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水分离的弊端

 星之明光 2019-08-21

来自: ocp 2019-02-01 23:30:36

所谓时下流行的健康疗法——无法经得起考验

原创: 紫林斋主 紫林斋 2017-12-12

我们提出「健康八指标」、「胃气三力」,这个是很重要的一块论述。因为我们不可能评论尽全天下既有的、甚至未来的所有饮食作息的主张,但是我们可以掌握一个大法,一个来自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思想,从「古经方中医」 的角度来做重点式的快速论证。许多纷纷扰扰,自然能获得清明。

许多现下流行的健康养生法,通常都无法经得起时间与众人多方的验证,流行一段时间,害处浮现,无法掩藏,就只得沈静一段时间,换个名字,再次推出,反复如此。

当然他们也不全都是完全看不到效果。不少做法的确在短时间内看到一些改变,但是通常你会在稍过一点时间之后,看到效果衰退,甚至引发其他更多的问题。原先主张的人就会要求你必须做更繁复、在日常生活中更难达成的操作,甚至闪烁其词,不能解释。更甚者,瞎掰出根本违反生理正常现象的胡说八道来蒙混。

因为这些办法,通常都违反了养「胃气」、护「阳气」,我所谓的「大一统医理」的核心。更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把「胃气」破坏了之后,刺激「肾气」大量外泄,以掏空肾气的方式来对于身体功能做短效式的拉升,却忽视长远来看,「肾气」易泄难补的后果,造成身体的衰弱。

甚至是加上我所谓「胃是心脏的门关」的理论,「胃气」的破坏引发心脏的损伤,导致容易引发猝死。轻微者,心脏有损伤之后,身体整体的代谢功能不断下降,造成气血在体表等较不易完全代谢的地方产生瘀滞,容易不断产生黑斑。气血不足,肤质也不会好。

我们看煮饭、熬粥,就知道:「食物需要透过适当的烹调,才能易于化消成食糜。」而食物在化成食糜之后,才能让人体便于吸收。这烹调过程的中间,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液体把食材的气给藏纳进来,脾胃就要花上非常大的力道、分泌更多的「津液」来化消食材。

我说「液体」,是因为「油脂」也可以办到,「太极米浆粥」也可以办到。

如果在烹调之中无水、无油,只有干煎烤,你会发现食材最后只有变成黑碳而已,非但不能化消,更对人体有害。这样干硬的食糜在体内不能顺利下行,完成我所谓化消第二阶段的「物质消化」的行程。

所以身体会突然渴望大量苦寒下泄的食物,像是咖啡,或是高度油润的食物,像是奶茶,来解决「胃气」受到破坏,不能致中和,无法缓降的问题。原作者自己都说自己可以三十几天不排便,这完全就是病态。

就像在《伤寒杂病论》的【阳明病】章节中,人体不能化消的干硬食糜就成了「燥屎」,就必用小柴胡汤、白虎汤,若是七、八日不能排大便,甚至要考虑使用承气汤系列才能排除。许多执行「饭水分离」之后的人认为自己会发热,不怕冷了,其实是因为胃中有燥食产生的阳明实热。错把病态当好转,这实在太可怕了。

但是也有网路知名的有牌中医,打着经方名号,却看到有人几天不排便,就给泄下方剂,造成腹泄不止,把人吃坏。这又是阴阳、虚实辨症功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但这是后话了,在此且先按下不表。

执行「饭水分离」之后感受到的许多肠胃的变化、食欲的变化、身体寒热的变化,有很大部分其实是发生了「阳明病」的恶化反应。阳明病,胃家实也,以胃中干燥故。「饭水分离」实为破坏「胃气」的手段。

如果人体内原本就缺乏「津液」,消化功能必定也不顺畅。硬是只吃干硬的食物,化消食材的「津液」不足,当下就必需要靠着提取肾中的「津液」来补,此为「土兢水」的本质使然。

就根本来说,违反自然的「饭水分离」,就是借由胃中干燥失津,来逼迫土克水的机转出现,肾系统因为失「津液」而令肾气外泄,来达到看似短期内好转的反应产生。

长期执行饭水分离,破坏「胃气」,大泄「肾气」,必然伤身,甚至害命。

最难化消的食材之一,是水。这没错,我已经说过很多「多喝水会出事」的论述与实证。但是水在经过与足量的食材同熬煮之后,就成为「汤」,一种藏纳了饱足的食材的气的状态,在体内就能快速释放食材的气,反倒让人体利于吸收。

中药方剂有许多种,剂型个个都有讲究。感冒的时候多做汤剂,就是要借由汤剂加快释放药材的气到我们的经脉之中,来获得疗效。散剂、汤剂、丸剂不可混用,不可互换,否则效果截然不同。这是许多平常很爱大谈中医的人都不察的误区之一。

回阳救逆的汤剂非常多,把液体的汤药都视为是「阴」,真的是彻底背离中医药的操作理论以及实证。其他光怪陆离的作者体验我就不说,其他更严重的自我理点矛盾我也不谈,光凭这一点我就可以直言:「「饭水分离」理论的提出者,韩国人「李祥文」此人根本完全不懂医理、药理,各种一知半解的说法拼凑起来的作法,对人体的根本有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