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审美艺术

 江山携手 2019-08-20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公元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西塞山怀古》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西塞山”六朝时著名的军事要塞。“王濬”晋宜州刺史。据相关资料记载,王濬奉命伐吴,造大船,以木为城,起楼,每楼可容二千人。这首诗歌的艺术性很强,无论在结构上,或者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审美特点。下面择其主要谈谈。

一、结构严谨美

“诗文的结构安排也是诗人情感表现的主要方式之一。”结构是诗人认识事物,绘景抒情的过程的具体体现。从写作学理论来说,结构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总体来说,前半部分叙述历史实事由概括到具体,后半部分描写景物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个诗歌的结构来看,符合诗歌结构的“起、承、转、合”的结构要求。第一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是“起”,写历史事件。第二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承”上的事件并展示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第三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是“转”,进入对事件的感叹。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合”,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并发出感叹。这样,诗人在严谨的结构中,由怀古到伤今,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不但使诗歌意境开阔,而且更好地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了诗歌的感染力。

 二、对比突出美

 对比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手法之一。“有比较才有鉴别。”“在事物间的比较中突出某一事物,或者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对比主要体现在古今的对比上,在对比中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诗歌的前半首“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里主要是写历史,前两句中那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与后两句冷落荒凉的江防陈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半首“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对现实的感叹。这样,整首诗的前后两部分又形成对比,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而想到过去,再回想到现在,由过去联想到当时中唐的社会现实。诗人在对比中,表现出现在国家虽然在形式上维持着统一局面,但藩镇割据严重,国家也面临着无尽的危险,一种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

  三、情景谐和美

 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诗人很注重“借景抒情”及其在情与景的相互关系中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文学理论告诉我们,在文学艺术中,情与景交融,或者“一切景语皆情语”,或者景是为情服务的,这不但表明了情与景的关系,也表明了景对情的作用。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往往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景物描写使情感得以形象化的表现。在《西塞山怀古》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就是一种景(境)的描写,营造了凄凉凄寒的景象,蕴含着出物是人非的感慨,产生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审美效果。就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垒萧萧芦荻秋”来说,诗人以景结情,即使“今逢四海为家”(即江山一统)但“垒萧萧芦荻秋”,诗人以奔流在秋色里的江水,摇动在寒风中的芦荻,渲染了苍凉、悲壮的气氛。这不但把环境氛围与诗人伤今之情和谐地统一起来,使诗歌富有形象感,而且在这样的情景交融中,蕴情于中,表达了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之感叹,从而使整个诗歌意蕴深刻,增强了诗歌的感人的力量。

 总之,刘禹锡的这首《西塞山怀古》,在客观地叙述往事——六朝覆灭,描绘古迹——“千寻铁锁沉江底”之中,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给当时骄奢腐败的唐王朝不能不说是一种警醒,也借此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