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贤蛟山水画

 泊木沐 2019-08-12

面对张贤蛟的山水画,摊开《张贤蛟写意山水》画册,尤其与张贤蛟本人就山水画创作一席畅谈之后,我对张贤蛟的山水画从看、到想、到思……

贤蛟的水墨山水画本质上仍然是继承着传统水墨画写实的血脉,重在山川物象的“神似”,但更为重要的则是画家始终把绘画艺术作为人的精神载体,所要表现的是人的思想情怀,而不是淡漠地对自然山水的描摹,从而把他自己的内心感受,轻盈地幻化为形象图景,把他的情绪,领悟含蓄地化作绘画语言,把他对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体察与自然美的发现融为一体,这正在于贤蛟遵循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与思想入化自然的一种灵光,由此给作品带来理念上的升华,足以对人产生诱惑,引人入胜,涌动着一股人文情怀。

贤蛟先生学画山水师从新金陵山水派创始人之一的魏紫熙先生。魏老的水山画笔墨清润,丘壑奇伟,富有写生意趣,继师宋人山水于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之大小斧劈,水墨清润,十分用功,深得其三昧,这对贤蛟学画山水如醍醐灌顶,入脑入心入手,魏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师法造化”,“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创作观念至今仍引领着贤蛟的山水画创作,受益终生。在贤蛟的《高原夜色》中,奇峰绝壁,丛林山峦,流水飞瀑,生机盎然,加上江天浩淼,溪山无尽,疏密相间的构图,跌岩有致,青松、长瀑、峰峦,树丛,串联成连绵起伏的整体,一派壮美的高原之秋图景,似一支极有韵律的山川交响曲。《作品集》聚集了张贤蛟近十年来的山水画精品,幅幅气韵生动,件件气象万千,有五代至宋代的遗韵,有新金陵山水画派的流韵,更有恩师魏紫熙的神韵,可谓吞吐古今,融铸百家。

就作品而言,在《港湾帆影》中,贤蛟将耳濡目染的雄奇山水纳入画作中,山峰巍峨,峡谷陡峭,“云中山顶,四面峻厚”(长苇语)显得画格苍浑气势峻拔,高山、飞瀑、流云、远帆,群楼,能称得上一幅全景式的水墨山水,古韵犹存,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给人美的冲击。在另一幅山水画作《烟雨江南》中,画家笔墨圆熟丰厚,技术多样完备,对中国山水画皴、擦、点,染的技巧,贤蛟都作了新的探索和创造。宋代的山水画派开创者荆浩曾在自己的画作上题诗道:“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列水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笔有墨,自成一家,《烟雨江南》深得其中三昧,对荆浩提出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和“笔有四势”(筋、肉、骨、气)说烂熟于心,诠释在他笔下的山川烟岚雾霾之中。画作正中高耸一峰,极具飞升的动势,四周群峰环绕,顶巅均有苍秀的树木。山径盘恒,瀑布飞泉,烟岚缥缈,雄浑秀伟。综观全图,是似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的章法,作典型的全景山水构图,显得结构严密,层次丰富而又气势宏大,北方山水的厚重雄强与南方山水的秀润隽永浑然一体,当属张贤蛟先生近十年中山水画作的一幅精品。

贤蛟先生的笔墨境界是深湛的,他的水墨山水,或雄奇,或苍劲,或壮美,或深远,或飘逸,或宽博,都能使人在身临其境中得到一种视觉外所能感知到的审美享受,也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 张贤蛟的山水画给我的印象是非程式的,是随感而生,随心所欲的。他恪守恩师魏紫熙“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从不拘泥于固定的笔墨程式,从不以不变的笔墨去应对千变万化的自然。所以他的山水画能呈现出并不单一的风格面貌。从皴擦点染,到图式结构,都各有其创。这或许跟他始终崇尚的“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今人,不重复生活,不重复自己”的艺术主张有直接关系。

