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未雨绸缪7ek26q 2019-08-19

01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这里说的顺其自然,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刻意为之。那你可能会问,不刻意为之和无所作为有什么根本的差别吗?当然有!而且还不小。

我们可以从庄子的《养生主》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来了解。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就是来自庄子的《养生主》这篇内容。这个故事具体讲的什么内容呢?

这个故事讲的是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庄子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意思是说,庖丁为文惠君宰牛,手触肩顶、足踩膝抵等各种动作,牛的骨肉分离所发出的砉砉响声,还有进刀解牛时哗啦啦的声音,都无不符合音乐的节奏,与《桑林》舞的节拍,《经首》曲的韵律相和谐。

文惠君问庖丁,你解牛的技艺如此高超,是怎么做到的呢?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围。开始我宰牛时,见到的都是整体的牛,三年之后,就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宰牛时全凭心领神会,而不需要用眼睛看。视觉的作用停止了,而心神还在运行。按照牛的生理结构,把刀劈进筋骨相连的大缝隙,再在骨节的空隙处引刀而入。因为完全依照牛体的本来结构用刀,即便是经络相连、筋骨交错的地方都不会碰到,何况那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砍骨头。我的刀用到如今已经19年了,宰过的牛也有几千头,可是刀刃还像刚开口的时候一样完好无缺。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牛的骨节间有缝隙,刀刃却薄得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刀刃的活动肯定有足够的余地。所以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刚开口时一样。虽然如此,每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看到它很难下手,依然惶惧警惕,目光盯住此处,动作放慢。动刀虽然很轻,整条牛却哗啦一声立刻解体了,就像泥土被堆积在地上一般。我提刀站起,环顾四周,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02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这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人认为庄子的思想是一种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思想,而中这个故事中,我们其实可以明显看出,这种顺其自然,是在懂得“道”之后,在技艺出神入化之后,才能做到的,而并不是很多人眼中的无所作为。而不刻意为之的意思是,已经懂得了如何做,然后才能做到顺势而为,就像庖丁一样,如果不是长时间的训练和学习,他的技艺不可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

那怎么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呢?光靠学习和练习就够了吗?当然不够!

庄子在《庄子·养生主》的另外一句同样著名的语句中可以得到体现。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 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意思说,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只能疲惫不堪了。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做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伦。

其中,第一句话是被引用最多的,当然很多人对这句话都有误解,认为庄子是反对学习,不求上进。但其实恰恰相反!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庄子的这句话,至少有三个层次。

03

首先,如果庄子反对学习的话,他为什么还要写十余万字的《庄子》呢?白居易有一首诗:“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意思是说,既然不说话是大智能,老子自己又为何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呢?所以,我们不要上庄子和老子的当。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其次,这一篇是《养生主》,其实用大白话说,就是如何活得长寿,活得自在。我们都知道,学识越高,痛苦越深,学问越多,烦恼越大的道理。当然庄子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庄子说不追求名声,不触犯法律,顺着自然天性去做事,才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伦。

最后,那为了少烦恼,不痛苦就不学习了吗?当然不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当我们将知识和思想融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的智慧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像庖丁解牛一样,根本感觉不到自己是在解牛,这才是最终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我们常说的“心流”是类似的。

综合起来,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庄子并不是反对学习,而是说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要读死书,而要顺其自然,能学多少学多少。就像我们常开玩笑说“不要这么拼命,钱是赚不完的”,意思是不要一味钻到钱眼里面去了,以追求金钱为目的,这样反而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一味苦读诗书,日思夜想,当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的人生少了很多乐趣,也会增加很多痛苦和烦恼,而为了少烦恼,我们应该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让它可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这样反而违背了我们的出发点,不是顺应自然。

04

在《养生主》中,庄子除了阐释自己的顺其自然的人生观以外,还有我们“接受”或者说“尊重”自然。庄子说: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意思是,水泽区的鸡,虽然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一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们并不希望自己被样在笼子里。养在笼子里的鸡,虽然神奇旺盛,但是它们并不快乐,因为这并不是它们自然的状态。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其实也对学习也有精彩论述,《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里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很多人也有误解,以为老子反对学习,学习是对道的损害。其实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那应该如何理解呢?

05

这两句话,其实应该是连起来理解。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首先“为学日益”的意思是说:学习和做学问的人,他们每天都能从认识或者学到的知识中有所收获。那么日积月累,他们的学识素养也就越来越高。

然后“为道日损”的意思是说:按“道”来行事的人,他们每天会从学到的知识中,减损并改正那些的错误言行和思想,剔除自身的错误意识。不断减损之后,最后留下来的,都是保留在潜意识里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让我们做事的时候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境界其实也可以用“庖丁解牛”的状态来理解。

一开始学习解牛,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是错误的行为,是需要纠正和摒弃的,随着你的技艺不断增加,你错误行为也就会不断减少。最后,解牛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就像自己根本感觉不到在解牛一样,这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也就是庄子说的“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的境界。

06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真的读懂了吗?

其实,不管是养生,还是学习,老子和庄子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他们并不反对学习,而是要懂得和尊重自然规律,在不断学习中,摒弃那些不必要的、错误的东西,不要为了读书而去读书,不要去刻意为之,最后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点。

好了,今天我们通过《庄子·养生主》这一篇的内容,分析了庄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于学习、养生,以及“无为”的理解。其中我们重点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释了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以及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其中都体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这也就是道家思想中“道”的深刻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