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的本质

 江山携手 2019-08-19

胡跃荣《诗词漫谈》

第一章  诗词语言

第二节  诗词格律的内涵

许多人对诗词格律也不理解,不是说中华诗词不仅有韵而且还有律么?一般地说,诗词的韵相对好理解,也容易运用,而诗词的律可就不太容易简单地讲明白了,进而还有宋词、元曲的调要讲明白的难度相对更大,而且,即便明白了诗歌词曲的律与调,要灵活掌握和表现其律其调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于是前人就发明了简单直接而又便于灵活掌握和表现诗词韵律及至于调的一种简约方法——格律。而且,格律还是当代人今天才有些明白了的“数学模型”的最初的形式。

说穿了,诗词格律只不过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对诗的声律特征及其表现规律的一般性描述和总结,是在诗词艺术修养中获得的经验,说的是守住了这些规则就可以一般性地保证其作品更容易获得声律美而已,只是一般化地协调了声律结构,并没有说符合这些格律的文字就一定很美、就一定是诗,其中还有修辞、造句、谋篇等等文字素养的问题!同时,人们拟定格律时也没有说,不符合这些格律的诗就一定会声律不和谐。自从诗词格律出现以来,古风与格律诗从来都是相互媲美而共同繁荣的,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所以说,诗词格律的出现是人们研究声律美的产物,是为提高诗词语言的品质和声律美服务的,却不是排他的。换句话说,诗词语言无论是否有格律,也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其共同点都是要有声律美的。如果写格律诗词的话,合格律是大前提,但合格律的未必是诗词。如果因为学不会而不能掌握诗词格律或者不能用诗词格律表现语言的品质和声律美,不写格律诗就是了,写那些不需要格律的诗也不会有谁在背后指脊梁骨的,何必要为难自己呢?尤其对诗词格律一窍不通时还要改革格律诗岂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格律诗究竟招谁惹谁了?是妒忌她的美么?这种破坏文化、亵渎美的坏念头是怎么可能产生的?是人品太差么?人品太差就无法涉足艺术,尤其会亵渎美。

格律诗不仅仅有保障声律美的内涵,其中还普遍加入了语句构造的句型句式美的特征,尤其是宋词,这更说明了格律诗对品质的追求。人没有品位其语言便没有品位,语言没有品位,又何来诗词品位?能谈什么意境?其实不用例举古人写格律诗时是怎么破格的,即便古人某件作品在某处破格了格仍不失其美(只要声律和谐,原本就与格律不矛盾),但现代临摹者果然也能据此填描得像那么回事么?更没必要说诗境、意境了。我就是不明白,果真是对诗词规则和声律系统精通熟练到了很高的程度,咋地还会让读者读他的作品时会舌头打结、如鲠在喉呢?真的是汉语越是夹杂不清就越是深奥、越是艺术了么?那样的东西也能算是诗吗?果然是那样的话,中华诗词还能算是五千年文明?中国诗人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比如说,像什么是“孤平”的问题,我在《诗词入门》中已经用声律原理讲得很仔细了,这里可以再换一种方式来理解。声音原本就是一种“波”,而现代科技描述和表现声波的方式方法是用“曲线图”称为音谱或频谱,若用这种手法来描述,如表现“仄平平仄”的声调起伏,就可以用光滑的符号 “︶”表示,其走向说成是“向下凹”的,其中的两个平声的第一个是位于声调下滑的过程中,第二个是位于声调上行的过程中,两者联合表现声调和音质的光滑和谐,同理,表现“平仄仄平” 的声调起伏可以用光滑的符号 “︵”表示,说是“向上凸”的。因为平声相对于仄声的弱势,当两个双声字组相连时,连接处的“孤平”就容易失声,所以在语句之中的平声就可以用两个平声相连而加强,何况还是为了声调的“光滑”转换。换句话说,造成失声的声律结构如同陷阱,越过去者可不当回事,而没越过去则会陷入其中而不拔。于是,律绝中的“仄平仄—”可用图形表现成“Vˉ”,光看这个图像就可知道所以然了,更深奥的道理还可以告诉读者:其中底部的“尖”是因为弱势被强势挤压造成的(和地震带产生的原理一样),数学描述“尖”的特性是:“凡是曲线在有尖的地方必定不光滑(可推理于曲面),而且最不稳定”,曲线、曲面在这些地方最容易断裂,石头的尖最容易破损,像铁路、公路就不容许这样的设计,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是自然之道!读者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大脑判别什么叫“孤平”。如果“孤平”和“孤仄”都限制的话,语言就会受过度制约了,于是律绝格律才会放其一(权衡两害取其轻)而作为宽限模式而已。

简而言之,要把“破了格的好句子”看作偶然事件才是正确的态度,要么就得根据声律原理说明可以一般化的理由,若果真偶然的破格可以成为普遍规律,显然格律也就不成格律了,更不可能被人们所公认,这是最简单的逻辑问题,中国文人逻辑思维能力低得太可怕了!好比说,合理不一定合法,也仅仅是特例而已,所以合理是不可以取代合法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再比如说,据理可以力争,力争的未必据理。有好句子(可得是别人都认为好哟)就可以不拘格律,但格律诗中有不拘格律的句子大多都不会是好诗词,因为由此一句就可以完全破坏全诗的声律系统!

