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应人性,才能真正的激发活力

 爬虫爱书 2019-08-21

这几天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关于深圳的新的先行示范区的概念。

我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和几个朋友一起闯深圳。初到深圳的时候,被深圳那种蓬勃的朝气所震撼,也被走路永远匆匆的人群所裹挟,而不甘落后。一向做事比较迟缓的我,也被这种氛围所鼓舞。虽然在深圳的时间不长,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但是那3年的时间,却是我出差最多,出差里程也最长的一段时间,我有一多半的出差应该都集中在那几年,没有白天黑夜,只有目标和需要做的工作,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情。

后来因为很多原因离开了深圳,但是一直被深圳的那种精神激励着。

听“老深圳“们说,那时候的深圳已经跟最开始的深圳没法比了,那时候的深圳已经开始变得迟缓了,这也就有了随后几年《谁抛弃了深圳?》的质疑和反思。但是这种迟缓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深圳重新又开始进入了快车道,这次设立新的先行示范区,是深圳的又一次出发。

到底是什么让深圳不到40年的时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现在这样一个超级大都市?那蓬勃的朝气,迷人的活力究竟从何而来

最开始的深圳,最初的那些建设者们,是被解除了长期的压抑和禁锢之后,想争分夺秒,挽回那曾经被浪费的岁月,这种活力,一旦被释放,没有了禁锢,人的创造力、精神的力量以及他们在短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果,足以让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

他们的赚钱效应,特别是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活力,足以吸引那些有理想、有抱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人前赴后继。让很多身处内陆的人,既羡慕又迷惑,羡慕的是他们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迷惑的是同样一个人,为什么换了一个地方,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

西方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所确立的前提:承认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基本需求,这种追求极大地刺激和释放了人的潜在能动性和创造力,因而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经济人的概念,亚当·斯密认为人是具有利己性的“经济人”。人因为自利追求财富并非是不道德的,还可以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不经意中实现社会利益。

顺应人性,才能真正的激发活力

其实,每一次真正成功的改革,无不得意于顺应人性,顺应人性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性中那些美好和坚定的力量。

很多人说,深圳靠的是区位优势、靠的是政策红利,这些因素肯定都有,但是,任何政策、资源,最终还都是要落到人身上。

不管是一个区域的管理,还是一个小的创业团队,其实,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会以蓬勃的创新力展现出来。

我一直在讲《管子》,也用管子的很多思想和方法给很多企业做过咨询项目,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很多企业家不知道如何激发团队的活力,面对一个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的团队无可奈何。我们来看看《管子》里的这几段内容,应该对于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会有所启发。

我们说改革,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成功的改革就是管子发起的。管子是中国第一个具备完备的经济思想的人,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峰。管子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几千年来一直存在。所以《管子》里有大量的关于为政治国、改革发展的思考、思辨以及具体的举措,虽然世易时移,对今天而言,很多问题依然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就用《管子》的内容来看看,应该如何以人为本,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释放人的活力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形势)

首先,以人为本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管子率先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对于以人为本却理解偏了。现在一说到以人为本,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福利、弹性工作制、自由的工作环境。如果举出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谷歌那样的宽松的办公环境,以及丰富的食物、休闲设施等等,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我们很多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有样学样,甚至在招聘的时候就主打谷歌式的管理,或者说是谷歌式的办公环境。

可以说,绝大多数这种有样学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连谷歌的皮毛都没有学到。如果你真正的深入研究过谷歌的管理模式,你可能才会真正的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精髓。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最早出现在《管子》中,我一直说《管子》是中国2700年来第一人性宝典,因为整部《管子》中无不体现着管子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我们就先来看看《管子》中第一次出现以人为本的段落:

《管子·霸言》: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

简单的翻译一下:

霸王之业的开始,也是以人民为本。本治则国家巩固,本乱则国家危亡。所以,上面英明则下面敬服,政事平易则人心安定,战士训练好则战争取胜,使用能臣则百事皆治,亲近仁人则君主不危,任用贤相诸侯就信服了。

里的以人为本,是以人数为本,这样理解虽然不是那么准确,但是也大致没有多大的错。很多同学在《管子》课程的交流中也专门就这个问题和我探讨过。

但是,如果以此来理解管子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说也太小看管子他老人家了。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抢人抢地盘的层面,是很难实现春秋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的。

其实,人口的归附,或者说人口流动的方向,是对一个区域最为真实的有效评价。我们最近几年一直特别关注的就是区域性的人口净流入和人口净流出。我们普遍认为的经济非常不好的东北地区,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人口净流出,这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印证了东北经济出现的严重问题。

而对于企业而言,你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表现,真正的人才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对于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则对内部的员工也会产生竞争压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健康的循环。

其次,得人还得会用人,最好的用人是什么样的?

