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 ● 语 我没有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我是顽皮的孩子,做着跟他们一样的游戏:玩石子、丢沙包、打bo、打国……唯独与写作有关的东西,不知道有唐诗宋词。 小学老师让我们写作文,从来不讲,或者就算讲了我也不在意。因为,我背住了一篇范文,足足用了六年。当我应付考试时,我就写:有次考试,我作弊,被老师看到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然后我认错了,老师是桥梁,是蜡烛……我真的写不出作文,多谢这篇范文。我当时脑海里只有动画片变形金刚和西游记。 还有次,老师莫名其妙让我去镇上的中心校参加作文比赛,我是抗拒的,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那天,我还是坐车到了中心校,找到一楼自己的考室,那天天气很热,我的心里不停地打鼓:“写什么比赛,我想回家!” 我是赶上架的鸭子,只好使出绝招:范文。于是,我的心情恢复了瓦尔登湖般的平静,快速地将脑海里早都翻烂的范文写出,我耸肩以后,大步流星走出陌生的考室,无问成绩和西东。然后,这次比赛就石沉大海,我也不想去过问。 初中语文是很有水平的,他有次居然将我的作文公之于众。我当时正在准备上课,他拿起了范文开始念念叨叨,我突然发现那篇作文是我写的。我害怕极了,这语文老师向来凶神恶煞的,这次是又要收拾人吗?我是捏着汗水听完他的“朗诵”。我在班上是莫等生,我从未想过他会念我的文章,我的嘴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末了,他对我那凄凄惨惨戚戚的文章评道:“你要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但我知道这肯定是名著里,知道他在宽我的心,所以直到现在我还不忘这段话。 我考上二中那个夏天,爷爷喊了我最后一声“张令”后就归西了。高一第一篇作文是《窗外》,我还没有从爷爷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于是想到了爷爷在我读初中时,每早六点到小窗外喊醒我,再去散步。爷爷的话不多,但是经常通过足音就可以辨别是他来了。写作文时,同学们都交上去了,我还在那卖弄道:“别慌,我的前言还没有写到高潮。”于是,我的作文不知不觉写到了十五页,第二篇写了十四页,然后请求换作文本。 高一,和小学如出一辙,老师又把我这个写作的歪瓜裂枣叫去参加校内作文比赛,我连门都摸不到,都喊我去。从下面的教学楼转到上面的凌志楼,我可能走了八十二难,腿脚极其不听使唤,内心是呼唤:“我不去……我不去……”但是前有狼,后有虎,我还是壮起胆上比赛的“景阳冈”了。刚一坐定,我就发现隔壁那个女生是尖子班的,我就想跟她请教,她喜欢什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心想这女子喜欢李清照的哦。我有点想认输的感觉,我连同桌都比不过,只有在那唯唯诺诺傻眼了。作文题一发下来,我胡乱写一通,也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然后溜之大吉。 我为了想提高作文成绩,高中就想一个同学请教,请她送我一篇文章《牵过的日子》,我想拿去当范文。我反复研究她那篇文章,确实也收获了不少。在高考前,我有次作文居然上了52分,娃哈哈!《牵过的日子》如下: 似乎还在遥远的梦里,清涟不绝的河水,河畔边密密斜斜的芦苇丛,柔风一舞便舞出絮白的未来;丛中奔跑的女孩,花布鞋,蝴蝶逐飞羊角辫,一飞就飞出一季梦幻;清亮清亮的眸子,不染纤尘的笑靥,一笑便笑出精致的童年。 然后梦被打开,看光与影的追逐,一追就是一个年代。 是谁,将我逐出了幻想的领地?我的芝麻糊还飘香等待,纸风车还在兀自打转,温润的空气里还挂着被渴盼浸湿的眼,可是,冰糖葫芦却早已融化,滴落了一地的香泪早已风干,只剩下干瘪的山楂核,与我共舔岁月无痕的辛酸。 漉漉的青石板,是被什么碾过了,留下辙印蜿蜒;幽幽古井何时已干涸,凝固了对天空深蓝的思念? 