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身体不被掏空,你需要做这5件事丨精力管理

 长沙7喜 2019-08-16

贝子晨

太原黄河分舵

三级拆书家


最近一个月,因为工作量增加,我经常加夜班测试业务。本想着第二天好好睡个觉就能缓过来,但第二天错过睡觉的时间点,身体就像闹钟一样,该睡的时间才能睡得着,着实难受,也没有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到第三天,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终于有种满血复活的感觉。结果上一天班后,回家就想躺在床上,累啊。

仔细一想,哪里不对?上夜班没休息好,确实身体疲惫。但上完班后,和上夜班比起来,身体上消耗没有那么大,为什么还疲惫呢?

难道身体的疲惫是假的?如果不是身体的疲惫,那到底是什么地方这么累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假的身体累,真的大脑累”

感觉就是身体被掏空。

身体被掏空


最近看到一本日本作者葛西纪明写的《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让我很震惊。虽然经常听说“30岁的年龄,60岁的身体”,或者“60岁的年龄,30岁的身体”,但那毕竟是一种模糊的感觉,究竟身体素质怎么衡量,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

但这本书作者却厉害了,30岁前,葛西纪明很努力刻苦训练跳台滑雪,身体素质很好,在除了奥运会的其他各项赛事中都表现的很好,摘金夺银。但奥运会上却没有得过奖牌。30岁后,他调整训练方法,并在41岁的时候夺得冬奥会个人赛银牌,刷新了自己最好的成绩。

不得不说41岁的葛西纪明,仍然有着20岁的身体。

在这本书里,提到了除了身体疲惫,还不要让大脑疲惫。想想过年、国庆后的“节日综合症”,即使在家里躺7天,也是好累。

那怎么才能不让大脑疲惫呢?

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

1.平日绝不过度工作。
2.重要决定、重大会议、重要事情前,不要过度工作。
3.给自己留出“放空时间”,完全不想与工作有关的事情。
4.给生活增加乐趣,有更好的心情。
5.不和处不来的人交往。


这五条里,乍一看是不是第一条感觉怎么可能实现?老板让我加班,我敢不加班吗?想要多赚钱,拿好绩效,我能不加班加点工作吗?

你的365天,不会天天都这样吧,千万不要老想着加班的日子,也要想着不加班的正常日子。这一条的目的是,让你去评估自己的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长。你可以选择提升效率、委托他人来让自己加班加的少点。过度工作,会让大脑消耗过度,疲惫感挥之不去。

第二条,在重大事情前千万不要过度工作。因为脑力有限,意志力有限,如果消耗过度,在重大决定、重大事项前,会没有精力去应对和执行。就像葛西纪明一样,在重大比赛前,他甚至会选择不试跳,以保存精力在正式比赛中全力以赴。

第三条,五步里面最关键的一条,一定要有放空时间,不去想工作相关的事情。你是不是在休息的时候想工作,在工作的时候想休息?这样只会造成大脑内耗。怎么才能不想工作呢?找一项爱好,尽情去享受,你自然就不会想工作了,比如去旅游,去骑行,去打球,还有葛西纪明喜欢的蒸桑拿。

第四条,给生活增加乐趣,让自己放松下来,而不是在工作带来的紧张中。状态是会延续的,在生活中积极,在工作中也会积极,乐趣可以有效地缓解大脑疲劳。

第五条,我们是社会人,和人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和自己处不来的人交往,绝对是脑累,心累,随时提防,毫无益处。和喜欢的人,能带来正能量的人相处,就不会感到疲劳。就像拆书帮的活动一样,整个过程是赋能的,你会快乐、兴奋,却不会累的不想说话。

做对这5件事,你就不会大脑累了哦。

我想以后要是下班回家累了,可以做以下事情来让自己大脑不疲惫:

1.千万不要生气地让孩子赶紧吃饭、做作业。


2.和孩子玩个好玩的游戏,放松心情。


3.尽量不接工作电话,或者延迟接工作电话(除了领导的)。


4.如果自己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休息10分钟。


5.去打会儿乒乓球,享受乐趣,不想与工作有关的事情。


记住这5件事,远离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