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鹏程谈太极: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

 winriman 2019-08-06

   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太极、推崇太极的,太极图甚至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

   可是我们知道的阴阳鱼太极图形,其实出现甚晚,文献记载上可考者,在南宋;真正图形稳定化,则在明朝。

   太极思想,也几经变化。最早指“大中”,近乎大中至正、中和、中庸、不偏不倚等含义。后来则朝宇宙论方向解释,指宇宙最初的状态。魏晋以后又指理、气、物未分之际,并开始用在对人和建筑物的称呼上,为近人称呼太极拳、太极扇等等的先声。但随着《易》学的发展,太极思想越来越复杂,与道教、禅宗之修炼结合了起来,终于出现宋代邵雍和周敦颐不同的太极图邵雍传先天八卦图,有道教的渊源;周敦颐提出太极图说,则受到理学家的推阐,用到人性论去讲身心性命之学。两者在明清朝深度和会,遂形成如今壮阔的景观。

   大脉络如此,可惜弄清楚的人不多。一件事,越流行,牵扯附会就越多,误解也愈甚,藉此忽悠者亦更肆无忌惮。底下简要说明之,或不为无益。

一、太极之名,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只有“皇极”一词,见于《书.洪范》“皇极,皇建其有极。” 孔颖达解释:“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

   后来又“无极”一词。如《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 《列子·汤问》:“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

   “太极”初见于《易传》,约起于战国时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亦云:“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二、太极辨误

   今人多把太极推源于上古,大谈先天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其中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

   还有人说商代及西周许多青铜器上,亦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台湾陈立夫先生更将这类图直接称为双龙太极图

   另有人说双龙缠绕图实际上就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

   又有人认为太极图来源于双鱼符号(青海民和县和乐都柳湾、辽宁翁牛特旗石棚山、广东曲江石峡中层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都刻有这种符号),双鱼纹样图形(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双凤纹样图形(新石器时代骨刻与陶绘、河姆渡文化中有这种纹饰)

   又有人声称太极图来源于河南洛油伏羲台下黄河与洛书相汇后形成的涡漩”(见《郑州日报》199338日第八版)

   这些图形就是太极图的来源?

   如果单就这种图形纹样而言,显然无法直接推衍出太极图。因为类似的图案在其他民族就都没有演变出太极图。古代巴比伦即有双蛇缠绕交尾图案,古希腊、古印度、高加索、小亚细亚等地的遗物(银饰、铜壶、花瓶等)上也都有双鱼纹饰,但这些民族都没有太极图。至于“涡漩”一说,更属荒唐,“涡漩”无处不在,如果从中能看出太极图,那太极图岂不是遍布世界各地了吗?

   故误解、误说主要是因无比较文化观和历史观。

三、汉代宇宙论中的太极:早期太极的观念

   太极、无极之说起于战国,汉朝才从宇宙论方面去推衍。如《易纬干凿度》和《列子》谈到有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

  《易纬干凿度》: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另《孝经纬.钩命决》:“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是为五运。形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五气渐变,谓之五运。”比起《易纬干凿度》来多了个太极

   太极,这时指宇亩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唐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易纬.干凿度》认为“有形生于无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阶段来解释“易有太极”。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浑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元气。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极,斌以其原始物质的含义。

   这种观点在两汉甚为普遍,如刘歆说:“太极中央元气”;王充引易学家的话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郑玄则以“淳合未分之气”解释太极。

四、魏晋时期的太极观

   用于建筑方面,最明显的是太极殿。洛阳城宫城的太极殿,是曹魏北魏时期宫城的中心正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也是中国都城历史上最大的正殿。

   三国曹魏时期,魏明帝在洛阳兴建宫殿,太极殿被视为皇宫的正殿,国家政治活动、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决策等重要国事活动都在太极殿内进行。

   自三国始,中国形成了太极殿制度。之后直至唐宋直至明清时期,历代皇宫正殿皆为太极殿。

    1961年,太极殿所在的汉魏洛阳故城及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包括太极殿遗址在内的汉魏洛阳故城入选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36处大遗址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太极殿遗址在内的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中国段首批申遗点之一,入选丝路申遗项目。

