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零壹贰012 2019-08-18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飞去暗防风雨夜,握来光射斗牛寒。

宝匣秘藏英气在,提携终拟斩楼兰。

我国历史上,经典的战役可谓数不胜数,但在东汉时期,有这么一次长途遥遥、冒雪翻山、跨越千里的奔赴,他们只为拯救数十人而不辞辛劳不畏艰险,这便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军事行动,史称“十三将士归玉门”,此次军事营救可以说是冠绝今古,令人可歌可泣!

细细品味,巍巍大汉那种特有的雄健浑阔,那种大汉特有的铁血气质顿时扑面而来,令我辈大口沁凉,精神为之一振。先辈们筚路蓝缕十分不易,这让如今的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这个“ 汉” 字,他就是我们民族真正的魂魄。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汉灭亡以后,匈奴趁机卷土重来,西域各国也开始各怀鬼胎,蠢蠢欲动。东汉恢复国力之后,再度经营西域,斩断匈奴之右臂,并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耿恭,字伯宗,陕西兴平人,是东汉著名军事家、亦是“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的大将军耿弇之侄。据史书记载,耿恭“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耿恭任西域戊校尉,屯驻后车师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他与同在柳中城的关宠互为策应,此战略配合像一把钳子一样,牢牢的卡嵌在天山通往北匈奴的交通要道之上。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永平十八年二月(公元75年),北匈奴的军队突发猛攻,疯狂进攻车师,耿恭随及派出300骑兵前去救援,无奈寡不敌众,三百兵卒全军覆没,车师后王被北匈奴人生擒,一番羞辱后残忍杀害。

得知救援失败的消息,耿恭知道,此事已经非常危机了,但是,还未等他做出反应,北匈奴人已兵临金蒲城下。危急时刻,耿恭亲自督战,和匈奴大军在金蒲城展开了惨烈的攻防大战。

耿恭突发奇想,让百余位守军在弓箭上全部涂上毒药,然后根据喝令,站在城头择时往下放毒箭,史书记载:“虏中矢者,视创皆沸。” 也就是说中了毒箭的人,伤口溃烂,到了晚上,匈奴大营中一片哀嚎,十分不堪。

耿恭趁敌疲命,又率领全部将士前来劫营,未等匈奴兵卒反应过来,耿恭率众突袭,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大开杀戒,敌军顿时吓破了胆,匈奴头领终于撑不住了,哀叹道:“ 汉兵神,真可畏也!” 遂、溃败而遁。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耿恭亲率大军,大破匈奴)

此役,耿恭虽然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他明白,战斗损耗很大,如果匈奴再度引兵来犯,城池必定守不住,于是他率众退守到了疏勒城。

永平十八年七月(公元75年),北匈奴人又来了。耿恭招募了数千名兵卒,十分勇猛,他们猛闯敌阵,北匈奴首战失利。但这次他们并未急着退去,而是切断了城中的水道。水道被断,汉军开始严重缺水,一度出现了“笮马粪汁而饮之”的惨象,最后不得已打井侥幸挖出了水。耿恭命官兵提了几大桶水在城上泼水给北匈奴人看,匈奴人看完斗志一下子泄了一大半。

漫长的围城之窘还在继续,过去的盟友车师人也叛变了,居然选择与匈奴一起攻城。几个月过去了,城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统统煮着吃了,战士们一个个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了几十人,但令人感动的是:要塞仍未陷落,幸存者亦宁死不降。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要塞仍未陷落,幸存者仍旧死战守城)

而彼时的北匈奴也疲惫了,他们非常狡诈,使出了招降一招,答应让耿恭当他们的白屋王,还给他找美女当老婆。耿恭引诱使者登城,随后亲手将他斩杀,并将使者的尸体叉起来,硬柴架起,在城头上做起了人肉烧烤。一千年之后,岳鹏举写下了慷慨激昂的千古名作《满江红》,其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便典出于此。

