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春雷:培训经理,你掉进“演绎法”的坑里没?

 乔诺咨询 2020-09-24
有效的论证:所有的X是Y,Z是X,因此Z是Y。无效的论证就是所有的X是Y,Z是Y,因此Z是X。你真的懂演绎法么?
培训经理,你掉进“演绎法”的坑里没?
文|朱春雷

老师们晚上好,我现在正在沈阳出差,因为住的地方管理比较严,不能上wifi,所以我就就近找了一个星巴克。


我本人其实长的还蛮帅的,这一上照片就不好看了。

今天分享这个话题,我并没有做非常严谨的准备,本来我想邀请马成功老师近几天分享,他把日期定在下周二,也就是我们常规分享的时间。我今天临时起意分享的这个主题,这也是我长久以来一种感受。

我认为培训界存在着严重的逻辑问题,我先提供一个最基本的证据,就是大家熟悉的ADDIE模型。ADDIE模型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分析培训需求,设计与开发,实施,最后是评估,它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或者是一种认知策略。

 

但是我们仔细看,看我的箭头,其实那个E它是一次评估。那么A呢?实际上它也是一次评估,只不过这个评估呢?是在DDI的前和后,我们把DDI可以理解为改善,那么A跟E就是前边的测量和后边的测量。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要减肥,在减肥之前,他要上秤去量一下。在减肥之后呢?他能不能换一个测量工具或方式呢?答案是肯定不行的,他必须要保持测量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减肥之后他必须要用秤砣再量一遍,而且两次测量必须是同一个秤。

所以等到培训之后,去用另外一套方法,去测量培训的效果,这本身是不符合逻辑的。这在自然科学里是不允许。

再比如,一个患者去医院就诊,在住院之前,他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体检,验血,验尿,验各种指标,住了半个月之后,他出院的时候,他仍然把所有验过的项要重新验一遍,而且验的这些项目的方法应该必须保持一致性。这个是所谓的保持前后测量的一致性。德鲁克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培训需要有测量,所以才叫培训管理。

所以我在图片当中,我把E取消掉,把它移到DDI的前边,叫EDDI,我认为这是一个循环。这个我们先测量,然后去改善,然后再测量,再改善。这样上一次改善结果的测量就是下一次改善之前的需求分析。

早晨留了预热的题目,我就随便拿这个演绎法和例证给大家看一下。跟演绎法有关的是三个主要的词汇,就是前提,论证和结论。

我为什么要举ADDIE的例子,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模型,凡是做培训或者培训管理的人都知道ADDIE。就是这样一个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公理的模型其实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逻辑缺陷,也就说A跟E,把它们变成两端的不同的动作,这样会暗示人们在分析需求的时候用工具A,在评估的时候是用另外的工具,甚至是做完培训之后,我们再想到如何去测量。这就是一个逻辑的基本问题。如果我们不把它认识清楚的话,会给我们工作带来损失。

所以一开始我从ADDIE来分享,但我觉得我们在培训当中碰到很多问题,都要比ADDIE这个错误模型更要糟糕。

我今天分享的这个大纲呢?是在星巴克的纸巾上临时起草的,我今天主要分享的主题就是演绎法。因为演绎法是逻辑论证当中最基本的方法。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可以跟大家分享比如说什么是归纳法,辩证法,思想实验等等。

这里,我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大前提:搞微课设计与开发的都是骗子。如果你想找一个微课开发的,因此你就需要一个骗子。这就是一个大前提,接着一个小前提,最后一个结论。这就是标准的一个演绎法的一个例子。

碰到演绎法的时候,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呢?它让我们要从几个方面看,如果是我的话,我首先先不看他这个结论我是否认同。比如说这个搞微课的是不是骗子,其实并不是我关心的,我首先关心他论证是否有效。论证是否有效,就是他这样的一个结构是否正确。


  

我又画了一张图片,我手写的两个论证结构,一个是有效的论证,一个是无效的论证。有效的论证这个公式很简单,所有的X是y,Z是X,因此Z是y。无效的论证呢?就是所有的X是y,Z是y,因此Z是X。比如说所有人都会死,张三是人,那么张三一定会死。

