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君出塞是伟大还是悲哀,王安石此诗道出真相,读后让人潸然泪下

 文化点心铺 2019-08-11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昭君也因此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芳名永驻。然而对于昭君出塞的意义以及王昭君本人的命运,后世的看法却迥然不同。

有些人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认为昭君出塞意义非凡。它使西汉与匈奴和睦相处,促进了名族融合与经济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的融合。但同时,也有一些人十分同情昭君,认为昭君出塞是以葬送无辜女子的幸福和青春来换取暂时的和平,这对王昭君而言是不公平的。

那么昭君出塞究竟是伟大还是悲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诗人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诗人王安石也曾就此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在其咏史代表作《明妃曲》中就道出了昭君出塞的真相,读后令人潸然泪下。全诗如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关于这首诗,有后世评论家认为,它是在描写昭君之美也有人认为它是借昭君之口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于昭君出塞的意义,王安石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诗作前四句是在描写昭君之美。历代诗文描写昭君,要么从昭君入汉宫时,要从昭君出汉宫时。而从“出汉宫”时写起,更能突出“昭君和番”这个主题。而日的绝代佳人离乡去国,描写她的容貌愈美,愈能引起人们的同情。

在这四句中,王安石一方面通过昭君的“泪湿春风”,“徘徊顾影”的神态描写从正面刻画她的美;一方面又从君王“不自持”的角度侧面烘托昭君的美。紧接着,中间“归来从四句,诗人又从汉元帝的心理变化及行为来进一步烘托昭君的美。

汉元帝因为错失了这样一位美人儿,将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了毛延寿身上。然而在王安石看来,昭君的“意态”是画不成的。因为此时昭君心中充满对故国的眷恋,柔情无限,其美丽风姿是任何技艺高超的画师都无法描绘出来的,毛延寿实在是冤枉

从中间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王安石笔下,昭君是一位悲剧性的历史人物。她的人生充满了诗意。而且,造成昭君失意人生的罪魁祸首,不是画师毛延寿,而是汉元帝。昭君进宫那么多年,都没有被汉元帝看重。直到昭君主动和亲远嫁塞外,汉元帝才发现昭君的美丽,这不是太令人惋惜了吗?

诗作前前八句是写昭君出塞时的凄凉和不舍,后六句则是站在昭君的角度,写其远嫁塞外,远离故土的孤独与失意。昭君出塞数十年,作者没有像史学家那样对昭君出塞的意义作直接点评,而是把数十年的事用“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就概括了。此句意思是说:昭君心里明知再也没有回到汉地的希望,但是,她一直深深地眷恋着故国,一直穿着汉服。

然而,昭君“不改汉服”不是出于对皇帝有什么希冀,更不是要重回汉宫争宠,而是出于对国家和故土的热爱。她虽然一生都很失意,但是对国家和故土的眷恋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减半分,反而终身不变。这样的感情在诗人心中,是伟大而纯洁的,令人敬佩的。而一句“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更是把昭君一心向汉至死不渝的感情写得动人心魄,让人潸然泪下。

最后“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表面上是说陈皇后阿娇的失意,其实也是在说王昭君的失意,更是在说诗人自己的失意。在人生的前半期,王安石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到了后半期虽然受到重用,但是理想依旧没有实现。这个“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留下的是一个更为残破的国家和更为残缺的人生。

纵观整首诗,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更点出了昭君出塞的真相无论何时读之都会令人潸然泪下。“人生失意无南北”,如果往悲观里看,那么这世界上都是失意之人:王昭君是失意之人,王安石自己也是失意之人,哪里分什么时代和地点。即便是那些稍稍得意于一时的,也必将在更大的失意中度过漫长的一生。人生得意有尽,人生失意永恒,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关于昭君出塞的意义,亲爱的读者,您是怎么看待的呢?对于王安石这首诗中的观点,您认同吗?欢迎留言讨论。传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需要你我的参与。看完的读者,记得点赞哦!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