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8-15

近东地区是世界黄金艺术的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9世纪,近东文明开始对中国文明产生影响,新疆地区紧邻欧亚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欧亚游牧部族长期活动的重要地域,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金器便体现出很多近东文明的特点。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新疆阿勒泰地区水草丰美,资源丰富,盛产黄金,中国古代文献《周书》中就将阿尔泰山称为金山。2011年在阿尔泰山南麓的新疆哈巴河县,考古人员发现了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东塔勒德墓地,共发掘墓葬61座,出土的300多件黄金艺术品,与中亚等地出土的同类器物具有很大相似性,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件金箔野猪饰件,只有指甲盖大小,但野猪的特征非常明显,猪鼻、猪鬃、猪尾都刻画得很清晰,简直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这件独特的金箔卧虎饰件,是采用模具先把金箔压成浮雕卧虎状,同时,为了达到让虎头昂起的效果,又在相应的部位,把金箔剪开,最后模压成立体的虎头。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这个金饰件的造型比较奇特,好像是牛头,又好像是羊头,当然,说是鹿头也可以,金箔边缘修剪流畅,鼻部有孔,似可穿细绳。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这些饰件的尺寸虽小,下的功夫却大,完美体现了当时阿勒泰地区冶金技术以及手工业的水平。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金箔雪豹饰件,豹身蜷曲成近圆形,头尾靠近在一起,爪子明显,可能以模具压成,有左右之别,蜷曲程度也有差异,做工极为精美。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可以说,以金箔剪刻或者錾刻成动物形状,用事先做好的模子压印成动物形状,是这一时期金器制作的重要特色!如这件金狼饰件,狼首低伏,吻部微微向上,全身弓起,仿佛随时冲向前方的猎物,虽然尾部缺失一小部分,但依然生动逼真,造型简洁有力,富于质朴之美。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金鹿饰件表现的是一只四肢曲卧,头部回望的鹿,是以金箔剪錾成的经典制品。鹿很温顺,对人不具威胁性,不但是古代牧业人群主要的食物来源,并以其迅捷、灵敏的特性,被古人视为具有神奇力量的动物,进而被视为部落图腾。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金坠饰以修剪过的金箔对称弯成矛首状,尾部有孔,由一条蓝色的细绳串联起来。据此推测,应该是项饰。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金耳环有两个,左边一个以金条弯成的环上缀一喇叭状饰件,喇叭口内镶有绿松石;右边一个形状相似,但弯环直径稍细,而且喇叭状饰件内无绿松石。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金指环以较粗的金丝弯成环状,环上焊接有戒托,以镶嵌其他物品,戒托周边焊接有金珠,并以金丝做成波折三角,内嵌有绿松石,多数已剥落。环上有錾刻的纹饰,变形的4只羊首尾相连。仅这一件金器上就集中体现了拉拔、镶嵌、錾刻、炸珠等金器制作技艺。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新疆新源别斯托别墓地出土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金手链,做工精致,风格质朴。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这个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金饰件也出自新疆新源别斯托别墓地,主体为一个半球形,表面焊接了很多小型中空的半球形,呈现出一朵大力菊的样貌。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简直不敢相信,生活在新疆境内的先民们,拥有如此之高的手工艺技巧。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2010年新疆阜康白杨河墓地出土战国晚期的云纹金饰件,整体是个倒T字形,由底片和竖起的镂空的云形金箔片构成,器型非常小巧。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来一张俯视图,感受一下不同的视角。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新疆阜康白杨河墓地出土的这件战国晚期金耳饰,简单、质朴、有大方之美。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另一件更加华丽,同时运用了多种工艺和搭配不同的材质,尤为的繁复,很佩服当时的先民们有这样大的耐心来制作,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吧。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1984年新疆乌拉泊水库墓地出土的金耳饰,在年代上大约是战国至汉,造型简洁,下垂锥形小坠的上端布满密集的小金珠,是其最大的特色。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1976年发现的阿拉沟墓地位于乌鲁木齐南山矿区,年代约为战国晚期,出土动物纹金饰件40余件,均采用模压工艺制成,轻薄如纸。如虎纹圆金牌,同墓出土8件,展出的是其中的两件。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它们呈圆形,利用金片压模锤鍱出的纹样,具有高浮雕效果,经测量直径55至56厘米左右。纹饰为一只老虎,但这只老虎的身体卷曲呈半圆形,头高昂,双目炯炯有神,前爪抬至颌下,后肢反转至脑后,极富动感,刚劲非常。这种后肢反转的纹饰,是中、西亚游牧民族典型的表现手法。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威风凛凛的老虎一直为人们所崇拜,古代很多部族以虎为图腾,虎纹也成了很多金饰上的纹样。对虎纹金箔带,原本是镶嵌于皮状物上的装饰品,共出土了4件,展出的是其中两件。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它们也是采用的锤鍱工艺,两只猛虎左右相对,虎耳上翘,虎目圆睁,虎口大张,虎爪前伸,匍伏于地,后肢曲于腹下,虎尾上卷附于背上,仿佛马上就要一决高下。动物纹是北方草原常见的一种纹样风格,这种饰品分布的相当广泛,学者们称之为『野兽风格』。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狮子形金牌饰呈长椭圆形,狮子颔首,前腿平伸,后腿反转,显得强健有力。肩胛和胯部饰螺旋纹,颈部鬃毛纹路清晰,并在颈、背交接处向上曲卷成半圆形,极具表现力。

金色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金饰独树一帜

注1:照片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与相关文献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