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至凉露生,寒蝉鸣养气阴

 369蓝田书院 2019-08-08

立秋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35°,北斗指向西南,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感凉风,

清晨白露生,

寒蝉树梢鸣,

益气养阴精。

是立秋节气之后,天人相应养生的基本准则。手诊手掌会发现手掌干燥,有的人掌心自感特别烦热或手足已经觉得较凉,青筋出现的几率与程度更加明显,在立秋期间手诊时间,要常在平旦观察,动态掌握饮食起居,合理应用手道养生膳进行秋季初始保养,深刻体验并实践“秋冬养阴”的养生基本法则。

立秋景象

立秋,是二十四节中的第13个节气,时值阳历8月7日前后。“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

禾谷成熟时天气渐凉,中国民间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此时暑天的闷热天气已经没有了,人身上也不再有黏热的感觉。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因此立秋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人应立秋

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细小支气管的阻力增加,黏膜纤毛运动减少,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情绪低落 秋应于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产生悲秋的情绪。

早晚温差渐大预防感冒。立秋过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再加上时而来袭的台风影响,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因此,人们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更要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有些人习惯于在家赤膊睡觉,再加上空调温度设定太低,夜晚睡眠时寒气侵体,体质下降,诱发感冒、肩颈疼痛等疾病。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立秋后突发降雨天气较多,淋雨后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或备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立秋养生

避免伤肺气 这里所说的是秋天的养生之道,亦即秋天的养阴之道。意思是说,农历秋季七、八、九月,阴气已升。万物果实已成,自然界一派容态平定的气象。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人们要早睡,并要鸡鸣即起,使志意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的刑罚。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了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减少性生活 。为适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秋天的性生活亦应当有所减少。不过由于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所以在秋天人们性生活比夏天要多,这是不符合养生原则的,因为此节气人体阴盛阳衰,过度的性生活对身体害处很大。据现代研究认为,性生活过度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防御功能减退,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致使代谢功能反常,引起各种疾病,肿瘤发病率增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节制房劳,这是由于中老年人的肾精已经亏少,再“纵欲贪欢”,肾精耗竭,会促其衰亡。因此,中医养生学主张节欲保精,保得一分精液,多延一分寿命。


立秋过后,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所以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立秋养生要适当多润肺,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相反,可多吃点果仁类的食物。起居还宜早起早卧,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深呼吸,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注意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劳作,可适度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另外,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比如: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像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问题等。当出现此类现象时,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立秋饮食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人们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适当多吃酸味食物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宣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适当多吃生津润燥食物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阳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也有养生家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枸杞子、百合、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手道养生膳

1、杏剑猪肺汤

南杏仁12克,剑花干品30克(鲜剑花250克),清手膳1包,润手茶1包,蜜枣2颗,鲜猪肺500克,煲汤,既能消暑清热,又能润肺治咳。

2、沙参玉竹蚬鸭汤

北沙参30克,玉竹30克,蚬鸭1只,清手膳1包,执手膳1包,煲汤食用,能养胃生津,补中益气,和胃消食。


3、木瓜花生排骨汤

鲜木瓜1个(约500克),排骨250克,清手膳1包,润手茶1包,花生仁100克,姜1片,煲汤,能清暑解热,滋润皮肤,润肠通便。

4、银耳蜜柑汤

银耳20克,鲜蜜柑200克,清手膳1包,润手茶1包,冰糖100克,煲汤,能养阴润肺,滋润肌肤。

5、无花果白菜干猪汤

无花果干品4颗,清手膳1包,润手茶1包,白菜干100克,鲜猪肉200克,煲汤,能养阴清肺,润燥化痰。

6、白莲百合糖水

鲜百合60克(干品30克),干湘白莲肉30克,清手膳1包,润手茶1包,白砂糖30克,煲汤,能清心润肺,滋养肌肤

7、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爽手膳1包,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8、黄精煨肘

配方:黄精9克,党参9克,执手膳1包,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尤为适宜。

9、五彩蜜珠果

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润手茶1包,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与润手茶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去除润手茶,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10、粟米山药大枣粥

配料:粟米30克,淮山药15克,大枣5枚,爽手膳1包。

做法:上述四品煮粥食用。

主治:脾胃虚弱之泻泄。

11、百合银耳莲子粥

配料: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执手膳1包、糯米8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银耳、莲子、糯米洗净煮粥,熟时加入冰糖食用。

功效:其中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润肺生津、养胃提神,莲子健脾止泻、清心安神,粳米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12、枣米药糖粥

配料:红枣10枚,薏米20克,山药30克,干姜3片,红糖15克,爽手膳1包,糯米30克。

做法:按常法共煮作粥服食。

主治:慢性腹泻。

立秋起居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之初,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异常,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 秋季早睡,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凌晨5点起床,选择清幽之处,或河畔江边,或林荫大道,进行锻炼,很有益身体健康。

立秋是秋天的开端,天气逐渐由夏入秋。但虽然立秋将至,此后气温还可能回升,甚至「秋老虎」也会虎视眈眈。因此立秋养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饮食上及时调理膳食,宜祛暑滋阴,同时合理应对早晚温差,还要预防高温伤害,并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


当心「秋老虎」依旧伤人。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也会逐渐减少。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而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特别是立秋过后,还可能再处于炎热之中,而这种炎热气候有时候也可能要延续到九月,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因此,立秋后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为预防秋燥,人们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外出时,记得随身备好藿香正气、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时做好防晒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