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在这个特殊时刻,想要身体安康,就要在生活的各方面有所注意。 立秋,吃三食 一吃:茄子 很多地方有立秋吃茄子的民俗,据说这个习惯从明朝就开始了。 立秋时节,吃些茄子,确实有好处。经科学试验,茄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 每公斤茄子含维生素P达7200毫克, 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降低胆固醇,还可以保持血管韧性。多吃茄子,对老年人的血管硬化有抑制作用。 二吃:百合 立秋前后暑热未除,秋燥袭来,燥热伤阴,且燥气通于肺。 因此,立秋宜多吃清热滋阴、润肺生津的食物,百合正是比较适宜的食物。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清热滋阴等功效。立秋适量食用,能养阴生津、润肺养肺。 三吃:萝卜 立秋之后,雨水减少,气候开始变得干燥,燥气易伤肠津而易导致便秘。 因此,从立秋开始每天要多喝水,同时多吃萝卜等能润肠通便的蔬果。 此外,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作用,也是很适宜平时多食用的。 立秋,喝三水 一喝:蜂蜜水 蜂蜜自古就是清润的佳品。研究还发现,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可帮助人体预防和缓解感冒及其他病毒性疾病。 立秋前后,适量喝蜂蜜水,能滋阴润燥,还能预防感冒。 二喝:秀芝粉泡水 灵芝一直是益寿延年的好东西,而秀芝又是灵芝中效用较好的一个品种,将秀芝破壁后,得到的秀芝粉更易被人体吸收,经常用其泡水喝,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每到换季,血管病就高发,秀芝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脂嘌呤,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栓的形成。对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冠心病有良好的疗效。 经常饮用,还可调节免疫细胞,激活循环抗体,整体提高免疫系统能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并能增强机体抗衰老能力。 三喝:黄谷丁根茶水 秋季最要命的就是秋燥问题,很多人不知不觉就出现了上火的表现,嗓子疼、眼睛疼、嘴角起皮起泡,这些都是秋燥在搞鬼。 将黄谷丁根切段后,泡水代茶饮,可以很好地降秋燥、去秋火,同时也有很好地养肝护肝作用。 黄谷丁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全株可入药,尤其是根茎,药用价值很高,可以清热解毒、去火消炎、抗菌利尿、解郁散结,平时肝火旺盛、目赤肿痛、咽喉不适,都可以得到很好地缓解。 立秋,忌三事 一忌:冷水游泳 一些地区在立秋后的天气明显有别于夏季,早晚偏凉,泳池的水会比原来凉,如果体温无法适应,就容易抽筋和感冒。 一些有较重疾病患者,如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先天性心脏病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人、癫痫病人等,在立秋后也尽量不要游泳了,尤其不要在冷水游泳,以免凉水刺激导致身体不适或症状加重。 二忌:暴饮暴食 秋季天气慢慢凉爽了,人的食欲也会慢慢变好,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节制进食,每餐吃很多,就容易导致摄入热量过剩,这些多余的热量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就更容易使人发胖。 秋天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天气变化,生理代谢功能也会发生变化,饮食要特别注意,生冷食物是不能吃的,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腹泻等肠胃问题。 三忌:过度进补 很多人喜欢在秋季进补,其实秋季是不适宜进补的,因为在秋季,秋燥是比较大的,如果再大量进补,人难免要上火生病,反而不利。 比如很多人到了秋季更热衷于吃火锅,虽然说热辣辣的火锅吃起来更能满足味蕾,但却也是最容易导致体内热火聚集,出现便秘,脸上痘痘滋生的祸首。 立秋,按三穴 ![]() 一按:气海穴 守护阳气按气海穴,补气血气海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方法】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即可。 ![]() 二按:涌泉穴 按按涌泉穴,振奋阳气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要穴。 【位置】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明显凹陷的位置。 【方法】用手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 三按:神阙穴 按按神阙穴,生命之根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是人体珍奇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位置】肚脐正中。 【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