我站在时光的门槛,丢掉盛满沙砾的瓷盘,清瘦的臂膀扬起一路尘埃,说好了挥手挥手不挥泪,哪管记忆睡了又愁,愁了又醉。我同一切告别,告别年幼,告别单纯,告别自然的天籁,车水马龙就忽地沉寂,沉寂了下来。这是岁月的导演彩排暂停,还是时光啊,你也在偷着回忆偷着眷念,偷着扯着我一同对抗地球的公转? 什么想要留住我:长草,飞鹰和清河,水波上滚着跟斗的小石子,白云裙裾下翻飞的纸鹤;折叠吧折叠,想要尘封住往事只须交记忆一把锁。我已无法验证沙变珍珠的神话,只因我已走到成长的篱下,歧望着童年的最后一截尾巴,那些被我一步一步牵着走过的日子,已到不了海角天涯。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蜻蜓点水飘江过,零落红叶铺思涯。只以为眼角浊泪皆成华,却不知早已化作心雨下。 我在高中看书的时候挺少的,唯一一本看完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看了一半的《简爱》。图书室只对我们开放了一次,而那次我也看到了一些让人提不起劲的杂志。同学有本《坐在对岸的企鹅》,让我最大学生活有了憧憬,当然我最喜欢里面的犯二方格。飞龙喜欢看韩寒的《三重门》《痞子蔡》等对我也有影响,读书的人总是可以讲很多故事,而我这个理科生只知道刷题。 当然,高中我最喜欢的杂志是《读者》,历史老师开了小卖部,他卖我的《读者》时,还优惠了我五毛钱。 高三语文老师,有次见我题目《与曹操共舞》比较新颖,就念了我的作文。我发现,中学老师挺喜欢念我作文的啊!我再次强调,我写得不好,他们看走眼了。 后来,我去了川农,大爷让我进校后多写,我当然捻熟于心。从大学开始,每晚熄灯后,他们就在卧谈,我直接说:“你们不要打扰我,我开始写了。”于是,那无数个夜晚,我是写完才睡的,记录青春,也是在练文笔。同学们也都很配合,见我在空间里写就过来评论,这给了我莫大的动力。有时候,我不写了,他们反倒来问我,咋回事?他们看不懂我写的,就是爱来凑热闹而已。 大学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农田水利的书,我看见文学架上稀稀拉拉的几本文学书,我选了些喜欢的书借回寝室看。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在图书室里看,看什么呢?当然是看有图片的咯。 我们班的同学很多喜欢玩空间,所以大学期间本班举行了两次空间大赛,什么最佳文采奖,什么最佳装扮奖,什么……奖项倒是挺多的。我有幸蝉联了最佳文采奖。再次申明,我写的不好,只是写得多而已,这个东西还是要经常写。与其说是最佳文采奖,不如是字数最多奖。 后来,我们稀里糊涂就毕业了,我也没有在校刊上留名,只是在空间里留有灿烂微笑。 “你喜欢写作还是群众工作?”领导问我。我听从自己的内心,说道:“写作!”我心想,我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还要我回到群众中去吗?我不去。于是,我分在了办公室,老万不吭哧的分去了其他办公室。他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我每天和文字较劲,好像都不好受。 于是,我开始了公文写作,我还是一无所知。第一次开会,领导让我写会议简讯,我写了好几排,领导最后把我的文章连同标题都改了。额……那已经不是我的文章了。我差点泄气了,但在这个部门,我不能落伍啊!于是虚心请教起来,她后来也有修改我的,但没有大刀阔斧。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文章。我当时写好了,拿给领导修改,他稍加润色,我一键发送到上面,结果呢?这篇稿子居然被采用了。我兴奋地跑到领导面前去汇报喜讯,领导一个榔头打过来,说:“哦,是我修改的哦,以后不给你改了。”我的个天,我才尝到甜头,哦,就不管我了啊!怎么领导都这样,让下属独立自主啊?我于是,又开始了自学成才之路。我开始在网上搜集写作素质,杂志一本也不落下,只为了写好文章。 后来,我又憋出了大招文章。我确实是无计可施了,在心上下功夫,这篇又发表了,我又算松了一口气。后来,我就没有发表什么像样的文章了。 我那时候闲啊,一下村,兰哥和村民他们扯,我就在一边喝着凉茶写着文章。我当时就用签字笔加信签纸写的。