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好大胆,曾动用禁军

 寻梦向天歌 2019-08-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宋嘉佑元年(1056)峨眉山脚下的眉山县,年方二十的青年才俊苏和仲,怀揣满腹经纶买舟东下到京都参加科举考试。这一路,他风流倜傥地立在船头,体味诗仙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尽情观赏巴山蜀水的壮美和搏击惊涛骇浪的快感。这一去,他踌躇满志信心满满,这一去,他鲲鹏展翅遨游九霄。同行的还有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寒窗苦读志在必得就在今朝。果不其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翌年的科举考试中,苏氏兄弟双双金榜题名。尤其是苏轼,不仅得到考官的青睐还机遇到觐见皇帝的殊荣,这该是何等得荣耀。

  至此苏和仲帆起人生旅途,演绎了跌宕起伏光彩夺目的一生。

  此时还不能称东坡先生,那是他后来被贬黄州期间自起的号。先生命运多舛,先后经历了母丧、到地方为官锻炼、回京城任职、妻丧、父丧的情感磨砺。自恃才高的先生初入官场身不由己的陷入政治旋涡,在新法与旧法两派之间左右为难。名气,古今同,中外同。谁赢得了当朝才子的支持当然得加分,得罪了当朝宰相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于是,先生自请外放人家顺水推舟,来到了杭州任通判,相当于常务副市长,似乎还有“特派员”的身份。

    解除禁锢悠然自得,畅游西湖美酒佳人,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的诗词惊艳出世。看着西湖美景,先生在感慨中透着一丝欣慰,这只是先生文人本质的一方面。

图片为中财论坛浮光掠影版块895期计酬作品

  当官就得与民做主。原来的西湖随着雨势恣意泛滥,或积塘污水或淹没农田,正是在他的建议和带领下开始了对西湖的疏浚导流。多年续集的淤泥被挖出来垒成长堤,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这就是现在西湖闻名一景“苏堤春晓”。

  你太自在了名利双收,那就挪挪地方吧。先生被调到山东密州任太守。适逢中秋思念胞弟,乘兴酒酣写下了千古绝唱亘古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气豪迈须弥幻境字字珠玑的词章奠定了先生的词宗地位。

  两年后先生又被调任徐州,他已经是不惑之年了,至此又一段传奇展开。

  初到徐州时间不长就遇到了水患。暴雨连连不见晴日,河堤决口水逼城池,初来乍到重任在肩,不拿主意水情怎止。上游的黄河决口大水漫灌,附近的水系溢盈肆虐,激浪逼进徐州城岌岌可危。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惊慌失措,城里的富人打点金银细软率先出逃。此时的先生表现出大智大勇,他振臂高呼:'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这决不是杜撰,这是《宋史.苏轼传》中实实在在的写真。

    先生与徐州共存亡的铮铮誓言安定了民心,富人被赶回城里让百姓看到了先生的铁腕。大灾当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先生舍我其谁气冲牛斗的气势实乃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不辞辛劳组织人力物力,夜以继日的在城墙上巡守视察,并制定严厉的责任制,告诫各级官员务必尽职守责,谁出了问题严惩不贷。先生身先士卒紧张调度,他太忙了,太累了,忙的就连看望家人的时间都没有。《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


图片中财论坛浮光掠影版块895期计酬作品

    即使这样人手还是不够,无奈,他只能到武卫营中求援。要知道武卫营属皇帝禁军,它的功能除防守京师外还分番调戍各地,每发一兵一卒,均需由朝廷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颁发兵符方可调动。此时此刻先生是真得急了,他火烧火燎地赶到驻军营地,对指挥官说:“眼看水患越来越重,抗灾的人手奇缺,希望守军支援与我一同抗灾。”指挥官感慨的说:“您作为太守都不顾及自身安危,我们应该与您一起参与保卫家园的战斗!”《宋史.苏轼传》中把他们之间的对话完整地记录下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有了军队的参与情况大有好转,军民主动出击修建堤坝疏浚渠道。先生把指挥部就搭在城墙上,经过四十多天的卓绝抗争,徐州城终于保住了。先生垂泪,军民欢呼,一场抗洪救灾以胜利而告终。洪水退后先生上书朝廷,请求豁免当地赋税,还带领民众增筑“小外城”护卫内城。为纪念这次抗洪经历,徐州百姓在城东门建筑一楼,名曰“黄楼”,意蕴土能吸水,水来无患,先生还亲自写了《黄楼赋》。

  两年后先生又被调往湖州,临行时他写下了《江城子.别彭城》(徐州代称)……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先生这一去凭生坎坷,“乌台案”正在等待,真正遭贬的日子来了。

  往事历历越千年,苏公英名永流传,杭州徐州留印记,苏堤黄楼是纪念。

◎本文由中财论坛会员然野原创。

转载请联系中财文字公众号。

图片来源见标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