   太极仙翁:陶弘景在《吴太极左仙葛公之碑》:“于时有人,飘海随风,渺漭无垠,忽值神岛,见人授书一函,题日“寄葛公”,令归吴达之。由是举代翕然,号为仙公。故抱朴着书,亦云余从祖仙公。 葛玄(164-244),道教灵宝派祖师。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江苏句容人,古属丹阳郡,葛洪的从祖父。吴嘉禾二年(233年),在合皂山修炼九转金丹。括苍山南岳山、罗浮山均有其遗迹。

   思想层面:太极的含义,因受玄学影响和与佛教“格义”之需,加入了无极的概念,形成下几种解释:

  (1)以虚无本体为太极,如王弼解释“大衍之数,其一不用”,说“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以“一”为太极,认为此“一”不是数,而是“无”, “无”为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2)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崔憬说:“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分揲其蓍,皆以四为数。一策一时故四策以象四时也。”以不用之一为虚无实体,以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并且认为八卦涵蕴在大衍之数中。此种观点,在易学哲学史上有其重要意义,为宋易将汉易的宇宙生成论转为本体论提供了方法。

五、宋代的大变化

   太极观念的扩大、变化,关键人物是邵雍。

   邵雍着有《皇极经世书》发展了“皇极”观,且将皇及与太极联结起来。又另传一种道教系统的太极图,据说该图本于陈抟。

   与邵雍同巷里居住了三十余年的二程兄弟说:“独先生之学为有传也。先生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长。推其源流,远有端绪。”(程颢《邵尧夫先生墓志铭》)程氏只上推到穆修,穆修以上则以一句“远有端绪”省略,未提其道家渊源。

   可是邵雍之子邵伯温说了是陈抟所传。

   可是陈抟邵雍之图及学说又从何而来?

   这就不能不注意《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着。简称《参同契》,黄老道家养生经典。全书以「黄老」参同「大易」来指导修炼,为道家最早的系统论述养生的经籍。后世对它内容的理解存在着严重分歧,有的认为魏伯阳讲的是烧炼金丹以求仙药的外丹说,有的认为魏伯阳主张调和阴阳,讲的是靠自身修炼精、气、神的内养术,即后世所谓的内丹说;有的认为在《参同契》中,外丹说、内丹说二者兼而有之。

   五代彭晓撰《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正式成为内丹说,影响甚大。彭晓(?~954),号真一子,西蜀永康人。后蜀时,明经登第,迁金堂令。据传遇异人得丹诀,修炼于县内飞鹤山。

   《参同契》首章说: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特别强调坎离,坎离为日月、日月为。坎为阴中有阳,离为阳中有阴。水火匡廓图正是对坎()()二卦的形象表示。然后根据月象,进退水火,以修炼成丹。

   这些图及修炼内丹的方法,应当就是陈抟的渊源所在,至少也是同一类型的思想产物。

   儒家对太极、太极图的运用,则要看周敦颐太极图说

  朱熹非常推重《太极图说》,他整理注解《太极图说》时,,认为无极而太极无极只是形容太极 ,它之上没有更高的本原。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陆九韶致信朱熹,认为,《太极图说》成作于周氏学术未成之时,或非周氏所作。朱熹覆信否定其说,讥其妄以己意,增饰其所无,破坏其所有;还说子静似亦未免此病陆九渊则不认同《太极图说》中无极的概念,双方往还通信,围绕无极问题展开激烈论争。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四年之后,又爆发了皇极之辨

   至明清时期,黄宗炎、毛奇龄、朱彝尊等详加考辩,认为周敦颐所传太极图出自道教的《上方大洞真玄妙精品》中的太极先天之图或陈抟所传的无极图

     然而,朱熹在《太极通书后序》中说:太极图乃(濂溪)先生之所自作,而非有所受于人者,其根据是周敦颐的朋友潘兴嗣在《濂溪先生墓志铭》中所记:(濂溪)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今人或谓太极图易说即是《太极图说》,但朱子在序中说潘公所谓易通,疑即《通书》,而《易说》独不可见,可知朱子是把太极图、易说、易通理解为三本书。)