《管子·参患》中说: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意思就是,如果不能得民心,人再多也和一个人孤家寡人没多大区别,这里说的是军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民。得民心,得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对组织的认同,愿意对组织有所贡献。

我很多次总结过管子的核心逻辑:前提就是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管子所有的政策、谋略,都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察和分析,在分析人性的基础上,分析利益,在分析利益的基础上制定政策和谋略,而这些政策和谋略的最终都指向了国富民强。我一直说管子的思想就是静因之道、轻重之法、与因势利导。不管我们是做企业还是做管理,管子的这些教益,其实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去体悟、去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我经常和朋友讲,我们所谓的现代管理,基本上都来自于流水线,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降低劳动者进入的门槛,因为你只需要负责一到几个工序,学习成本比较低,同样熟练度也会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带来分工协作与整体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这是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这种管理模式的本质在于把人作为工具的属性发挥到极致,而不是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所以,有些人把管理理解为控制,这是根本错误的。管理的目的应该是成长和激发,让员工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也同时促进组织的成长,而枢纽就在于如何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第三、如何真正激发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我们来看一段《管子·禁藏》的内容:

故善者圉之以害,牵之以利能利害者,财多而过寡矣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

我们简单的翻译一下:

善治国者要用“害”来约束人们,用“利”来引导人们,能掌握人们利害者,则财富增加而过错减少。凡人之常情,见利没有不追求的,见害没有不想躲避的。商人做买卖,一天赶两天的路,夜以继日,千里迢迢而不以为远,是因为利在前面。渔人下海,海深万仞,在那里逆流冒险,航行百里,昼夜都不出来,是因为利在水中。所以,利之所在,即使千仞的高山,人们也要上;即使深渊之下,人们也愿意进去。所以,善治国考,掌握住利源之所在,人民就自然羡慕而甘心接受;无需推动,他们也会前进;无需引导,他们也会跟来;不烦民又不扰民,而人民自富。这就象鸟孵卵一样,不见其形,不闻其声,小鸟就破巢而出了。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把管子的以人为本阐释的淋漓尽致。

人性的本质就是趋利避害,这也是管理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石和根本。这里的利与害,不仅仅是金钱、财富,还包括荣誉、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追求等等。

《管子》里说:得人之道,莫如利之。而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正)

我一直把这两句,总结为:让组织意义上的好人先富起来。

其实,就是让那些,符合组织价值观,能够为组织带来价值和利益的人,得到奖励激发不难,难的是维持住这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第四、如何保持这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怠惰,而怠惰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富营养化引起的。

前边的《人生的密度和高度,取决于这一点》,就是详细在讲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一下,这里只说结论:

我一直很喜欢一个词,就是人生的密度,其实就是在我们短短的一生中,我们能做多少事,能成就多少事,我们很多人是蜷缩在沙发上,看着泡沫剧浪费自己的生命,也有些是因为欲望的牵引,让我们把我们最为重要的资源,也就是我们的精力,浪费在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

人生的密度,人生的成就,很重要的就是来自于精力的管理。

而精力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是精力的存量,二是精力的增量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只有在不断的消耗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把摄入的能量最大限度的转化成我们做事的精力,而我们的怠惰,就会让摄入的,多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有些甚至会转化成肿瘤,在这种能量的摄入、转化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才在一种运转良好的健康状态,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保持着快速的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是健康的、有力量的。

而反观怠惰的我们,身体越来越多的赘肉,摄入的过多的能量,反而让我们天天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没有合理的消耗,过度摄入的能量只会是我们的负担,甚至是吞噬我们精力的黑洞。

其实,企业和我们的身体一样,富营养的状态,只有靠不停的付出、打破这种高度可怕的平衡,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

生命都需要新陈代谢,都是开放系统,也都是典型的耗散结构。一个高稳定的封闭系统,最终的结果是走向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意味着死亡。

对于人体、生命、企业,让自己永远保持活力的,不是饥饿感,而是要把那些不需要的东西尽快的合理的使用掉,耗散掉。

我一直说,管理就是利益分配的艺术,而改革,就是重新进行利益的分配,而成功的改革,都是顺应人性的需求,实现规则范围内,公平合理的分配,并以此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