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古风泊客 2021-06-12
《西塞山怀古》   [中唐·刘禹锡·七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这是诗人刘禹锡著名怀古作之一。

唐穆宗长庆年间,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沿江东下经过西塞山,有感而发,乃作此诗。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城区东部长江南岸,又名道仕袱矶、矶头山,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于一身。这里传说是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的地方。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王濬(jùn):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首联诗人述说了西晋伐吴的历史事实。

首联一个“下”字,一个“收”字,既阐述了王濬军沿江东下伐吴的地理方位趋势,更说明了王濬军伐吴战争的一鼓作气、摧古拉朽。导致三国当中存在时间最久的、历四帝,共52年(229年5月23日孙权鄂州称帝建国—280年5月1日被西晋所灭)的东吴一下子就樯橹灰飞烟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王濬在巴蜀厉兵秣马,东吴建平(郡治在今湖北秭归)太守吾彦、大司马陆抗等纷纷要求加强防务,但孙权之孙、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认为晋无力攻吴,且东吴有长江天险,难以攻破。因此他不修内政,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在军事上不重军备。放松长江上游的防务,当然更谈不上通盘的战略考虑和进行全面的防御准备了。

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东吴。咸宁六年(280年),王濬率兵顺流而下,熔毁横江铁链,攻克丹阳郡,率先攻取石头城,接受吴末帝孙皓投降,完成西晋统一大业。

颌联一个“沉”字,一个“出”字,既说明了东吴妄图靠长江天险、横江铁链固守的可笑和不堪一击,更说明了东吴小朝廷人心不稳,纷纷倒戈,最后连孙皓都投降西晋的可悲可叹结局。

颌联对偶。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如果说,首联和颌联是在述说西晋伐吴的史实,那么,颈联就是诗人凭吊西塞山的借古伤今了:
自东吴开始的六朝先后灭亡,而过了六百年的西塞山山形依旧,依然紧靠这长江。
所谓: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直接阐明了一个道理: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颈联对偶。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现在遇到了国家统一的日子,而过去的军事重镇、眼前的西塞山呢?却是只剩下破败的故垒和萧瑟的芦苇。
尾联含义深刻。
既是对唐朝朝廷的警醒,希望政通人和,也是对割据河北三镇的军阀的怒斥:国家统一乃是天下趋势,试图螳螂挡车只会落得一样的覆灭下场。
《西塞山怀古》是一首怀古讽今诗。诗人借用西晋伐吴的典故,指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劝诫朝廷居安思危,勤勉于政治,切勿骄奢以亡国,步六朝旧尘,同时,正告试图割据一方的藩镇,终将归于覆灭。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韵平水韵【平水韵:十一尤】七言律诗。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