什么是有效性呢?在日常的语言当中我们会说某个人的观点很有效,或者说意见很有效。但是在这个逻辑或者在哲学语言里,有效性是用来特指论证的过程。比如说所有的奶酪比所有哲学系的学生更聪明。所以呢?就有效性它并不涉及到内容,它是中立的。你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无关紧要。有效性起源论证是具有一个可靠的演绎的一个结构。

我们举个例子,就是微课的例子,它便是一个可靠的论证。因为这个你可能认为它的荒谬之处在于它的前提不是真的。跟有效性相关的就是一致性。什么叫一致性呢?就是你相关的两个命题,不能彼此互相矛盾,我们最不想被人指控的就是前后不一。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课程设计师,他在给别人去讲这个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时候,他说到这个课程的目标要表现性目标:就是你不能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个课程目标。但是学员马上举手发现了,说“老师,你告诉我们这个课程不能用这个非表现性的东西,但是你看看你的这个课件的标题,课件的这个学习目标。”然后大家一看他这个课程的目标,是非表现性的。

这个课程设计师,他自己的课程目标用的是了解、理解、掌握。但是他教别人呢?是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就是他的言行没有保持一致性。就会叫别人找到这个漏洞,一旦这个漏洞被找到的话,这种理性的基石就坍塌掉了。跟有效性相关的就是一致性。

比如说文德老师他写了一本书就是微课,这个情景微课。他鼓励人们用微课来开发。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观察,我不会观察他开发微课的这个过程是否科学。我会就观察它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别人做微课。比如他如果用了两天的课程去教你怎么样去做微课的话,那这就叫没有保持一致性。如果他用了微课去叫你怎么做微课,这就保持了一致性,就是我们看论证的时候。演绎的论证过程当中,他是否是一致的。这是我们看问题的出发点。

如果一个人的理论,他自己在践行的时候没有保持一致性,你就不要相信这种论证,这是我在论证这块的这个结论。

当然因为文德老师没在群里,我就想拿他做例子,文德老师不是一个非常计较的人。因为我也没有去观察,他是两天来教你做微课,还是用5分钟来教你微课,这里我只是举个例子。

下边呢?我就说演绎法这个前提,前提在演绎法当中是个很关键的部分。

比如说所有搞这个微课设计与开发的人都是骗子这句话,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个问题它会影响到整个结论的真与假,即便一个有效的论证,如果你输入一个假的前提,他不一定能够得出一个真的结果。有可能得到一个真或假的结论。所以我们在演绎的时候,要关注前提的有效性。


我们在企业里边萃取组织智慧的时候,就碰到专家往往用解释,用诠释,或者用统一反复来描述概念,但是就不会写概念。那么可靠性就是如果你的论证是有效的,你输入一个真的前提,它必然会得出一个真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想要的这种演绎形式。

也就是当我们评判他人做这个演绎过程时,我们从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他的论证结构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不管他采用的前提是真还是假,如果他的论证结构没有问题,那我们就看看他的这个前提是真还是假。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所有搞微课设计与开发的都是骗人,都是骗子,这是真还是假呢?就需要这个去求证。

我在这个大纲里面呢?在真假的上面写了两个词,一个是公里,一个是概念。那什么样的前提,才能作为一个真的前提呢?这个前提本身也应该是个结论,是另外一个演绎的一个结论。

比如说所有做微课设计与开发都是骗子的话,那么这个结论他需要有一个演绎的过程。它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可能是什么呢?如果他的大前提是这个微课开发跟普通课程开发是在方法论,它是没有差异的。如果你要搞微课开发的话,实际上你也是在搞课程开发。只是用了微课的这个名字,借用了微这个名字而已。那么由此推断呢?这个微课开发是一个骗局。

但如果基于另外的一个假设,比如说这个微课开发,他在设计方法上他与正常的这种课程开发呢?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你搞微课开发那么你肯定就是骗子。所以呢?在检验这个前提真与假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求证。那某种程度来说呢?这个要比这个演绎要难的多,要判断前提是否为真,要比这个看论证的过程是有效性要难的多。那我们这个为了防止无穷无尽的这个推倒,叫这种反推的这种出现,我们为了不断地的探究前提的是真和假呢?

