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书法课堂笔记三十则(六)

 清虚堂 2019-08-14

哲学是什么以及书法研究(下)

于钟华 讲解

希    夷 整理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的书法研究,我定义的书法,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书法不一样?书法不就是把字写得很漂亮、完成一件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吗?这固然不错,但我们希望能否有更加深入的、深刻的定义!在上一讲中,我讲过“追求真理的勇气是书法学习、书法研究的第一个条件”,换句话说,书法定义的深刻与否在于距离书法本身的远近。每一次新的定义都是旨在将偏离了书法本身的研究和创作重新拉回来,拉回到朝向书法本身也即书法实事的轨道上来。书法是什么的发问就是回到源头的发问。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再来看哲学,依海德格尔看,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一千多年的哲学,执守的是一个存在者,而忽略了存在、遗忘了存在,错把存在者当做了存在;书法,我发现的是,从黄庭坚以来正好1000年的书法,也发生了问题,是执守于古代遗留下来的现成的书法作品,而忽略遗忘了书写;注重的是“书”的名词性意义,而忽略了“书”动词性意义,动词才是根本的。孩子固然重要,有生孩子能力那才是厉害。同样,如果你会书写的话,你就不会把那个书法作品每天盯着去看,就是因为书写的那个笔法丧失过以后,所以我们才执守于王羲之的、勾摹的、木刻的等等已经和王羲之八杆子打不着了的所谓作品。比如我们写的这个李阳冰的《城隍庙》,石刻出来,经历了这么多年,拓过以后再印刷,你还有没感觉?

        王羲之怎么写字,李阳冰怎么写字,我们已经搞不清楚了。所以我研究的就是李阳冰是怎么写的。昨天晚上我在讲的时候,先给大家讲李阳冰的书写方式,不是先讲形,而是讲怎么写,“束毫直管,虚腕平动”。这样写就很方便,不信你把手钉死在那里,竭蹶难前,怎么也写不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李阳冰篆书(这是苏东坡的句子,形容李阳冰的篆书也很合适)。这是我讲的书法,就是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字帖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样开始迈出了奔向书写本身的第一步。

        在柏拉图看来,我们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乃是现象的世界,其所对应的认知区域乃是意见。比现象世界或感受物的世界更低一级的世界是想象物的世界,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西方艺术的对象,对应着人类的想象力。艺术的存在物的存在层次最低,甚至不如变异着的感觉物,它们只是对可感觉事物的模仿。比可感觉世界在存在层次上更高的世界是抽象物的世界,这是数的世界,柏拉图相信“数”是真实的存在物。与抽象的数的存在相对的人类的认知区域就是数学,它对应于人的逻辑抽象能力,即智性力。比数更高的存在物就是理念或者叫理型,它所对应的人类认识区域就是哲学。所以在柏拉图的哲学架构里面,理念最高。世间一切的万物都是那个理念的摹本,而艺术最低,艺术是对这个具体的可感物的一种摹本,就是艺术变成了理念的摹本的摹本。为什么西方的绘画,始终是以模仿现实存在、现成物为对象,就是源于最早时候的这个定位。哲学的和数学的合起来,这个是柏拉图所说的“知识”。明白了这一点,大家就会明白“书”的名词性意义和动词性意义之间是一种派生,准确的说是生成的关系,我们和字帖之间也不是一个模仿的关系,更不是对于现象世界感觉物的模仿,而是一种生成的关系,找出这种关系,尤其是要扭转一种认识,即将书法归于美术的行列。将书法归于美术,现象界没有可供书法家模仿的对象,自然只好将现成的书法作品作为终身模仿的东西,从而改变、误解了书法的性质。事实上,大家从前面的讲解中可以判断得出,书法更近于哲学。

        这个关系搞清楚了,确立了书法的性质, 与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的内在关联,我们就会继续前行,从第一轮的还原,就是从一本字帖的从形、向如何书写的还原进一步提升,走向对一种书体的书写方式的还原。完成了这一步,再进而研究书法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各种书体在书法发展过程中位置和作用搞清楚,这样就可以进入到书写本身,也才算是真正知晓了笔法。

        柏拉图的老师干什么呢?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是研究爱的。所以这三个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历士多德。 苏格拉底侧重于爱、如何爱、何以爱,是一种精神。他把这个爱变成了形容词,变成哲学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种精神。 侧重于智慧的,是柏拉图,分成一个是现象界的,一个是抽象的,讲存在,存在里面一个是存在者和存在。亚里士多德则是将存在问题的“问之所问”定位在了存在者层面。而这偏偏规定了西方整个思想的道路,所以海德格尔说要回到亚里士多德之前,其实最根本的话还是要回到苏格拉底。

