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 (Design Thinking) 说的简通俗一点就是一种设计方法论。 这种设计方法论需要将人放回设计场景的中心。学会将人放在首位,这才是设计思维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的设计,也叫做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所以设计思维也可以解释为一套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解决问题就需要从人的需求出发,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去解决的方案。 例如,一位客户去拜访了一家广告公司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一个宣传广告,在此之前客户已看过这家公司为其他客户做过的案例,但是这位客户现在手上呢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广告在运作当中,于是他就可能会要求这个公司为自己定制一个类似的广告。那么这时候设计师就要以构思出一个解决方案作为起始点,调研这个客户他们公司的各种信息 (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产品设计思想、竞品数据等等信息) ,以便专门针对这位新的客户、新的产品、新的需求、新的风格等因素,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设计思维为客户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例子。那么执行这个案例的设计师到底该怎么思考怎么去执行落地呢?一般会分为一下一个步骤: ①确定推广主题;②了解产品买点;③确定设计思路;④执行设计;⑤发送客户审核。这个步骤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商业闭环。才有机会被客户采纳。(当然设计师也有能升职加薪嘛) 现在在日常的工作中,你会见到大部分的公司都有自己的设计思维模式,这些设计思维模式大致可以总结为五个阶段的改变:①同理心,②定义,③假设,④原型,⑤测试。这个五个阶段最初是由斯坦福大学哈斯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提出的。然后我们可以把这几个阶段一一对应到我们上面所说的案例中去,就会发现我们执行案例时所要做的事情与我们所说的这5个阶段的模型是可以匹配上的。有的人就会说了你哗哗了这么多,这五个阶段都是什么意思呢。 总结一下就是用同理心代入 (Derivation) 定义,用同理心建立 (Build) 原型,通过原型反推 (Reverse) 原型的成立,最后用测试结果证实 (Validate) 定义的正确性。 用案例来说就是站在客户和受众的双重角度上想问题就是所谓的同理心,以客户和普通大众的思维去定义客户产品的定位。提出多个建设性的方案,各个方案之间相互验证,最终将设计方案反馈到客户进行落地。 总之,产品设计存在差异化和共通性,在今天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明显。虽然设计思维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具体而又死板的设计方法,但是只要设计师们通过自己的设计经验积累总结归纳出一套适用自己的设计思维才能在设计工作中走的更加长远一点。 感谢阅读,我是漫读,时刻专注设计界的那点事,专注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漫读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