艺术缘于生活。这些年来,贤蛟登黄山,爬泰山,上武夷,赴雁荡,游三峡,穿行于祖国名山大川之中,感受大自然中山川湖泊的神韵,大开眼界,大豁胸襟,每次归来便创作出一批批有影响的力作如《峡江春意图》、《秋寒枫叶红 谷》等。他身居古城南京,南京的乡土风情如诗如画,紫金山下的山水城林可歌河诵。这些都激发起贤蛟的创作热情。他感到南京山水经历万古日月之再造,数千年历史文化之包容,更有北国雄浑质朴,又得南方之秀丽妩媚。于是他笔下的金陵山水法度谨严,雄绝沉稳,凸现他创作中形成的蕴厚含蓄,灵活多变的个人风格,被南京画坛称为“继龚贤为首的‘金陵画派’当代传承人之一”。 令人惊艳的是贤蛟先生的扇面画精巧雅致,美不胜收。扇面画不同于一般的卷轴画,在画面的构成上,画家必须依扇形来构图。在他送我的《听风观雨》和《高峡风云》中,用笔洒脱冼练,画风洞大雄浑,苍秀婉逸,淋漓劲爽,逸气横生的文人画风味扑面而来,成为他水墨山水画中一朵奇葩,这正说明贤蛟先生的创作上创新理念,他试图在各个领域做挑战性尝试,勇闯各种艺术上难关,寻求真正的自我;当用笔用墨必得服从于他的特定感受时,一成不变的笔墨程式便因思路之变而变,这就构成了他的山水画的多变性。

在《山水乡古镇》中,他的简洁的直线和近于几何的造型表现崇山峻岭的宏伟与险峻,加以烟云缭烧,横云断峰的渲染,就更加强了这一主题的表达。他以色彩的对比和短促多变的线条,表现山势的逶迤和律动。意境深遂,山势壮阔,那强有力的韵律和空间节奏,使整个山峦变得浑然一体。《两岩座座山》和《恍若瑶台品大户》在图式和笔法上都比较接近,而且与传统山水画也有更多共同的因素。但他们之间仍有明显差异,前者在《拾级上天台》中,多“渴笔”,意在“干裂秋风”;而后者则多“湿笔”,意在“润含春雨”。一个萧瑟,一个湿润,两种不同的意境跃然派上,令人击节称赞。《烟云江南》画得厚重而坚实,巍峨而壮观,静观云,画中的云轻轻动了起来,给整幅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机,远看则更有“云动山不动”之感,山随云移,云随山动,好一幅虚无而空灵的山水美感图!

综观张贤蛟先生的一系列山水画,我感到画家是在画他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他是在不断吮吸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丰富营养,广收古代当代山水画名家的风格,跳出束缚走出自我,不走程式化老路,所以他能面对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艺术处理,使每一幅山水画都是它“自己”,是“这一个”,而不可以被同类的任何一幅画所取代,这是难能可贵的。贤蛟能在当今中国水墨山水创作的一片喧嚣中保持一份清醒,在激荡中保持一份从容。他追求的是一种崇高而绚烂的美,追求那种不乏哲思和诗意的存在,人们在张贤蛟先生的山水画中的高山峻岭,流漾飞云中,品味到的是一片空寂中的静穆平和,神清气爽。

云游山水间的张贤蛟,从追求画家的个性延展到追求作品的个性,这更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传统是源,创新是流。在当代中国水墨山水画坛中张贤蛟以画风苍劲,深厚,韵味清新,雅洁而独领风骚,由此,也足以在“新金陵山水画派”的艺苑中独树一帜,足以向“新金陵山水画派”始作俑者之一恩师魏紫熙告慰。张贤蛟先生正年富力强,创作上如日中天,我坚信他在激情与理念之间,没有认识上的空白,没有探索中的犹豫,没有判断上的失误! 在艺术创作漫漫长途中,张贤蛟是一个辛勤跋涉者。

作 品 赏 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