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飞雨 2019-07-19 14:31:32 定窑初创于唐高祖至唐代宗(618—779年),北宋至金衰宗(960—1234年)为“定窑独特风格”形成时期。北宋初期为正烧法,北宋中后期为支圈烧法和覆烧法。 该黑釉定窑瓷器为茶盏与盏托一套(图1),盏托呈莲花状,外呈8瓣,内呈11瓣,外沿口直径约14厘米,底部口沿直径约8厘米,高约6厘米(图2);茶盏口沿直径约12.4厘米,底部直径约3.2厘米,高约4.3厘米(图3)。釉色漆黑、莹润、亮泽,口沿有釉无芒口,足无釉露胎,应是正烧工艺烧制,口沿与菱线处有自然流釉而形成的黄白色(图1至图9),盏托底部有旋刷痕(图5、图7);用显微镜观察釉下,可见釉下有大量的土蚀的坑点(图10),气泡不明显,有破泡(图11、12),但釉下可见许多金色的金点(图13、14、15),这在许多宋代的黑色、酱色釉瓷器的釉下都能见到此类金点。 图1 盏托的正面尺寸(图2) 茶盏的正面尺寸(图3) 盏托的正面(图4) 盏托的反面(图5) 盏托的口沿(图6) 盏托底部的旋刷痕(图7) 茶盏的正面(图8) 茶盏的反面(图9)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釉下的土蚀坑点(图10) ![]()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釉面的破泡(图11) ![]()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釉面的破泡(图12) ![]()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釉下的金点(图13) ![]()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釉下的金点和土蚀坑点(图14) ![]()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釉下的金点和土蚀坑点(图15) 欢迎各位爱好者评论、交流、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