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精临——刘啸

 朝歌淇水悠悠 2019-08-14

刘 啸 中国电力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曾被评为“天津市十佳青年书法家”、“国家电网十大书法家”。2010年、2013年两度被中国书协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中国书协第七次书代会代表。作品入选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第一、二、三、四届全国电力书法作品展,天津市第三、四、七、八届书法展,全国“蔡文姬奖”,“黄庭坚奖”,“观音山杯”,“青州书法奖”,“牡丹奖”,“康有为奖”,“白居易奖”,“沈商文化杯”,“容庚奖”等全国书法大展;获庆祝《中国书画报》创刊3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第五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隶书临创书法大赛“隶书十家”。

篆籀之奇,龙凤之姿

——谈如何学习《夏承碑》

刘 啸

《夏承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又名《夏仲兖碑》。东汉建宁三年(170)立。碑主夏承,字仲兖,其祖、父及兄皆居显位,所谓“宠禄传于历世,策勋著于王室”。承有文德,累任县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冀州从事等职,官至淳于长(淳于县故治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三十里)。建宁三年(170)六月卒。
据宋赵明诚《金石录》记载,“碑在滔州(今河北省永年县),元祐间,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明成化十五年(1479),广平知府秦民悦发现此碑仆倒于府治后堂,就在堂之东隅建“爱古轩”把它遮盖起来。但碑的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为后人剜剔。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筑城为工匠所毁。两年以后,知府唐曜于漳川书院取旧拓重刻一碑置亭中。
原14行,行27字。重刻碑高2.59米,宽1.24米,文13行,行35字。有额,碑末有“建宁三年蔡伯喈书”1行8字及唐曜重刻题记,皆正书。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
《夏承碑》新奇灵活的艺术构思及娴熟的书写技巧令人耳目一新,在对《夏承碑》的临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字形正方
《夏承碑》不同于其他汉碑字形扁方,其字形大多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如“于”、“令”、“禄”等字,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左右结构或者是上下结构,都处理成正方形。
二、笔画特点

《夏承碑》的部分笔画造型,和其他汉碑有很大区别,我们在临习时要仔细观察,写出它的特点,下面谨举几例:

长横多垂头。如“灵”、“景”等字的长横,在起笔时,向左下方藏锋,然后向右上方行笔,接着向右拉出横画。
撇多出锋。如“不”、“君”、“绍”等字,无论是长撇还是短撇,笔画末端均做出锋处理。

点有楷意。如“守”字的第一点,露锋入笔,顿笔后向左下角挑出,此点有唐楷意。“笃”字下面之四点,均为露锋入笔,楷意明显。
竖弯钩分两笔。如“先”、“己”等字的竖弯钩,起笔写竖,至拐弯处收笔向上,然后再向右下斜出,使转折处的竖向下出头,此笔为汉隶少有。

还有一些笔画掺杂了篆书的笔意,增加了一些盘曲,使字形更加飞动。如“感”字的撇,“动”字的横折钩。
三、结体篆意

几种汉隶名作的刻制年代依次是这样的:《石门颂》公元148年;《乙瑛碑》公元153年;《礼器碑》公元156年;《华山庙碑》公元165年;《鲜于璜碑》公元165年;《衡方碑》公元168年;《史晨碑》公元169年;《夏承碑》公元170年;《西狭颂》公元171年;《曹全碑》公元185年;《张迁碑》公元186年。从以上作品的刻制时间上看,当时是隶书发展到顶峰的一个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书史留名的经典法书,而《夏承碑》立碑时间在这个高峰时期的中间时段,但是其作品中的篆书味道确是最浓的,不能不说该碑是汉隶中的一朵奇葩。如碑中的“世”、“垂”、“丧”、“招”、“癸”、“到”、“性”、“物”、“莱”、“列”等字,整字或者偏旁部首直接用的篆书结构。
四、偏旁多变
《夏承碑》中很多相同偏旁的字,书者在书写时,处理成造型不同的各个样子,如单人旁、提手旁、足字旁、病字头等,使得整幅作品变化丰富。
清人梁章钜云:“《夏承碑》今亦无善本,而体貌瑰丽,神采飞扬,在汉碑中为别派,亦可学也。”我们学习此碑,除研究其结体特征之外,还要注意其笔法特点。如撇、捺收笔时多重顿铺毫后上挑;长横波画也为重顿铺毫出锋收笔;起伏回环的线条由于强化了提、按、顿、挫的用笔技巧,粗细对比强烈等。
综上,掌握了《夏承碑》的结构特点和笔法特点之后,我们勤加练习,把此碑的篆籀之奇、龙凤之姿的味道写出来,对于丰富自己的隶书取法,会有着独特的作用。

《夏承碑》


临摹作品

创作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