   对于黄宗炎、毛奇龄、朱彝尊等认为太极图乃出自道教太极先天之图无极图的考辩,今学者李申在《话说太极图》中也予以否证。根据是王卡在《道藏提要》中指出:道教的《上方大洞真玄妙精品》及《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并非唐代作品,其中提到 真武真君是宋真宗时所立,且其中引用了山谷曰(黄庭坚)。可证道教的太极先天之图反而是出自周敦颐所传太极图之后。至于黄宗炎在考辩中提到的无极图出于河上公、后来陈抟将之刻于华山石壁,李申也指出此说在黄宗炎之前没人说过,近于神话,并不可信 

   但不管如何,在宋儒手上,太极含义已有很大变化:

  (一)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

   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周敦颐以后,对太极的解释分为三大派。

   a、以邵雍为代表,以数说大极。指出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以一分而为奇偶解释太极生两仪。并认为在人则心为大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b、以朱熹为代表,以理说太极。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太极图说解》)太极者,其理也。'(《周易本义·系辞上》)太极乃天地万事万物之理的总和,而在具体的事物中也有太极之理。故曰: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

  c、以张载一物而两体,其大极之谓与?为代表,认为无有阴阳,其合一则变化莫测,其对立则相互推移,以此说明太极乃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明末王夫之阐发张载的学说,坚持以对立统一观说太极。断言太极和两仪是体用关系,非父子关系。并认为太极为阴阳二气合一的实体,此实体自身具有运动的本性和变化规律。且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一切现象都是此阴阳统一体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了以太和之气为世界本原的思想。

(二)正式出现太极图。

   检索现存文献资料,最早的一张太极图在南宋张行成的《翼玄》中。

张行成,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十二世纪,绍兴(113l1137)进士,干道二年(1166)向皇上进呈易学七书,其中《翼玄》即载有此图。

  除了张行成,宋代至少还有两个人作过这类图。一个是早于张行成的郑东卿(少枚),一个是晚于张行成的罗愿(端良)

  郑东卿传古先天图:他作有《先天图注》,自序说:东卿自学《易》以来,读易家文字百有余家,所可取者,古先天图、扬雄《太玄经》、关子明《洞极经》、魏伯阳《参同契》、邵尧夫《皇极经世书》而已……四家之学,皆兆于先天图。先天图,其《易》之源乎?复无文字解注,而世亦以为无用之物也。今予作方圆相生图,为先天图注脚,比之四家者为最简易。

   这里提到的古先天图至少早于扬雄,并不是他自作,他只是作了一幅方圆相生图为它作注脚。

   明代人们开始大量关注这类图。明初,赵撝谦在《六书本义》中载有阴阳鱼图,这张图过去曾被学者认为是第一张太极图。不过当时仍未称太极图,而是称天地自然河图”(胡渭引用时称天地自然之图”)。赵撝谦解释:伏羲时,荥阳一带的黄河中有龙马背负这张图浮出水面,所以被称为河图,《周易》说河出图,《尚书》说河图在东序,就是指这张图,而不是指九数图或十数图。

   赵撝谦图与张行成图有一些不同:(1)赵图外圈为先天八卦,张图为先天六十四卦。(2)赵图鱼头棱角分明,鱼眼为偏长的泪痕状;张图鱼头线条柔和,鱼眼为圆形。

   到了明末,赵仲全作《道学正宗》,书中载有古太极图,这是现存文献中第一次将这张图称为古太极图的。与赵撝谦图比较,在阴阳鱼上加了四条线,划分为八个区域。这就将卦爻阴阳位数与阴阳鱼图黑白变化度数更严格地对应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世干变万化的太极图(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太极图最为流行),都是不对的,都不符合与卦爻位数严格对应的本义。

   其后在对这张图的称谓上基本统一,此图最终确名为太极图,一直延用至今。

   明代还有一位著名易学家来知德(15251604),他自己创造过一幅类似的太极图,载《易经来注图解》。此图命名为圆图太极图,其含义为阴阳互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三)最重要的,太极已被儒道佛三教共同朝身心性命方向去解释,由宇宙论转向心性论或性命论。影响明清,直到现在。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现为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

                            -长按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