所以我们要看前面的那个演绎的过程,然后再看前人的演绎过程,这个循环无处往上,往回走,这个事情就没法判断了。所以怎么办呢?就是要有个公里的概念,这是前提的真实性。因为难以判断前提的真实性,所以公里变成了一种非常有用的逻辑工具或者叫这个哲学工具。

那我们能碰到的公里应该有两种,一种就是他的真实性源于他定义的本身。比如说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没有结婚的人,这个就是一个公里,但是公里其实它没什么意义,这种公里纯粹是一种统一反复,也就说所有单身汉,当然就是没有结婚的人。没有结婚的人,这个仅仅是用了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单身汉而已。

在这个逻辑当中呢?我们就把这个同一一反复呢?叫做从严,重说一遍。一会我会涉及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就会涉及到从严。就是说很多企业内部的这种专家,他从来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这个概念。他就采用了这种统一反复的方式去描述这个概念,比如说什么讲朱春雷,那么他就写一个姓朱叫春雷的人,叫朱春雷。那他这个定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虽然他是一个公里。

第二种类型的公里,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公里,他没有统一反复,他给出了他初始的概念。比如说欧几里得几何当中,他有一个公里就是两点之间,它的直线距离是最短的,这就是一个公里。这个就没有统一反复,如果我们在演绎的时候这个前提是放的这样一个公里的话,就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最短的, A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 A线是一条直线是两点之间的直线,结论就是A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那这个演绎就非常的成功,它的前提是真,论证是有效的,所得出的结论是真的。

还有就是概念,就是在演绎的时候,他最主要的前提就是概念或者是定义。这个我在前不久萃取组织智慧的时候,我分享过,我最强调的就是概念。为什么呢?比如说每个学科都有纪律的话,如果哲学的是门学科,那么十条纪律,那么一定有一条,这个纪律是。要在你讨论任何问题之前都要定义你的术语或者说定义你的概念。

定义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没有定义的话,人们的论证就很容易陷入谬误,模棱两可的话,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中国人和西方人有所不同,我们中国人天生的就是不太去定义概念,以至于很多内容专家,高知,他们在给给出概念描述定义的时候都觉得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总统克林顿,他认为婚外性丑闻,这个克林顿律师呢?就接受这个国会这种咨询。如果有人问克林顿律师,“克林顿先生有没有婚外性行为”你猜律师他会怎么说呢?他首先会反问,你怎么界定什么叫做性行为?性行为这个词界定完之后呢,什么是婚外性行为。婚外性行为界定完之后呢,他才去判断克林顿有没有这个婚外情的行为,也就说当判断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这概念本身不做澄清的话。那么最后就是鸡跟鸭掌讲。

我再说这个结论,这个演绎法之后的这个结论,结论它是强调一个可靠性,结论的可靠性跟这个结论的有效性,它是不一致的,不是一个含义的。

今天早晨,我举了一个例子,我在培训界,这几年过程当中发生了一个现象,比如说在一些大型论坛的这个演讲上,某位演讲嘉宾,他就会用这种演绎法。他就来一个小前提,这个小前提是说他在美国这个学习了这个十年,据他这个观察,结论就是不说了。结论就不说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演绎法,他不说结论,但是他给你一种暗示:就是说他在美国工作或学习了十年,美国的培训比中国先进20年到50年,那他的这种视野或者说他掌握的工具或水平就要比中国先进20年到50年,这个差距就出来了。所以演绎法在这个实际的应用当中呢?有的人故意隐藏前提,有人故意隐藏结论。给听众一种暗示。

但是我们把他这种演绎法这个剖析写上纸上之后呢?能给大家去分析,今天早晨,我们就看到大家都发现这种演绎是不对的。也就是说这个即便美国的这个培训,比中国先进50年的话,这个人在美国又学习了十年,这个大前提和小前提,它俩也是没有关系的,那你在美国学习的十年,那你学习的是不是培训,培训20年到50年是在哪个方面,哪些点上先进,你的学习正好是在这个点上,你得出这个结论说,你,你中国,你本人可以代表这20年到50年,比中国培训先进?

