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 羔羊》是廉政诗还是腐败诗?

 江山携手 2019-08-17

《诗经》里有一首叫《羔羊》的诗,如下: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这首诗,乍一看,就是一伙公仆在公款吃喝之后,悠闲地、大批地走出来(委蛇委蛇),而且都还穿着羊裘这样的高档服装。因此,这是一首典型的腐败诗。

但《毛诗正义》、郑笺、孔疏、朱集传都认为,这是一首廉政诗。这里的关键, 在于对“退食”这个词的理解。

《毛诗正义》曰:《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孔颖达疏:言由国君积行累功,以化天下,故天下化之,皆如羔羊,以致此《羔羊》之化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

郑朱两家略有小异。郑认为退食是减饭,估计不是从一顿能吃三碗减为两碗,而是减少吃公家的饭,多回自己家吃饭。朱认为退食就是回自己家吃饭。

而孔对羔羊也有一番说法。认为羔羊有美德,要把天下人都德化成羔羊,呵呵,这话在今天看来,很有点愚民的味道。老孔这厮还引《公羊传》曰: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义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泥马,“杀之不号”都成了美德了。

但也有人不同意上面的权威说法。清朝的疑古派姚际恒就批判曰:小序谓「鹊巢之功致」,甚迂,难解。大序谓「节俭正直,德如羔羊」。其谓「德如羔羊」,谬不待辨;即所谓「节俭正直」,诗中于何见耶?大夫羔裘,乃当时之制,何得谓之节俭?此诗固赞美大夫,然无一字及其贤,又何以独知其正直乎?

但姚氏也认为“此诗固赞美大夫”,也就是说,这诗还是赞美公仆们的风度和美德的。

由此可见,这诗还真是一首廉政诗、勤政诗,赞美公仆们的风度和美德的“正能量”诗。

不过,我们现代人看到这首诗,很难不望文生义,脑海里马上呈现出一大批身穿名牌的公仆在宴会后散场的景象来。这很像现在人日或混球屎报上一些马屁拍歪了的文章,呵呵,作者未必如此,读者未必不如此。类似的还有“七月流火”这个词,《诗经》里本来是写天气转凉的,现在多数人却用于描写酷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