我附一篇《暗里着迷》: 时雨时晴的天,忽冷忽热的脸,突然在刘德华的歌声里,找到了一种灵感。无法说清的场景背景音乐也那样依稀那样刻骨。《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怎能触动你的心扉,想念还很多,担心不可少,从那天起,就一直希望好运常伴你。 一生最钟情的就是歌,只可惜,缘起缘灭都与之有关;多可惜,那些歌被我删了又删,存了又删。 有时候,一块地很容易经过,躺上的黄鼠狼和那透明的蜘蛛网,松散的土和清澈的荷塘是小孩随意经过的风景。飞舞的鸽从此沉默,我看着它的满身伤痕,就像每条水沟经过我的心坎。那一丛荒草里,有没有我的同类—野兔或者野猫,只怪我只爱自己,没有那么时间来植树为你们创造一片森林。 《套马杆》永远是我们上班的主题曲,《找一个可以喝醉的理由》永远是喝酒的调调,被我摔过的摩托车宽阔的大道或羊肠小道飘过,我喜欢那样的画面,手里的画板离我那样近,或者一直在我的手心。远处的山,有些等不耐烦了,让万般云彩来迎接我,撒在手背上的雨是传说中的信鸽? 我的希望游荡阳河街上,烈日下,草帽和我一起经过菜市场;怀念着三烈士,想念那种无私的奉献,我也能做到;盼望某天采到金山的腊梅,献给最爱的人 ,一生不忘那花香;但愿能翻越所有的碧山,无尽的平坦就在脚下,谁不向往那顶点;如果有天,我能跨过那莲墩,该有多美好,痴情的雨从墩下游过,风情万种的蒲公英,吹不尽也,道不完;还是觉得平水桥边的那颗树,守护着碧波荡漾的河塘,你的心只是骑在摩托车上,还是在婉转的汽车开过的轮胎印上,轻轻地轻轻地,一只蛤蟆从天边的一潭水中爬过;无所谓石峰的地质频繁,大块的地,大块的山,大块的石,不是山坡上那排无法靠近的石榴所能媲美;那片红梁,没有久违的高粱随风招展,没有金黄的麦炫耀着果实,没有《泪的告白》一次次刺激我的耳朵,没有谁能藏住我的签字笔,和脚底下那一抹泥土;其实,翻山堰里没有贪吃腥味食物的龙虾,只有肮脏的水,和无辜的鱼,还好一片西瓜地载着我的梦,一直到某位导游的心里。这不是赵家,这是我的家。 接着那句我最喜欢的话,“其实,在三轮车上,我许下了承诺,很奇妙,无数个白昼后,我还希望能和某人浪迹天涯”,等我债还清了,坐飞机,去见自己想见的人。看自己想看的风景,写自己想写的文字,听自己想听的歌,见自己想见的人,不想停歇,一生或一世。 Y姐见我喜欢写,就说:“你可以去投稿啊!”我开始不敢,因为自己的东西确实拿不出手。后来,我还是发表了《崇拜·快乐》,这是我第一次投稿成功,虽然没有稿费,但是我已经找到写作的乐趣。我的写作之火就从此刻点燃,生生不息! 后来,我接着发表了一些文章。 后来,我到了成都当老师,在某培训学校,我也是写个不停。比如写作文点评、写未来的信、写了很多。虽然写得不好,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再后来,报社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去就职,我不想再回那个地方了,就婉言拒绝了。 一路走来,也有很多人给我指点迷津。有位朋友说:“你写的很好,但是不通顺!”有位朋友说:“你应该多看名著!”有位朋友说:“你不要讲那么多大道理!”有位朋友说:“写作要精美!”“有位朋友说,你可以多写,我也希望你获得诺贝尔奖。”……太多的人给我建议。我当时有任性不听的,请谅解,我胸怀还不够大吧!越写,我越觉得这写作奥妙无穷。于是,我后来先买了四大名著,好好看没有看的。我又买了国学、名家散文等开始潜心学习。我又把中文系的所有教材买回来看了一遍,大学课程听了一遍。我凡是遇到有提高写作技巧的文段就摘录下来。我把古诗文网里的文章,从开始看起,其乐无穷已。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我了。中文系的书,我还会看第二遍,第三遍……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美。这一路,真的像李泽厚的书名那样《美的历程》啊! 我已经走了很远,已经忘却回去的路。回到高考作文《忘记与铭记》,我忘记了青涩的我,铭记了百折不挠的我。写作是一个人成功的捷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