耿恭的烧烤之举,彻底惹恼了匈奴人,他们开始疯狂地攻城。城里活着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后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此前派遣到敦煌寻求援军的部下范羌身上。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永平十八年八月六日(公元75年),刘庄病逝,继位的是大书法家汉章帝刘炟,汉章帝虽为一代明君,但治国略显保守。于是,朝廷中展开了一场空前的辩论:到底要不要派兵营救?朝堂上有一部分人强烈反对派救兵,他们认为:距离太远,未等援兵赶到,耿恭等人早就死了。这时,司徒鲍昱站了出来,他竭力请求速派援兵,在面对皇帝和文武百官,司徒鲍昱说出了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段话,至今读起来,仍然荡气回肠,令人振奋不已: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现在将士处于十分危难的境地,若朝廷不派兵前去救援,一方面纵容了匈奴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难以抚慰死难的将士。这个时候如果不去救援,倘若匈奴再度犯境,谁还愿意为朝廷前去卖命?”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不为大汉耻)

司徒鲍昱的这番话,犹如陈汤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听来,依旧振聋发聩,令人热血沸腾,犹如中国最强音。或许,这就是汉军百战百胜的原因之一吧!巍巍我大汉,绝不抛弃任何一个汉军儿郎!

朝堂哄吵,司徒鲍昱一番鞭辟入里的言辞,刘炟大为感动,权衡再三,汉章帝不顾群臣的反对,下了决心,决定派兵救援,于是乎,一次名垂千古的千里大救援正式开启,此次营救行动,堪称东汉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一次名垂千古的大救援正式开启)

公元75年冬天,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他们整善军队,一共挑选了七千余人,兵精马饱,出发了。援军中,就有耿恭忠实的部将范羌。

公元76年正月,七千人的援军赶到柳中城,打败了西域藩国的联军,柳中城光复。但问题又来了,耿恭部所在的疏勒城和柳中城相隔着茫茫天山,要不要去救援?

救,怎么救?天知道翻越天山会死多少人?为了拯救耿恭区区几十人,付出这样的代价,值得吗?偌大的疑问横亘在众人面前,大家不知如何抉择。

此时,将军王蒙等人掉转马头,准备东归,只有耿恭的部下范羌站了出来,坚持决定救援,于是王蒙拨给范羌2000人马,让他前去救援。可惜的是,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他们是如何翻越茫茫天山的,这中间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将士,遭了多少常人难忍的罪,一个月之后,他们终于越过了天山。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巍巍我大汉,绝不抛弃任何一个汉军儿郎)

某天深夜,疏勒城外传来了阵阵兵马声。耿恭等人拖着孱弱的身体全都爬了起来,准备迎接战斗拼死一战。

突然,一声清脆嘹亮的声音刺破了玄夜,直透耳膜,迅速传来——“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 ”

得救了!得救了!史书记载了他们在疏勒城胜利会师的一幕:“开门,共相持涕泣。” 短短七字,读罢,使人泪流满面!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开门,共相持涕泣。)

次日,耿恭等人同救兵一道返回,可难缠的是,北匈奴又派兵追击,汉军且战且走。耿恭本部二十六人饥饿已久,再加上连日奔波,途中不断有人体虚脱水而死。三月,当他们抵达玉门关时,仅仅剩下了十三人。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见到这十三名勇士归来,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速速给皇帝上疏,为这十三名勇士请功: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左国顺老师的画作《十三将士归玉门》)

司徒鲍昱深赞耿恭节义超过苏武。汉章帝于是拜耿恭为骑都尉,跟随耿恭生还的那十几位铁汉,也各有封赏。耿恭和疏勒城的守兵,简直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堪称大东汉的铁血英雄。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与我们大汉这十三位猛士的事迹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后汉书》范晔曾评价道:“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壮哉猛士!“不为大汉耻”,这五个大字,至今读来,令人十分动容。瞬间,一股铁血浩然的气概油然而生,让人激动不己,更令人振奋不已!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不为大汉耻)

可悲的是如今这个小鲜肉横行的时代,很多人疯狂追韩剧,迷恋那些娘里娘气的荧屏形象,多数人还沉浸在宫斗神剧中无法自拔,而“疏勒城十三勇士”的故事却鲜有宣传,甚至还没有被拍成励志影视剧,来砥砺我们后人,这究竟是吾辈之荣还是我族之耻?留给大家评说吧!

让我们永远铭记背负在自己身上的这个“ 汉”字,请记住:我们是汉人,不为大汉耻!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门外车骑喧嚣,雪未干,夜不眠;

素梦无恙,冷枕不耐五更寒;

枕戈待旦,簇箭搭弦,请试甲胄月光寒;

狼烟烽火锦旗摇,乱风折杆任撕飙;

依稀记得君共我,当时美少年?

浊酒碎杯,座上马正酣;

踏过断壁残垣,披铠挂剑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