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9阴阳应象大论篇(第19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8-08

029阴阳应象大论篇

第19-21节

【19】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20】善/诊者,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21】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注释】

 1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取阴经之穴,以治阳经之病;取阳经之穴以治阴经之病。

 2以我知彼:用正常人与病人比较,来推测病变情况。我,指正常人。彼,指病人。

【注释】

 1,视喘息:喘息:指呼吸的气息和动态。

 2观权衡规矩:权衡规矩指四时不同脉象,即春弦中规,夏洪中矩,秋毛中衡,冬沉中权。

 3按尺寸:尺:尺肤。寸:寸口。

【注释】

1,故因其轻而扬之:轻:病邪轻浅,病在表。扬:用轻宣疏散方法驱邪外泄。

 2,因其重而减之:重:病邪重深,病在里。减之:以攻泻方法祛除病邪。

 3,因其衰而彰之:衰:正气衰弱。彰之:给予补益之剂。

 4,因而越之:越之:使用涌吐方法。

5引而竭之:使用通便方法。

6,中满:胸腹胀满。

 7,渍形以为汗:即“凊以为汗”,用辛凉解肌之法。

 8,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病情发越太过,可用抑收法。

9,以别柔刚:柔刚:柔剂、刚剂。即药性平和或骏猛的药剂。

【译文】所以善于运用针刺的人,有时要从阴引阳,有时要从阳引阴。取右边穴以治左边的病,取左边穴以治右边的病。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从在表的症状去了解在里的病变,这是为了观察病人的太过和不及的原因。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就能够诊断疾病,用来指导治疗实践就不会有危险了。

【译文】善于治病的医生,看病人的面色,按病人脉象,首先要辨别疾病属阴还是属阳。审察浮络的五色清浊,从而知道何经发病;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听病人发出的声音,从而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看四时不同的脉象,从而知道疾病在哪一脏腑;切按尺肤和寸口,了解脉象浮沉滑涩,从而知道疾病所在部位。这样,在治疗上,就可以没有过失;在诊断上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译文】所以说:病刚发生时,用针刺就可治愈;若邪气盛时,必须等到邪气稍退时再去治疗。所以治病要根据病情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它轻的时候,要加以宣泄;在它重的时候,要加以攻泻;在病邪衰退正气也虚的时候,要以补益正气为主。病人形体羸弱的,应用气厚之品补之;精不足的,应用味厚之品补之。如病在膈上,可用吐法;病在下焦,可用通便之法;胸腹胀满的,可用攻泻之法;如感受风邪的,可用辛凉发汗法;如邪在皮毛的,可用辛温发汗法;病情发越太过的,可用抑收法;病实证,可用散法和泻法。观察疾病属阴属阳,来决定应当用柔剂还是用刚剂。病在阳的,也可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治其阳。辨明气分和血分,使它互不紊乱,血实的就用泻血法,气虚的就用升补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