        于是就牵涉到苏格拉底讲的这个爱,最根本在于一种探寻、一种哲学精神。包括四个方面。把这四种精神,只要是能够继承过来,你做任何事情,在西方看来,会获得一种认同。

        这四种精神,第一个叫做理性的精神。理性是从文艺复兴以来,认为人的觉醒,人从一个中世纪的神学时代里面走出来的一个标志,就是原来我们所获得的一切的东西都是神给我们的启示。人的觉醒是人的理性的觉醒,换句话说是对大脑的功能的发挥,是思的结果。所以从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在于人类是一个理性的动物,我能够控制我的行为,控制我的言谈,然后通过理性呢,又可以穿越一些世间的迷雾,抵达原来神所启示的那个境地。所以人类一下子就站起来了,原来的人类是趴在那里,倾听神的示喻的。现在能够从神喻里面走出来,用理性来主宰自我的命运。

        第二个是反思。这是我们昨天讲的,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日三省吾身……都是这样一种反思的心理。我以前有个学生,人是非常聪明,但是我在讲一个什么东西或是批评什么的时候,他每次给我的结果是:于老师,我一听就知道你是批评谁谁谁。好几次这样,后来我忍不住了,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我是批评你”?其实一个真正富有理性精神的人认为,别人在讲某一个东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讲的是不是我?我做这个东西的时候,到底是对还是错,这是一种哲学精神。人类离了反思的话,会非常的膨胀,在任何地方都会表现为他是最大的,我们称这种人会慢慢异化,被他的专业、被他所具有的东西异化。

        第三个是批判的精神。批判的意思是对已有的权威、传统,对它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它是正确和不正确的,而不是全盘的不加分别地接受。所以后来笛卡尔说,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康德,康德提倡的最主要就是批判。

        比如我们对于古代的这些作品,通常是一种全盘接受的方式,面对王羲之作品,我就不去考虑他是对还是错,这东西是不是他的也不去管。买本李阳冰字帖,拿来就写。如果有批判,这个时候就会考虑到:这个本子是不是李阳冰的。所以在学问里面,中国古代有训诂学、版本学,就是证明这个的。他原版是什么样子呢?第二,李阳冰写的这个字,确实证明是李阳冰写的,然后李阳冰就一直是对的吗?他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你得去检验一下。包括任何老师讲的东西,你都可以批判地接受,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就不会盲从。

        最后一个是我们现在经常提的“创造性”,这个最早是相对于神来讲的。苏格拉底基本上是从这四个方面和青年人交谈,他希望在人世间能够推广这样四种哲学精神:理性的力量,反思的态度,批判的精神,创造性。

        这四种合起来,你按照这四种态度、精神去做任何一个研究的工作,比如说,我按照这样的四种精神,去对我的书法进行研究,虽然是研究书法,但是研究书法所用的精神是这个,就是你拿这种精神去研究任何东西,会像匕首一样的,锋利的、能够直接切入到某个事物。

        现在来看,希腊语中的“爱”、“智慧”,两者构成一个系统,它指向的是这个世界背后的绝对的东西,也就是中国人讲的“道”,西方人讲的"存在"。这样做完以后我们所有的最终所派生出来的这些知识,它不再是一个碎片化的、不再是一个完全可感的经验性的知识,这样的人,他对这个世界很难接受洗脑的统治。洗脑最高级的是什么呢,就是把碎片化的知识传授给你。

     苏格拉底后来被当时城邦的邦主给抓起来,说他蛊惑青年,赐他死罪。柏拉图发现他的老师挺惨,这么一种高贵的哲学精神,在世间促销的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风险。所以给他的门人子弟规定,哲学的表述方式应该有所区别,一种是对自己的弟子讲的,一个是对公众所讲。对公众要讲得浅显易懂,让大家都听得明白,把你的意思隐藏起来,否则会有杀头之罪,这种叫隐晦的表达方式。 给弟子讲要讲真话,但是讲真话传出去别人知道了还是要杀你,所以就开始给自己的哲学加上很多黑匣子。于是哲学概念、术语开始出现,就有了显白术和隐微术。这也是后世的哲学何以让大家摸不着北,其实是它自我保护的方式,以使真理能在人世间长久的存在。最早的哲学是非常日常的,基本跟大家聊天似的。

        总结一下。哲学,就是爱智慧。爱,体现了哲学的四种精神,理性的力量,反思的态度,批判的精神,还有一个创造的精神,这是一切做学问的前提。智慧,包括五种知识:形而上学,知识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把这两者合二为一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后世又把这个分开,变成了存在和存在者。执守于存在者的时候,这个世界就进入到一个对经验世界的不断研究,这就是自然科学的崛起。那么自然科学给人类所带来的禁锢,所带来的灾难性的东西,大家逐渐越来越清楚看到,所以这个叫现代性的弊端,也叫现代性的危机,如何化解现代社会、尤其是自然科技所给人类生存带来的灭顶之灾,于是这个时候哲学家提出来,要重返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后来发现还要回到前苏格拉底,希望能够通过重启哲学的第一开端来化解现代性给人类所带来的危机,在重启另一开端的时候,有一些西方的哲学家就发现在古希腊之外,其实也存在一些哲学思考,比如印度的对于“梵”的探寻,中国人对于“道”的追寻。于是这个时候的哲学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哲学的时代,他们称之为后现代之后的哲学史。

      臻善书院欢迎朋友们前来读书写字吃茶。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