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劲后愈练愈精,精在何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十)

 无漏之福 2019-08-17

懂劲后愈练愈精,精在何处?
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十)

李新方

【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曰】“懂劲后愈练愈精”,精在何处?那就只有“默识揣摩”了,怎么揣摩?原文没有具体。不过,根据王武李论的其他论述和前贤之口授,讲的都是非具体的,可以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无一意不到。练太极拳的全部要求都是意,王武李论字字句句讲的都是用意,而且每一动作都要体现全部的用意要求,而决不是用形。概括起来,大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全部身法要求之意,每一动作都要体现全部身法要求,而不许有错。二是十三势的十三种技击用意,每一动作都是完整的十三势,而不是由一个或几个组成一个动作。三是动作着势的技击用法和因敌变化之意。

拳架中的每个动作着势都是十三势的因敌变化,不仅势势相承,而且每个着势动作都变化无穷,是几千年来无数前辈实战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一趟高水平的拳架应兼备各家武术之长,而无各家武术之弊,且独有无穷之妙,故能适应与各家武术实战中可能遇到的任何情况,并独具优势,这样才叫做无一意不到。

二是无一处缺陷。“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周身每一处都要完全符合太极拳的身法要求,只要有一处错了就全错。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无过不及这个原则,如果有一处做过了,则另一处必有不及,所以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强调身法也是意,而不是形,正是这个原因,如果理解为形,就难免会做过了,做错了。

三是无一瞬迟滞。在走架进退转换的每一瞬间,都要求做到得机得势,“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双重则滞”(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实战中,只要某一瞬间存在双重的错误,就有可能为敌所乘,而不能走化。而周身任何一处错误都可能产生双重,所以无一瞬迟滞,是要求在走架进退转换的每一瞬间,都周身没有任何错误,知己而后知人,自能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三个“无一”,讲的就是懂劲后愈练愈精,精在气势圆满,气势鼓荡,气势腾挪,“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一一后跌,向后用力一一前跌”(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默识揣摩,就要向这里揣摩,可知懂劲后离太极的理想境界还有很大距离,自己还差在哪里,怎么继续用功,也都会清清楚楚,就会一天有一天变化,一天有一天的进步,“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李亦畬《五字诀》)。(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