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塞山诗话3]刘禹锡与西塞山/黄开才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黄开才,文化学者。黄石市散文学会副主席,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黄石老年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曾担任黄石市委宣传部调研科科长、新闻科科长,广电局副局长,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在中央省市媒体发稿数百篇。对黄石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很深的造诣。撰写了不少“解读历史、感悟人生、穿越时空、意境深远”的历史文化散文,出版了《磁湖秋月》《历史的雕塑》《诗韵墨香》等多部专著。


刘禹锡与西塞山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作家。中国写咏史诗的顶尖级高手。他的怀古诗,充满了苍凉厚重的历史感,流露出为国为民的忧患情,堪称中国咏史诗的典范之作。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名著《中国大历史》一书中,高度评价刘禹锡:“提及公元280年晋朝之入南京,当时的统一,不过昙花一现,无乃一种幻觉。至9世纪刘禹锡所作的诗,(《西塞山怀古》),提及此事,才能因为有了历史的纵深,将当日的情景看得更真切。”

刘禹锡的历史纵深感从何而来?他同西塞山又有什么渊源?这件事还得从公元824年说起。

 唐穆宗长庆四年,即公元824年,时任四川夔州刺史(现四川奉节)的刘禹锡,调任安徽和州刺史(现安徽和县)。刘禹锡顺江而下。他无心领略大江两岸的秀美风光,无心游览大江两岸的名胜古迹。下三峡,过荆江,穿过白云黄鹤的故乡,也不想登临一望。

此时此刻,刘禹锡的心情非常沮丧。因同柳宗元一起,参与王叔文革新集团的变革创新,惨遭失败,被一贬再贬。从监察御史,贬为刺史,又从刺史,贬为司马。好在这一次没有贬官,只是平调。但从“肉锅里”掉进了“粥锅里”,从一个富庙的“方丈”变成穷庙的“住持。”
  船行数天,来到了长江中游“吴头楚尾”的江面上。突然,他眼睛一亮,只见:一山飞峙大江中,危峰雄塞露峥嵘。似将惊涛拦腰斩,巍然屹立挽狂流。

这不正是他的前辈,前唐著名诗人,苏州刺史韦应物所描绘的“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的西塞山吗?!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好了起来,晦气为之一扫,精神为之一振,诗兴为之大发。西塞山扫除了他的晦气,西塞山振奋了他的精神,西塞山引发了他的诗兴。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大诗人的刘禹锡,熟读历史,研究历史。特别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烂熟于心。他知道,西塞山,不仅仅是作为一座名山而存在的,而是见证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三国魏、蜀、吴大战的历史,见证了从魏、晋战乱到短暂统一的历史,见证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企盼安定和谐的历史。
  他抚今追昔,借景抒怀。他要叙“往古之事”,发“怀古之思”;忧“战乱之虑”,感“兴亡之慨”。
   于是,刘禹锡怀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为人镜,可以明得失”的心境和情怀,吟就了这首千古绝唱。

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前四句写史,后四句写人。
  “王
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是晋国大将军王率师由益州顺江而下,直捣金陵。王,时任晋国益州刺史。据《晋书》记载:晋武帝“谋伐吴,诏修舟舰。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门出,其上皆得驰马来往。”晋武帝计划讨伐吴国,命令王造大型船舰,王就把大船连在一起,编成舰队。舰船长达几十米,能承载2000余人,以船为城。四面开门,上面战马可自由驰骋。看到晋军强大的队伍,浩大的气势,金陵(今南京城,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帝王之气黯然消散,败亡之气昭然可见。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说的是东吴国王孙皓(吴国末代皇帝,孙权之孙),为阻挡晋军,以长江天险为防线,在西塞山设置拦江铁锁,妄图以“铁锁横江”,阻止晋军的凌历攻势。据《晋书·王传》载: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傅草为人,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水麻油,在船前,遇锁,燃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这就是说,王到了西塞山天险以后,做了大筏数十个,前面扎着草人,后面的战士披甲持杖,会游泳者,用筏子先行。晋军做了几十个大火炬,上面灌了许多麻油,遇到横江铁锁用火炬烧之,不到一会儿,铁锁被大火烧断,船直奔向前。吴主孙皓看到败局已定,只好“备亡国之礼”,石头城里打出了投降的“白旗”。
  刘禹锡之所以选择西晋灭吴这一历史事实加以咏怀,一是他来到了西塞山,看到当年古战场有感而发。二是为了阐明“兴实在德,险不足恃”的深刻思想。说明结束战乱,统一中国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如果说,前四句诗侧重于 “叙往古之事”的话,那么,后四句则是“发怀古之思”了。诗人在叙完往古之事后,笔锋一转,由“往事”折回到眼前的山川风物,把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在一起。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说的是朝代更迭,几兴几废,真叫人感伤往事。作者把包括东吴在内的六朝,用“人世几回”一笔带过,视野宏通,情思悠远。一个“伤”字,既带有反思历史所产生的感慨,又饱含审视现实引起的忧虑。

“山形依旧枕寒流”,到了此句,才真正点题,把诗歌中的怀古对象“西塞山”推入一个特写的镜头,画面雄阔而又凝重。朝代兴替,几兴几亡,而作为六朝兴亡见证者的西塞山,依然头枕江流,无改其固有的奇伟峻峭,一直向东方流去。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如今四海一家,天下一统,旧时的营垒早已废弃,只见今日的西塞山芦荻萧萧,秋风瑟瑟。从表面上看,作者是在为今逢盛世而欣喜讴歌,但是,如果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不难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势日衰,藩镇割据与叛乱也频繁发生。作者之所以着力渲染“故垒萧萧芦荻秋”的悲凉陈迹,就是警告那些妄图恃险割据的藩镇不要轻举妄动,重蹈历史的覆辙;也是提醒唐王朝统治者,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藩镇的割据分裂保持高度的警惕。

由此可见,刘禹锡历史的纵深感和历史责任感是何等的强烈!他的眼光如此独到,看问题是这样的深刻,正因为如此,才写出了千古传唱的壮美诗篇。

《西塞山怀古》,作为咏史诗中的千古绝唱,气势纵横开合,境界雄阔深远。作者以横扫千军的气概,将那鳞次栉比的“楼船”,黯然飘逝的“王气”,沉入江底的“铁锁”,高挂城头的“降幡”,见证历史的“山形”,萧瑟秋风的“故垒”一一排比入诗,构成了雄伟壮阔的历史画面,抒发深沉、浩茫的兴亡之感。给千古名山增添了更加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