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拳 | 伏羲八卦拳

 格格的阿玛 2019-08-08

伏羲八卦拳系陈州(现为淮阳县)刘怀创编,并世代相传,是我国别具特色的稀有拳种。

刘怀,字道元,号南木老人,是河南省淮阳县郸城集(现属郸城县)西北五里刘老家村人。生于清乾隆年间,家中颇有资产。父亲多次应考落第,后觉仕途无望便在家中开办私整。他亦颇通拳脚。

刘怀聪慧至孝,膂力过人,四乡极有名气。幼年随父习文练武,进步很快。后见世上诸多不平,且其家常受豪强欺辱,故立志从武。他生性豪爽,广交武友,并闯游江湖追访名师,东到冠县,西到少林,南到武当,北到沧州。六载得诸家之长。后在陈州太昊伏羲陵庙院内遇一姓封的老者,拳脚非常奇特,功夫十分了得。刘怀当即叩首拜之为师,又学艺五年,武功精进,达炉火纯青之地步。老者匆匆告别,不知去向。刘怀将老者五年所授之艺,反复琢磨,潜心研练,悟出此拳之理,完全是按照伏羲八卦之哲理确定阴阳虚实、起落进退的。其手法、劲法、内功、套捶也都是从八卦的道理中派生出来的。加之老者姓封,与伏羲氏“风”姓同音,所以刘怀遂将此拳定名为“伏羲八卦拳”。后人便把刘怀尊为该拳的创始人。

刘怀谨遵“传人接代再三慎重”的师训,不轻易收徒传艺。其师去后约三十年之久,他才将拳技教授其子刘先运、其孙刘长发,并收高全义、李久德为徒。但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该拳流传面较小,主要在河南淮阳、太康、柘城、郸城、鹿邑一带流传,河北、安徽省某些地区也有人演练此拳。目前该拳的代表人物是潘好学及其子潘玉太、潘玉山。通过挖据、整理,已查明现存之技,仅1358捶。

伏羲八卦拳是我国稀有拳种之一,它是按照伏羲八卦的原理辩证地确定阴阳虚实、起落进退的。它的手法、劲法、套捶也都是从八卦的原理中派生出来的,所以不管是在平常练拳或在实用中,都极其讲究阴、阳、虚、实。它有快有慢,有张有弛;它慢似抽丝,快如腾龙,收放多变,动静相间,侧冲拳象老妪穿针,上冲拳似陨王举鼎,转身如白猴偷果,震足似初森雷鸣。正如拳谱中所说:“手如飞电,身似恍金,快如流星赶月,慢似老僧敲钟。混元手打人猛一声,身子一动真魂惊;两仪手快如风,上步前打即见功;无极手好似一条龙,伸缩起纵影无踪;太极手打人硬又硬,身子挨着命归阴”。拳谱上又载:“混元手如风钻,两仪手如利剑,无极手如刀砍,太极手如电闪。”总之,它阴阳迅变,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古朴充实,似抽而巧,变化莫测。

伏羲八卦拳的用法讲究八个字,即:崩、扒、劈、掤、楼、挂、领、合。

所谓“前”就是当对方如用右拳向我头部进攻时,我即象山崩地裂一样以臂(小臂)将对方进攻之拳臂磕去,迅速反攻取胜。反之亦然。

所谓“扒”就是如对方用右拳向我下部进攻时,我即用手将对方之拳扒开,而迅速反击取胜。

所谓“掤”就是如对方用拳向我头部进攻时,我即用臂(小臂)猛力向上梁住,而后伺机快速反击取胜。反之亦然。

所谓“搂”就是如对方用拳进攻我右肋下部时,我即用手将对方之拳臂搂住后撤,以分其冲击的力量。使对方失去重心,或待机反击。反之亦然。

所谓“劈”就是如对方用拳向我头部进攻时,我即用高捶接对方后腕,用力迅速向后方滑动,以分其力。

所谓“挂”就是对方用右拳向我胸部进攻时,我即用右手勾手挂勾对方腕部,向外勾出,伺机迅速反攻取胜。

所谓“领”就是用掌,用法同劳。所谓“合”就是用勾拳,用法同挂。

结合八字诀的使用,伏羲八卦拳另有两说。即“高抓低搂,不高不低使斩手,高捌低扒,不高不低使身法(所谓身法即是躲闪之意,使对方打空)。”如对方用腿,则“逢踢而提(拾腿之意),逢跺而躲,逢扫而跳”。

伏羲八卦拳在练法上讲究神、意、气、力结合。所谓“神意气力,合面为一”,神足则意坚,意坚则气鼓,气鼓则力大。在初练伏羲八卦拳时,应练-套“慢架子”(称72个劲或称72老劲、72功夫架)。练好“慢架子”是培养神、意、气、力的重要手段,可内外兼修。打好“慢架子”的基础对以后提高、深造将得益匪浅。

相关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