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的应用非常广泛,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都将思维训练引入了中小学课堂,成为师生教学时必须要上的课程。 或许你会认为孩子还小,训练思维不用着急。但其实思维训练同样是越早越好,其目的是引导孩子形成连续性思考方式,尽早摆脱“突发奇想”的情绪化思考,更理性和缜密。对于孩子来说,最方便培养。 最直接和低成本的思维训练就是阅读。 在引导孩子读书时,不仅要保证每天至少20分钟的阅读时间,还要“推”孩子一把,引导多阅读难一点的题材,比如传记。因为光有阅读量还不够,还要从阅读中培养思辨力,孩子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而传记,就是培养孩子思辨力的最好选择。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传记? 深度阅读传记,可以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维度去看看待同一个人、分析同一件事,培养孩子的信息筛选能力、多角度思考能力,建立孩子思辨力。 现在的网络生活中,或许孩子很容易就能在网络中找到答案。但如果只会被动接受表面的信息,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就无法理解人物背后的精神动力,更难将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知识。这也就是我们鼓励大家,让孩子系统阅读名人传记的原因。 读传记的三重境界 01 高度概括,把书读薄 读传记的第一重境界,是孩子对人物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知晓他们身上最突出的特点。 但不少传记都横跨人物的一生,情节、线索非常多,此时,概括能力的训练就尤为重要——引导孩子排除冗杂信息、聚焦大事件,才能进一步把书中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停留在“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层面。 02 批判思考,客观评价 梳理完人物的大事件后,就要开始对人物进行批判性的评价。 这就要说到孩子们最容易在读传记时犯下的错误——因为崇拜主角,很容易给人物戴上“主角光环”,不能客观中立地评价。 因此,要升级到读传记的第二重境界,就得学会多角度、批判性地看待人物。如何用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地评价人物?不妨使用欧美中小学很流行的思维方法——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 六顶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着六种思考角度,只要孩子换上不同的帽子,就要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思考自己学到的知识或认识的人物等。 白色思考帽:代表中立客观的事实与数字。红色思考帽:代表直觉、情感和印象。黄色思考帽:代表利益所在和可取之处。 黑色思考帽:代表风险、困难和潜在问题等负面因素。 绿色思考帽:代表探索、提案、建议、新观念。蓝色思考帽:代表程序及步骤、了解需求、总结与决策。 03 寻找“秘方”,为我所用 回想阅读传记的初衷,不是让孩子知道这些人物的成就有多辉煌,而是从中学习成功的“秘方”,让每本传记真正对孩子的成长发挥作用,这就是第三重境界。 具体怎么找到这个“秘方”呢?不如借用思维导图来做传记梳理: 选取人物在面对困难时能持之以恒、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特质,开展系统的主题阅读,并做成形式不同、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 善用思维导图的孩子,学习效率更高 善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将来自不同书的知识点关联起来,重新整合为更系统的知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那么,思维导图对于孩子们而言,到底会有哪些作用呢?我简单总结了以下几点: 1、可以成倍的提高孩子的学习速读,更快更牢的领会新知识和复习整合旧知识。 2、孩子们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和背诵课文、理清解题思路、整理各科目笔记、列出演讲或写作提纲等等。 3、通过训练,激发联想与创意,会更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现象等融会贯通、形成体系。 4、通过训练,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更强大,其形象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均明显提高。 此外,其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孩子学全脑的家长都懂得左右脑协调发展的好处,思维导图恰恰就是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图像处理的完美产物,所以它会有强大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