甚至就在今年的培训杂志的年会上,这种演绎法又出现了,他换了一个马甲,他说这个中国15年来在这个培训方面是没有任何创新的,他就开始做了对比,跟美国相比,美国是创新的,中国是没有创新的。他这种假设,但是没有提供具体的这种证据:为什么我们在哪些方面没有创新?

在培训的其他领域我不太清楚。比如说在微课或者在这种脑科学方面,我们是不是真的落后,我的感觉可能是落后。但是在学习录用图,就是我们培训紧急规划的这个领域当中,在我们公司学习路径图中,我们是美国、德国保持同步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落后。甚至在这种实践的案例上,我们走在美国和德国的前面。

以上的例子就是演绎法,在生活工作中没有去这个严格的按照演绎法的公式,比方说所有人都会死,张三是人,那么张三就会死,没人会这么说话。但是这个演绎法会反反复复的出现,虽然演绎这个方法是简单,但是你要成功的识别或者去建构一个演绎的论证呢?这非常困难的。要想判断结论能否从前提必然得出来。

我们就必须对那些模棱两可的前提非常的敏感,我们再从说一遍,就是在这个听报告,听讲座时候,他们这个演讲嘉宾必然会用到演绎法,我们一方面听他论证,他这种工具结构是不是有效的。另一方要特别敏感,他使用的前提。这个前提是否是被确定为真的,这些前提是否是模棱两可的。

比如说这个某某咨询公司,他就是美国的一个咨询公司,把美国的两个字挂在前提上。他做一个前提,就是美国的这个培训比中国先进20年到50年。那我是一个美国的培训公司,那我就能代表这个这种差距,那我就比你先进20年到50年,你来找我做咨询。我们就对这个他是美国咨询公司的这个如果去求真的话,去验证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模棱两可性,他就是一个假前提。

另外,人们在使用演绎法的时候,他往往还隐含这个,他不说大前提,他可能只说一个这个小前提。令得这个演绎可能更加难以识别。以上就是对这个演绎法的分享,分享简单35分钟,然后如果老师有提问的话,我们再互动一下。

我为了验证,我还特别去请我们美国总部的同事去问一下,发现这家所谓美国的这种咨询公司, 他在回国之前注册的一个公司,注册了一年主要做什么呢?就是做这个市场调查就是发问卷,就是他承包了一些别的公司里面问卷调查的功能,而问卷并不是他设计的,他就站在马路上去发,然后呢?就跟我们马路上碰的大学生去发问卷,然后填问卷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就这样一个公司,回国摇身一变,就变成一个学习技术公司。

所以当我们去求真的,你会发现他使用的前提很多是假的。另外,有人说我是在美国这个念的博士,学的是人力资源开发。也要就这条去验证的话,那么这也很容易看到其中的问题。就人力资源开发它在美国,它是一个商课,它不是学习设计,它也不是教育领域,它属于商科。人力资源并不是属于人力资源开发这个专业的人就能做到培训。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演绎的分享。演绎法是逻辑当中最具基本的方法,演绎跟归纳不一样。演绎跟归纳的区别就是说,演绎他是从前提论证得出来的内容结论。而归纳,他是基于这种一定的观察,得出一个广泛性,普遍性的规律,再得出一个模型。我会在另选时间,跟大家归纳分享。

又回到这个ADDIE的问题上去了,如果做完培训以后再去研究那个E,就是培训评估怎么做的话。那基本上这个培训就已经凉了。那么我再强调一遍要保持测量的一致性,培训之前怎么测量,培训之后就怎么测量。你培训之前你是怎么追踪的,从而得出培训需求,那么你培训之后就怎么追踪,从而得出培训结果。

如果你培训之前,你没有追踪过或者你无法追踪,那你这个需求怎么来的呢?关于培训的测量,一定是前后对比,如果只有一头的测量缺少另一头的话,这是评估不了的。比如说你知识的对比,技能的对比,绩效的对比,都需要前后测。如果前边没有一个基数,没有测过,后边有这个数的话,也对不起,不能实现对比,这个结果就没有了。

本文章来源于2016年05月04日培训管家群,经授权由乔诺之声整理编辑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