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阆中古城:“天人合一”的风水宝地

 轻风无意 2019-08-12

阆中古城保护完整,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誉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与其它古城相比,阆中以其风水奇特见长,其城市选址、布局均契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自古就有“风水宝地”之美誉。

阆中古城:“天人合一”的风水宝地

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的阆中城(阆音“làng”读“浪”),历来为巴蜀重镇,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沿革至今,其城市格局及自然景观,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风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文献记载,阆中很早便发展成古代巴国的北部都邑。周初,周武王封其宗至于巴。战国中期,巴子国都由江州(重庆)迁往阆中,后来,秦惠文王灭巴子国,置为巴郡,分设阆中等31县,郡治位于阆中。此后两千多年,阆中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统治西南的重镇。清初,清军入川时,阆中先入版图,四川省会亦设于此,达17年之久,至顺治十八年(1661年)才迁往成都。

汉武帝时,此地诞生了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由他编制的历法典籍《太初历》,首次将每年的正月定为岁首,从而确定了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自此才有了沿袭数千年的中国年—春节。

由于阆中向来为川北政治中心,又位居沟通关中与巴蜀以及循水路下达江汉的地理要冲,形势险要,因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拥兵镇守阆中7年,死后葬此,故有恒侯祠(张飞庙)和张飞墓遗存至今。

阆中山川钟灵毓秀,人文化成,科甲鼎盛,擅美全川。隋唐以后开科举取仕,阆中人才炳耀一时。唐宋时期,在阆中这个地方先后出了两对兄弟状元,即唐朝的尹枢、尹极和宋朝的陈尧叟、陈尧咨。在科举取士的1300多年间,这里还出了115位进士、404名举人、317名贡生。

阆中古城:“天人合一”的风水宝地

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古城城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阆中因山得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意思说:“阆”是高门的意思。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阆中”说:“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意思说: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

《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阆中得名时说:“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古称“阆水”。意思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这是说,阆中因水得名。

两种说法看似不一,实际并不矛盾。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

正如古书对其地名之来历所述,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均呈蟠龙蜿蜒之势,活灵活现,腾挪欲飞,的确不同凡响。按风水学的专业眼光,阆中古城的地理器局,天然并且完美地齐备了“龙、穴、砂、水、向”的所谓“地理五诀”,堪称世间难逢难遇的风水宝地。

阆中以风水著称,在历史上曾吸引了众多的风水大师前来精修,其中,尤以唐朝著名的风水学家袁天罡和李淳风最为知名。

唐贞观年间,在长安西南千里之外出现了缭绕不散的王气,据说预示着江山易主。唐太宗急令袁天罡测步王气,由长安探访到四川阆中境内。袁天罡断定阆中将诞生新朝天子,便在形成龙脉意向的蟠龙山龙颈处开山凿石,锯断龙脉,以断“王气”。据说,龙颈锯开后,王气向北流向广元,于是,那里出了女皇武则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之后,袁天罡因阆中绝佳的风水,辞别京都长安,定居到阆中天宫乡。两年后,他的同窗李淳风也追寻“风水宝地”,遁入阆中。

相传,当年袁天罡步王气来到阆中现天宫院所在地时,选中其风水,并埋了一枚铜钱作记。稍后,李淳风到阆中造访袁天罡时,也相中了天宫院所在地的风水,并留下一枚金针作记。后来挖出来后发现,李淳风的金针正好插在袁天罡的铜钱眼中于是。两人,在此造了天宫院,用于开展天文、风水术数等研究。

阆中古城:“天人合一”的风水宝地

唐武德及贞观年间,高祖李渊的公子鲁王李灵夔和腾王李元婴先后被分封阆州,二王“仿长安”,并以袁天罡和李淳风的风水理论为指导,造宫苑,建五城十二楼,誉之“阆苑”。

阆中古城几何中心位于“中天楼”之处,中国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的确定和安排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地图上看,“中天楼”位于城中东西南北主干道的交会处,正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乃阆中城正穴。城内街巷,以此为核心四向展开,分别与“案山”朝对并据为底景,所谓“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以“中天楼”为中心还分布着保宁府署、川北道署、文庙、武庙等衙署机构和宗教文化建筑,符合风水“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之说。

阆中城外,东北山势高峻,主山蟠龙之顶,筑有“观星台”;西南地势低平,立“火神庙”;东南舟楫往来,商贸繁荣,立“财神楼”。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原来,与风水九宫八卦相关。《周易·说卦》指出,东北为艮卦,象征山,为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古代风水家以此为观测天象之最佳方位,故筑此观星台,使阆中天象观测日盛,成为古代著名的民间天文研究中心。正南离卦属火,故近此方位修“火神庙”以祭火;东南“巽”卦,主财,立“财神楼”祈财祈福,这是风水上最常见的做法。

城东南一片繁华,寺庙、祠堂、会馆、镇江楼(正对江南气口南津关之华光楼),一应俱全。风水书《宅谱问答指要》上讲,城市“南门、东门,生方,宜高昂轩朗”,正应此番景象。可见,古代风水讲究的“府州县城,内立衙署、仓库、文昌阁、奎星楼、城隍庙、关帝庙诸祠;外建社稷坛、里记、历坛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旗纛庙于南”,古城阆中的城市布局多因于此。

阆中现有90余条古街巷和上百座古宅院也十分讲究风水,都是背山面水。东西街道多而长,南北街道少而短,既满足了良好的朝向,又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丰富,视野开阔,通风良好。

居住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大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个人命运、家族兴衰与人的住所有关,所以对住所的选择和营造向来十分重视,而风水文化讲究的是居址选择、村落布局、景观布置、宅居营造、门窗开启、床榻安放、家具摆设和环境美化等具体居住行为与个人命运、家族兴衰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居住文化。

从阆中古城建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在居址选择方面讲究“地基方止,间架整齐”、 “星形端肃,气象雄豪,护沙整齐”,在宅居营造方面讲究“墙垣周密,四壁光明,天井明洁”,在门窗开启方面讲究挡煞、避煞、幽曲,在灶位选择方面讲究“向中宫”,在井处方位上信奉“吉方凿井而饮,生聪明俊秀之子”,在环境美化方面讲究“前不植榆,后不种桃”等等,表现的均是传统社会人们运用风水这独特的文化样式以寄托生活理想,寻求精神安慰的人文情怀,体现了民众对安居乐业、发家致富、儿孙满堂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属生活文化的范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