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生:化疗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缺乏,用升白针和输血小板比较多,贫血较少,一般如果有,也都是输血为主。 @dxy_iqk:我们血液科化疗后贫血很少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若低于 60 会输血,让骨髓自己恢复涨起来。因为强化疗杀伤肿瘤细胞也会杀伤正常细胞(如造血细胞等),骨髓抑制明显,用 EPO 作用也不大,等骨髓恢复一般会自己涨起来。 @小马无花果:有化疗相关性贫血指南,指南上推荐用的,印象中是每周一次。 那么对于化疗后贫血应该怎么治疗呢?其他原因的癌性贫血呢? 首先了解一下贫血的治疗方法与各自优缺点。 关于 3 种疗法的 11 个问题。 1. 什么时候应该考虑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在纠正缺铁和其他潜在病因后,可以考虑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 [I,A]。 对于接受化疗(I,A)或同步放化疗(II,B)的患者且出现 Hb 水平 < 10 g / dL 的症状性贫血患者, 以及接受化疗并且 Hb 水平 < 8 g / dL 的无症状性贫血患者,推荐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不建议进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I,A]。 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的目标是稳定在 12 g/dL [I,A]。 每个药物的剂量应遵循各个产品的批准的剂量,目前推荐依泊汀(epoetin) α、β、ζ 的剂量约为 450 IU/周/kg; 达贝泊汀 (darbepoetin) α 推荐 6.75 mg/kg 每 3 周一次或 2.25 mg/kg 每周一次; 依泊汀θ 20000 IU 每周一次 [I,A]。 除接受依泊汀 θ(以低起始剂量给药)的患者外,如果患者在 4~8 周内没有治疗反应,红细胞生成素剂量的递增和更换另外一种红细胞生成素是不推荐的。 如果患者在此时没有证据显示初始血红蛋白升高就应该停止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如果 Hb 没有增加至少 1 g/dL,则 4 周后依泊汀 θ 剂量可以加倍,除非检测到功能性缺铁 [I,A]。 1. 哪些患者应该接受铁剂治疗? 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发生贫血(Hb ≦ 11 g/dL 或 Hb 从正常水平降低 ≧2 g/dL)和绝对铁缺乏(血清铁蛋白 < 100ng/mL)应接受静脉注射铁剂治疗纠正缺铁的情况。 在功能性缺铁的情况下(转铁蛋白饱和度 < 20%,血清铁蛋白 > 100 ng/mL),如果考虑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则在开始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和/或治疗期间应用铁剂进行治疗。 在有功能性铁缺乏(转铁蛋白饱和度<20%,血清铁蛋白>100 ng/mL)的个体患者可考虑仅使用铁剂,而不使用额外抗贫血治疗 [III,C]。 铁剂治疗应限于正在进行化疗的患者。在接受有心脏毒性化疗的患者中,静脉注射铁剂应该在化疗之前或之后给予(不是同一天)或在治疗周期结束时 [III,C]。 如果患者确认有功能性缺铁,可以单次给予 1000 mg 铁剂,或者根据补铁公式多次给予铁剂。 确诊有绝对性缺铁的患者应根据目前产品的推荐剂量接受静脉铁剂量,直至缺铁得以纠正 [I,A]。 哪些患者应该考虑进行红细胞输注? 血红蛋白 < 7~8 g/dL 和/或严重贫血相关症状(即使血红蛋白水平较高)且需要立即改善贫血和纠正贫血症状的患者进行红细胞输血是合理的 [II,B]。 对于癌性贫血,你有哪些治疗经验呢?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张孟伟 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