明了此意,治从肾阳着眼,温阳利水,用药悉遵吴氏之法,取四逆汤合五苓散与真武汤加味,两方交替服用,取得较好疗效,无愧吴门后人也。


|医家简介|

顾树华,1949年生,吴佩衡嫡外孙,自幼随外祖父习医,深得吴门心法。从医30余年,敬业执著,谦和好学,现为昆明“圣爱中医馆”特聘专家,颇受患者信赖。多年来潜心研究、传承吴门学术思想,多有感悟。先后发表《传承吴佩衡学术思想践行温阳扶阳大法》、《真武汤的临床运用》、《温扶阳气法临床应用举隅》、《运用经方治疗危急重症医案5则》等论文,继承家学,擅用附子、四逆辈,颇有吴门风范,是吴氏学术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本文医案节选自上述论文。

来源:个人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