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特意赶来只为这碗馄饨 新年到来 转眼2018已成记忆的碎片 岁岁年年之间,一些交流凭借遥远的时空传递到手边,一些流传的美味故事,又悄然的加上了一年。这家店,算到今年,已是第28个年头。 一碗卖了28年的馄饨 一辆柴爿馄饨小推车,从早晨开始营业,下班回家走过这辆推车,又可以是一碗,心籍的温暖吧。于深夜用木柴烧火,并打着竹板叫卖,所以,称其为,“柴爿馄饨”。 和伙伴在清明桥站下车,寻着导航,拐进一个胡同,南扬新村,牌子上写着。走了大约200米,我们疑惑,这样一个新村里哪里来的馄饨店,就在这时,我发现了它。 右手边,那袅袅烟气似乎在吸引着我,走近一株腊梅,是寒时,恰盛开。站在树底下,我心中变得想不出其他,只可以感受到当下的情怀。或许会有很多人走到这里,他们会不会和我一样呢。 三张木桌,十分年头。露天,我们坐下,和老板点了一碗馄饨和牛肉粉丝砂锅,等待的时间,就和老板聊天。 老板,能不能采访一下你? 可以。 老板在这里卖了多久啦? 28年 哇,这么久一定发生了很多故事吧? 没什么故事。 老板话不多,问他话只是微笑,然后简短的回答,我后来也只问出他是从安徽来的,90年代就开始卖馄饨了,在无锡一驻便是28年。 干柴烈火是馄饨的灵魂 五块钱一碗的小馄饨,柴火烧制,这么多年价格也没变。我看老板的手也极具有年代哈哈。他取出一叠馄饨皮,薄如纸,半透明。 旁边是拌好的新鲜猪肉馅,盛放在刻有《无锡邮电局》的瓷碗里。那层肉,是“刮”上去的,或者是“拓”上去的——用小竹爿刮点肉酱,往左手一抹,左手顺势捏起,一只馄饨就做成了! 包好的小馄饨,能露出里面粉红色的馅料来,小馄饨表面皱皱的,像开心得皱起脸的笑脸。 大碗里放入虾皮葱花和少量盐、鸡精备用。等锅子里的水烧开,先舀一勺向大碗里冲半碗馄饨汤备用。 取数量正好,把小馄饨放入锅中,下锅热气腾腾,锅内水烧开下入小馄饨后,用勺子的背面轻轻翻一下小馄饨后盖上锅盖。 煮至馄饨全部浮起后熄火,捞入大碗即可上桌开吃。考究一点,在馄饨汤里放一些蛋皮 以上的制作过程,小时候,经常在小弄堂的馄饨店里,看师傅们从包到烧,一气呵成的娴熟动作,佩服得没话说。在柔软的冬日,坐在腊梅树下,一碗热热的馄饨,还有阳光,就很舒服。 最后上桌,吃到的就是前一秒还在锅里冒泡的滚烫砂锅馄饨。千万记得吹凉了再吃,皮薄肉鲜,奢侈的人可以加个水煮蛋,留恋那份美味,还有那时的情,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感动。 也同我一起品一品咖喱味 咖喱牛肉粉丝汤对于我来说有种莫名的温情,也许这是许多人小时候的回忆。姜黄色的粉丝汤里浸润着时间的变化,也带来了无数个温馨的瞬间。 人生的芜杂,抵不过一碗咖喱牛肉粉丝汤的简单。青菜,油面筋,牛肉,一 一下锅。 要说砂锅粉丝更胜一筹,是因为这样煮的粉丝更入味,加上砂锅保温效果好,端上来还咕嘟着,看着就食欲大增。 色泽鲜艳,当你有一天,想回忆这老味道的时候,也许会欣慰的感叹一句“还好,咖喱牛肉粉丝原来还在......” 挑上一筷子,呲溜的滑进嘴里,口腹之欲瞬间得到满足。 起落金黄的粉丝,红澄澄的牛肉片,何时,我可以邀请你再来品尝一次如此的美味,这是放咖喱在心头的人最朴素最真挚的邀请。 28年风里来雨里去,但老板却很乐观,“我觉得......也不是很累,因为做久了,有很多窍门,你看现在没到饭点,我就来切牛肉备用,先包好些小馄饨,干事要有条理!” 老板望着不远处新盛的腊梅,似乎循着着梅香,心中平静。马上接近饭店,散落的食客纷纷前来,老板又是笑了一下,加油忙了。 ![]() 地址 清扬路南扬新村里 摄影 文案 l 噜噜 / END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