基本可以肯定:学别人破格而且还想得到好句子的人通常都会以失败告终——这就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还拗什么救?文人不学自然科学是导致思维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更由于知识贫乏而浮躁以至于经常无法进行逻辑思维,更多的人就连其自身的一点底气都没有了,所以才习惯于虚张声势地“旁征博引”而人云亦云!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文化就没有可能复兴的机会,甚至还会直接导致社会崩溃。

所以说,对于破了格的好诗句的态度只能是于中解读其意境和情感表露的难以替换的形式,理解其“不得已”,感悟其语境、诗境才是根本,破了格的声律结构一般是不可临摹的,最多也只能用作为创作宋词“合句式”的参考(律绝没有“合句式”,这也可能是导致宋词放宽格律而产生“合句式”的基本原因之一,或许可因此断言:古代文人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文人望尘莫及的),而决没有将偶发个案作为格式临摹的道理,偶然的事情还是顺其自然的好,“破格”毕竟不会是正宗的东西。

人们习惯于问的一个问题:填词一定要严格地遵守《词谱》所给定的格式吗?我的回答是:未必!这可能会使很多读者感到意外,事实上,现在流行的各种《词谱》原本就不是正宗的词牌格律。宋词格律原本就是很宽松的,尤其是在有句型句式的情况下,一般就没有宋词格式的约束,即便是被人误会成稍有破格也无伤大雅,或许还能添生更多的韵律特色。但由于现有的每一本《词谱》中都问题多多,什么样的格律才是标准格律的问题原本就没有解决,甚至什么是宋词的声律?什么是宋词的调?人们其实都不清楚或不识,又从何谈起“破格”的问题?并且,这种状态一时是没法改变的,而且还有那么多“诗论”、“词论”在破坏和误导着诗词文化,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词作者最好只是将《词谱》作为参考,更重要的还是对照具体的、公认的经典词例填词,当人们还没能真正认识宋词时,这样会比较稳妥些。

我说:“现有的每一本《词谱》中都问题多多”,这可能引起人云亦云者的群起而攻之,这不要紧,只要人们能早一些真正知道唐诗宋词究竟是什么就好了,只要能还原唐诗宋词的本来面目,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被亵渎、不再被莫名其妙地弄得面目全非而让当代及后人能够重新写得出几首真正的好词来,就是莫大的功德,被别人骂两句又算得了什么呢?真理都是要由时间检验的。

为了读者对上述问题有些清晰的认识,谁都可以提出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考证一下现行的《词谱》有多糟糕:

先问:比如像柳永、苏轼的自度体词,可能原本就没有其他人的作品参考“可平可仄”,那么,今人填该词牌理所当然就只能按柳永、苏轼的作品唯一确定格式,是否每一个字处都得要和柳永、苏轼的作品对准了才行?还有“可平可仄”的余地吗?哪一个字的平仄对不上才算是出格?临摹任何自度体都有这类问题!填词者能够不出问题吗?又怎么保证果然没出问题?

再问:在首创词式之后的第一个采用该格式填词的人他又是如何“可平可仄”的呢?是谁容许他可以不同首创词式对齐平仄的?

又问:《词谱》上的那些临摹者的作品与首创词式不一致时为什么就不算出格?反过来还被用来作为后人填词时的“可平可仄”的依据?凭什么?

又再问:尤其在明明知道这个临摹者根本就不懂得诗词或者其文字狗屁不通时,或者其声律明显地很不和谐时,却要你据此“可平可仄”,你会服气吗?

这一系列逻辑问题就足已说明:宋词艺术中独特的声律原理、构式方式和句法技巧与创作规范原本都是存在的(否则那些“可平可仄”就没有来由了,也肯定与那捕风捉影的“倚声填词”毫无关系,否则,倚声的话还可能有文学艺术吗?文学艺术与音乐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只是这些早就失传了而已。换句话说,正因为元明清之后的人们不知道宋词艺术的这些基础知识,所以才会无可奈何地根据不同作品来假定“可平可仄”作为搪塞,这就自然会将合格与不合格的作品都混到所谓的“标准格式”中来了,仅凭这一点,还可能是标准格式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