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整体种植面积下降,不同水稻类型将加速分化 1、水稻整体播种面积将下降 2017年,我国稻谷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分别为 4.53亿亩、3.6亿亩,合计为 8.13亿亩,2018 年留给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的面积调减空间合计为1300万亩左右。2016年10月,我国首次全面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2017 年小麦种植面积调减大约300万亩。如果 2018 年小麦调减面积仍为300万亩左右,预计稻谷的调减面积将会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2006-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元/50公斤)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水稻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1993-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不同水稻类型种植面积分化加速 近年来,我国稻谷的托市收购量维持在3000万吨以上。按不同水稻类型来看,早籼稻托市收购量呈现下降趋势,2016 年为257万吨,占比为 7.8%;中晚籼稻的收购量保持在 1000 万吨左右;粳稻托市收购量逐年增多,2016 年为 2014 万吨,占比已超过60%。结合数据测算,我国目前的稻谷存量库存中,粳稻占比约为 50%左右,去库存压力较大。 2014-2016年我国不同水稻类型托市收购量(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今年东北地区将重点压减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长江流域重点压减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受三类水稻最低收购价进一步下调影响,认为不同水稻类型的种植面积将加速分化,其中早籼稻和粳稻的种植面积及占比将下降,中晚籼稻的种植面积及占比将有所提升。根据测算,2018年早籼稻和粳稻的种植面积将分别调减800万亩、500万亩,中晚籼稻种植面积将增加300万亩左右。 2004年以来我国三种水稻类型种植面积占比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早籼稻种植面积将持续性下降。最低价收购政策对早稻种植面积的影响历来十分明显,2004 年以来,由于这一政策的托底作用,早籼稻种植面积占比下滑趋势几乎停滞。 2015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未作调整,由于种植成本较上年略升,每亩净利润由57.7元下降至50元左右,种植面积调减121万亩。2016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下调2分/斤,每亩净利润下滑至1.9元,种植面积调减143万亩。2017年,该稻种的最低收购价继续下调3分/斤,种植面积调减235万亩。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将下调 0.1元/斤,农户种植早籼稻将严重亏损,预计种植面积调减800万亩左右。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该稻种已经重启种植面积持续性下降趋势。 2004-2016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和每亩净利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粳稻种植面积整体下降,优质粳稻占比或上升。在三类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中,粳稻的成本加成率明显高于早籼稻和中晚籼稻,导致粳稻种植面积上升速度较快。自2004年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粳稻种植面积的年平均同比增速高于整体稻谷约3个百分点。 2002-2016年稻谷整体和粳稻种植面积年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粳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过快上升导致供需失衡和库存压力加重,测算目前粳稻存量库存约占全部稻谷库存的 50%左右,粳稻去库存是今年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2018 年粳稻最低收购价下调幅度较大,相比2017年的 1.5 元/斤下调0.2元。 在比较收益的驱动下,认为粳稻种植面积调整面临以下三大趋势:首先,由于粳稻种植收益远高于籼稻,预计“粳改籼”的比例极小。其次,粳稻种植收益下降将使得部分种植面积让渡给蔬菜等相对收益更高的农作物,导致粳稻整体种植面积调减。预计2018年粳稻种植面积调减约 500 万亩。最后,由于优质粳稻米的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粳稻米,最低收购价下调将进一步提升优质粳稻品种的比较收益,进而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质粳稻的种植面积占比将上升。 2004-2016年几种主要农作物每亩净利润(元/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同品质粳米批发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2018年水稻总面积调减1000万亩的假设下,认为中晚籼稻种植占比提升将冲销水稻总体种植面积下降的负面影响。如果保持早籼稻和粳稻分别调减 800万亩、500万亩的假设不变,这一稻种的种植面积将增加 300万亩左右。 单季稻和双季稻每亩净利润(元/ 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水稻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