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到老年,病自来,中老年人群是各种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的各种机能也会退化。中老年较为高发骨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这类骨病。 腰椎间盘突出一病属中医学'腰痛'、'腰腿痛'范畴,当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后,腰肌都有不同程度的痉挛,因为髓核突出后,推挤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使其压迫脊神经根,改变了后纵韧带的张力,继之引起炎症反应。通过脊神经后支和脑膜返支传人中枢。腰肌为了保护敏感的棘间韧带、减轻疼痛而发生保护性痉挛。 其次,由于突出物的压迫,引起神经根刺激症状,使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腰肌)产生痉挛,往往以患侧为主,触摸时腰部患侧脊柱旁肌肉僵硬也腰肌痉挛若是单侧的,则对侧腰肌相对松弛,故发生侧弯。若双侧腰肌痉挛,则可使腰部的生理性前凸加深或变直,或向后弓腰所引起腰肌痉挛不但可改变腰部的生理弯曲,还可造成侧弯。与此同时,腰肌痉挛也起着维持受伤后脊柱的椎体之间新的平衡状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变化都是保护性的,有利也有弊。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椎弯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绝大部分有腰背痛。腰背痛可以在腿痛之前、同时或之后出现。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痛,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临床所见腰背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腰背部广泛的钝痛,起病缓慢,活动或较长时间单一姿势后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可减轻,此类患者纤维环多尚完整。另一类腰背痛发病急骤、严重,腰背部肌肉痉挛,腰部各种活动均受限制,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约3-4周始能缓解,此类患者多为突然发生纤维环全部或大部破裂及髓核突出。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疼痛多呈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有的患者为了减轻疼痛,松驰坐骨神经,行走时取前倾位,卧床时取弯腰侧卧屈髋屈膝位。坐骨神经痛可在某种姿势下,因活动或腹压增加而加重或出现触电般的放射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大腿前内侧或腹股沟部疼痛,或双侧坐骨神经痛,伴会阴部麻木,排尿、排便障碍。女性患者可有尿失禁表现,男性患者出现阳痿。 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的生姜妙方 1、生姜高粱酒:将500克老姜剁成姜末,用白酒浸泡半个月左右。再取两条毛巾浸在姜酒中一昼夜,第二天把毛巾拧干绑敷在患处并轮流调换。 2、生姜白胡椒:这个方子在三伏天使用效果最好,取生姜巴掌大一块,加白胡椒12粒捣成泥,用纱布包好在头伏、中伏、末伏各外敷7天连续休息三天,保持每天外敷的时间不要少于1小时,如果皮肤出现了小红疙瘩用温醋擦一擦即可。 3、姜芋糊:取等量生姜、芋头,芋头削皮捣成泥一同拌匀,再加入适量的面粉搅成糊状,涂在布上敷于患处,一天更换2次。这个偏方据反馈效果很好,建议在当天用当天配,冬天加温后再敷效果更好。 4、生姜浓盐水:对于寒冷天气导致的腰痛、膝关节痛,可切一厘米厚的生姜放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这是因为腰椎等骨关节疾病是和肾精损耗有关,所以咸味入肾能热助阳气,辛散气结,对于寒瘀凝滞的疼痛很有效。 5、生姜面粉白酒:取30g生姜充分捣烂,然后加入等量的面粉、用适量的白酒调匀敷在患处,连用数日后可起到活血散寒,舒筋通络的作用。 6、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个适合气血凝滞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取当归、生姜各30克切大片,放入羊肉500克煮熟晾凉并切块,将羊肉、当归、生姜、红枣10个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共煎,沸后撇沫,用小火慢炖至羊肉熟烂,间隔一日饮汤吃肉。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上述方法,腰椎疼痛的症状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暂时缓解不能彻底康复,根除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中使用最多且效果显著的中医疗法是膏贴外敷。 中草药的药物成分很复杂,经过熬制后,药性得以加强,可以直透皮下,对软组织的损伤进行修复,消除无菌性炎症,松解软组织粘连,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恢复组织功能。 当然膏贴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国家和政府认可的才最有保障。目前传统中医中最高的荣誉是被政府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起源于清朝的——泰致消消痛贴,在2015年就获得了这一殊荣,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等骨病的根治率在95%以上。 前些年常常出现很多人驱车数百里,只为求一贴的盛况。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足不出户就可以购到,很方便。但是国外是比较难以邮寄的。 |
|
来自: 自强不息在等你 > 《颈·、肩、腰、脊·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