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癌前病变(二)

 万宝全书 2019-08-18
引言
根据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Arkansas forMedical Sciences)病理专家Mallinger、Quick在《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杂志发表的文章,我们已编译介绍了子宫内膜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部分概念及认识转变,本期请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癌前病变的具体病变介绍。
 
推荐阅读
病理医师、妇产科医师、肿瘤科医师、病理学教师、外科医师、规培学员、在校医学生、患者、健康人群。 
 
病态增殖子宫内膜
雌激素相对孕激素过量时,子宫内膜最早期表现即为病态增殖(disordered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这种情况下,腺体与间质的比例仍相对正常,但可出现腺体稍多的表现。此外,会散在囊性腺体,这是由于持续的上皮增生所致。一般局灶有输卵管上皮化生,低倍镜下可类似非典型改变。这些特征均提示雌激素未受到抵抗、或所受抵抗不足,对于绝经前或围绝经期女性来说,则可能会出现无排卵性月经周期延长。此外,由于这一问题是全身性的,因此标本中所有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有上述特征,而不是局灶性或散在分布。
 

图1. 病态增殖的子宫内膜,腺体稍拥挤、呈囊,伴输卵管化生。
 
良性增生
子宫内膜良性增生、或此前称之为“单纯性”增生的表现是腺体相对间质的比例增加。一般腺体相对间质比例增加是弥漫性的,会累及切片内所有部分;有时也可表现为局灶性,此时一般为小腺体、因囊性变而破裂的腺体,因此而出现可能会让人拗口的“规律的不规则(regularly irregular)”腺体拥挤。此外,可出现核分裂、局灶出血、纤维素性血栓、间质崩解。重要的是,不会出现细胞界限分明(cytologic demarcation)及细胞核的异型性。
 

图2. 子宫内膜良性增生,增生的小腺体及囊性扩张的腺体呈规律的不规则分布。
 
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良性增生与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oidinterepithelial neoplasia,EIN)之间存在显著组织学特点的重叠,鉴别要点在于有无前述细胞界限分明(cytologic demarcation)。简单说来,此处的细胞界限分明是指出现一组与背景腺体显著不同的腺体。具体而言,非典型增生中的所谓非典型是相对背景来说、出现了癌前病变腺体,这一定义与此前所用增生分类中的异型性(atypical)是不太一样的。实际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中的细胞学表现可以非常温和,只是相比背景中子宫内膜来说出现了显著改变而已。
 
众所周知,形态学分析可用于EIN的鉴别,病理医师也可以简单的采用相关标准来确定EIN,具体如:腺体与间质比例大于55%、细胞与背景中的子宫内膜上皮分界清晰、病灶大于1mm、排除癌及类似的良性病变(译者注,该标准来源于2005年《Modern Pathology》杂志的一篇文献,PMID码15529181)。其中1mm的标准是沿用历史习惯,且经过电脑形态学分析,保留这一标准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有助于避免对小灶拥挤区域的过诊断。就这一标准来说,多个不连续病变不能相加。如无法明确诊断为EIN,则可以描述“局灶腺体拥挤”,并备注:间隔适当时间后(一般为3-6个月)再次取材。做这一备注非常重要,因为局灶腺体拥挤有相当一部分在后续取材中会诊断为EIN甚至癌。
 

图3. 一处AH/EIN病灶,相比背景子宫内膜(图中右侧)来说,该处病灶腺体拥挤、细胞学也有异常,且病灶大于1mm。
 
AH/EIN与患癌风险

EIN相关文献已表明,诊断为AH/EIN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相比良性增生要高45倍左右;此外,AH相关文献表明约30-40%的AH患者会同时伴有癌、且1/3左右具有肌层浸润。因此,对于确诊为AH/EIN的患者建议进行子宫切除。对于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还可选择含大剂量孕激素的药物治疗。相关研究表明这一治疗也是有效的,部分患者会因此而出现多种化生性改变、腺体拥挤程度减轻、异型性消失。还有文献研究了预测雌激素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标记,但相关结果并不一致。
 
分子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

如前所述,确诊AH/EIN需要光镜下、有满足客观标准的具有分子异常的腺体克隆性增生。这方面目前已确定有几个明确的异常,且可用于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
 
目前认为,抑癌基因PTEN异常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83%的子宫内膜癌、55%的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均有PTEN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表达缺失;不过,因良性病变而切除子宫的标本中会有19%出现斑片状阳性,良性子宫内膜活检标本中这一比例可高达43%。也正是因为良性子宫内膜中也常见PTEN改变,且染色方面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解读困难,因此免疫组化PTEN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中可能并不是那么有用。
 
PAX2是Mullerian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发育中的重要基因,成人子宫内膜为细胞核阳性,且正常情况下为明确的细胞核阳性,一旦出现着色缺失则很容易判读。PAX2免疫组化染色缺失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中的几率为71%,而在子宫内膜癌中这一几率为77%。与前类似,38%的良性子宫内膜标本中会出现局灶表达缺失。
 

图4. EIN,免疫组化PAX2着色缺失;陷入的正常腺体(右侧)可作为阳性内对照。
 
需要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罕见情况下癌前病变中会出现PAX2的表达升高,可能是代偿性升高所致。当然,需要记住的是不要将PAX2作为子宫内膜活检标本中的筛查手段,但解读困难的情况下其染色缺失可能有助于AH/EIN的诊断。因此,目前对于PAX2用于AH/EIN诊断的总体意见是:合理应用,可有助于支持AH/EIN的诊断;但确诊则首先需要满足前述组织学标准。
 
错配修复缺陷导致的微卫星不稳定,也可导致AH/EIN及子宫内膜癌。这一观点早已得到证实,尤其是Lynch综合征的情况下。AH/EIN中错配修复问题主要集中于散发性MLH1启动子超甲基化,但目前还并不能常规评估AH/EIN的原因是否为错配修复缺陷。
 
其他标记物在AH/EIN诊断中的意义正在研究中,如bcl-2、β-catenin,但目前用于临床实践为时尚早。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Mallinger WD, Quick CM.Benign andPremalignant Lesions of the Endometrium[J].Surgical pathologyclinics,2019,12(2):315-328.
DOI:10.1016/j.path.2019.01.0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