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病须明确病位

 红拂了 2019-08-15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第三,治病须明确病位。明确表里上下阴阳,卫气营血。
我们知道外邪侵袭人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依次是:皮毛肌腠经络脏腑骨髓,其中皮毛肌腠经络偏于外,脏腑骨髓属里。
病邪所在层次不同,用药不能过其病所,引邪入里。如皮肤病,有邪在皮毛腠理,有脏腑受邪而表现在外。邪在皮腠不能使用入脏腑之药,引邪入里。尤其是内伤外感用药应分清表里(药效和速度)。


宏姐说,病邪侵入人体不同层次,用药不能过及病所,比如外感侵入人体皮毛腠理,我们会用一些辛温辛凉的风药,解一下表就可以收手了,如果用到炒白术、茯苓,这样不但不能托邪外出,反而会引邪入腑。所以我在孙老师那里学习时,孙老师首先要我们明白表里二字,如果表里分不清,本来退解表,用一两剂药就可以搞定,结果用了白术、茯苓,以为是太平将军,把本来在体表的病邪引入身体里面去。这样反而把体内当战场,变证丛出,把治疗的时间延长了。
所以孙老师治病首先重视分清表里,就像哲学家说过,对于一门学科来讲,最基本的概念往往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而我们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八个字:“表里、阴阳、虚实、寒热。”


《黄帝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皮毛表证的治疗非常重要,邪气从这里进去也可以从这里出来。不是说外感疾病才有表证,各种内伤杂病同样有表证。不是说治疗外感疾病用风药,治疗脏腑内伤杂病也可以用风药来层层透邪外出,把邪气提拔出来。所以说,病在肌表用风药,那很平常,可孙老师用于很多疾病,是病在里头也一样用风药,收到相当好的疗效。
比如,孙老师提过喻嘉言在《寓意草》用逆流挽舟法来使用败毒散的思路,就相当精彩。喻嘉言治疗泄泻,用的就是风药,泄泻是脾胃升发之气往下走了,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这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病人为什么会泄泻呢?就是清阳被浊阴抑在下面,升发不上来。这时一用上风药,大便立马就成形了,肠道排泄就正常了。这是风药用在治疗脏腑里证的典型方药。


孙老师为何对风药情有独钟呢?原来有一次他半岁的小孩子拉肚子,拉了半个月,坐都坐不稳,常用的参苓白术散等都用上了,都不管用,理中汤用上了也不行。这时孙老师就打开了李东垣的《脾胃论》,看到里面治疗拉肚子的都是风药,于是孙老师就取羌活、独活、防风、荆芥几味药,再加上甘草,给孩子喝上一点,结果第二天就不拉肚子了。后来又碰到相类似的疾病,老是治不好,又没招了,就得翻书去问老祖宗了。比如长期肚子痛,健脾行气、温肾止痛的药用上了都没招架住,后来还是用上了李东垣的风药,一剂就好了。再有胸痛的病人,按常规治胸痹的类方,始终都不见效,最后还是用风药治好了。
就这样,每当用常规方法治疗疾病没什么效果时,用风药却得到意外的收获。孙老师就把风药治好的诸多例子都藏在心里,时时存疑,时时求解,最后,孙老师对风药使用越用越有心得,这可是孙老师在临床上长期磨练出来的啊。这就是所谓进与病谋,退与心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